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張珽研究員及其團隊,近日研制出一種新型可穿戴柔性仿生觸覺傳感器——人造仿生電子皮膚。由于該器件實現了對微小作用力的高靈敏度快速檢測,因此對脈搏、心跳、喉部肌肉群震動等人體健康相關生理信號可以實時監測,在醫療領域有廣泛應用前景。相關研究結果發表于最新一期的國際期刊《先進材料》。
柔性仿生傳感器,是一種用于實現仿人類觸覺、嗅覺、味覺、聽覺、視覺等感知功能的人造柔性電子器件。該類器件在消費電子、軍事、醫療健康等產業領域具有極大的應用潛力。隨著柔性電子學的發展,近年來,新型可貼附、可穿戴、便攜式、可折疊的柔性電子學器件的研究受到國內外研究者廣泛關注,并逐漸成為當前重要的前沿研究領域之一。
據了解,該電子皮膚的原理是結合了具有微納米結構的柔性基底和高靈敏度的導電納米材料,利用導電材料受微小壓力或觸覺引起的電信號變化來檢測人體各項生理指標,從而實現人體健康狀況的實時診斷與評估。
張珽研究員及其團隊在前期碳納米管導電薄膜可控制備的基礎上,巧妙地以低成本的絲綢為模板代替昂貴且制備工藝復雜的硅基模板,實現了具有微納米結構柔性導電薄膜的可控制備,構筑出具有高靈敏度、低檢出限和高穩定性的柔性仿生電子皮膚。
科研團隊目前將該仿生電子皮膚應用于對脈搏、語音等人體生理信號的實時快速檢測,通過對人體說話時喉部肌肉群運動產生的微弱壓力變化及脈搏波形變