“你看,從空氣質量動態變化圖上可以看出,京津冀地區大氣污染具有明顯的區域性。也就是說,這一區域的大氣污染防治需要聯防聯控。”在北京大學的老地學樓里,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謝紹東為我們演示了矮馬預報的部分功能。
矮馬預報是一個由專業科技工作者建立的民間空氣質量數值預報網站,可以預報未來5天的空氣質量狀況,公眾可以通過矮馬預報網站查詢。
對于空氣質量預報,大家并不陌生,目前上海、北京等地已經開始了空氣質量預報的實踐,尚未開始實踐的地方也正在進行探索。
不過,作為矮馬預報的創建人之一,就職于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的胡泳濤對國內各地風起云涌的空氣質量預警預報實踐憂心忡忡。
胡泳濤在美國從事了多年的空氣質量預報研究,也參與了國內一些地方的空氣質量預報系統建設。在他看來,目前國內大多數地方政府有兩種傾向,一種是把空氣質量數值預報系統當做萬能的,認為安裝這樣一套系統,每天出數據就萬事大吉了。另一種是在使用數值預報系統一段時間后又走向了另一個極端,認為空氣質量模式一無是處。
此外,不少地方對人工預報重視不夠,最具經驗的空氣質量預報員對數值預報產品的利用能力仍然十分有限。即使國內目前人工預報領先的城市,其實踐也存在諸多問題。
而且,國內有些城市往往相鄰不到100千米,卻要各搞一套甚至多套的數值預報系統,一段時間后,這些系統是否真正發揮作用也很難說。
鑒于這些情況,胡泳濤找到了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謝紹東和副教授王雪松,決心搭建一個全國性的空氣質量數值預報系統。
從2011年開始,矮馬團隊開始搜集資料、數據等,探索建立這樣一個系統。經過3年多的努力和調試,矮馬預報在今年正式上線。
在胡泳濤看來,空氣質量預報一方面可以為公眾提供空氣質量預報信息,起到更好的健康保護作用。另一方面,它又是實現動態環境管理的一個重要工具。比如,通過公路交通系統的電子提示系統,在預測到空氣質量變差時,可以提醒人們減少交通出行,選擇公共交通等。
胡泳濤目前正在美國佐治亞州測試的一個動態管理手段是有關生物質燃燒的。私人或者政府林地所有者焚燒清除林地上的殘枝雜草等地面生物質,但是如果時機選擇不當,很可能對鄰近城市造成嚴重的空氣質量影響。
為此,佐治亞州規定,在非臭氧季節(臭氧季節為每年的5月~10月)才能進行此類焚燒,而且必須提前兩三天向州政府申請焚燒許可。由于提前有了計劃焚燒的信息,可以估算由此產生的源排放,并把它加入空氣質量預報系統,提前預測這些計劃中的焚燒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從而提前反饋給州政府,提供是否可以批準這些焚燒,或者批準其中多少的意見。
當動態管理起到良好效果的時候,也就是空氣質量預報“失誤”的時候。胡泳濤希望通過動態管理使更多這類“失誤”出現。
對于矮馬預報來說,使空氣質量預報發揮動態管理功能是今后的一個努力方向。目前我國政府部門在進行空氣質量預報會商時,就可以應用矮馬預報的產品。在南京青奧會期間,矮馬預報就提供了參考。
謝紹東介紹說,青奧會期間,為了保障空氣質量,南京及周邊城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管控大氣污染物排放。矮馬預報由于未將這些減排因素考慮在內,因此在青奧會期間的預報結果往往比南京實際的空氣質量差一個等級。
“這實際上就是污染源控制措施取得成效的體現。”謝紹東說,“通過這個差別,政府可以增強減排的信心,可以看到哪些措施發揮了作用,也可以將矮馬預報作為最糟糕的情況來參考,提前采取相應措施保障空氣質量。”
“矮馬預報的準確率目前還是有一定保障的。矮馬預報每天會截取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全國城市空氣質量實時發布平臺的畫面,與矮馬預報前一天的預報情況進行對比,差別一般不大。”謝紹東說,“與實際數據有差距主要由兩方面原因造成。一方面是由于預報的是一天的平均值,而截取發布平臺的畫面是實時數值。還有一方面原因是,即使預報數值和實際監測數值相差不大,也可能會造成一個等級的差別。比如,如果預報一個城市的空氣質量數值是110,而當地實際的監測數值是90,這就會差一個級別。”
謝紹東介紹說,地方政府基本上都會開展空氣質量監測和發布,矮馬預報曾經出現過預報值和某地的實際監測值相差很大的情況。經過分析和調查后,發現當地既沒有非常利于污染物排放的氣象條件,也沒有采取污染管控措施。在污染源沒有變化的情況下,數據相差太大,就可能是當地的監測數據存在造假問題。“因此,矮馬預報對于地方的空氣質量監測來說,也是一種監督。”謝紹東說。
胡泳濤也希望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的監測數據能夠在經過嚴格的質量控制之后更加公開,這樣各地的數值預報系統包括矮馬預報可以依據這些數據進一步改進,使預報更加準確,更好地發揮作用。
美國的空氣預報
美國的空氣質量預報體系發展得比較完善,主要得益于這個國家更為完善的空氣質量管理體系。
在全國范圍,美國有EPA(美國環保局)開發和NOAA(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維護并發布的全國性空氣質量數值預報產品,稱為預報指導產品,在這個產品的幫助下,全美共有300多個城市每天發布各自的城市空氣質量預報。
這300多個城市的空氣質量預報員每天都會參考NOAA發布的全國性空氣質量數值預報指導產品,以及其他天氣和空氣質量監測和預報信息,在這個基礎上進行人工預報(或稱專家預報)。有條件的,同時也是空氣質量更差的都市地區另外還有區域性的空氣質量數值預報產品可供參考,比如紐約、洛杉磯、亞特蘭大等,這些數值預報系統由當地的科研機構或咨詢機構建立和維護,并接受地方政府相關機構的資金支持。
這些區域性的數值預報產品,主要是為這些地方政府機構進行人工預報也稱專家預報提供技術支撐,也就是說這些地方政府的空氣質量預報員可以參考多種數值預報產品進行自己的人工預報實踐。
近日,2024中國藍天觀察論壇在京舉辦。會上發布了《中國空氣質量改善的健康效應評估2024:關注生命早期暴露》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對成人健康收益的評估,進一步證實我國清潔空氣行動所帶來的......
近日,江蘇省人民政府印發《江蘇省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計劃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以高水平保護支撐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制定了主要目標,到2025年,全省PM2.......
生態環境規劃編制技術導則總綱Technicalguidelineforformulatingplansforecologyandenvironment—Generalprinciples標準號:HJ1......
2024年7月1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中央氣象臺、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東北、華南、西南、西北、長三角區域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中心和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開展7月上半月(7月1日—15日)全國......
2024年7月1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中央氣象臺、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東北、華南、西南、西北、長三角區域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中心和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開展7月上半月(7月1日—15日)全國......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站),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第一監測站:為提升空氣質量預報能力,按照《生態環境部2024年度培訓計劃》,由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監測司主辦,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承辦的2......
今年一季度,全國環境空氣質量和水生態環境質量總體均持續改善。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裴曉菲在28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這一情況。他介紹,從環境空氣質量狀況來看,一季度,全國33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PM2......
為加快建立現代化生態環境監測體系,推動環境空氣質量監測數智化轉型,進一步規范國家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監測點位運行管理,確保監測數據準確可靠,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擬開展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監測點位智能站房試點研究。......
近日,我國一批重大生態環境修復治理工程陸續展開。落實《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計劃》是今年大氣污染防治攻堅的重要內容。今年以來,一批中央財政支持的大氣污染防治工程先后開工,重點推進鋼鐵、水泥、焦化等重點行......
2023年海南省環境空氣質量整體處于有監測歷史以來的最好水平,全省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99.5%。海南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伍曉紅介紹,2023年海南省優良天數比例達到歷史最好水平,其中優級天數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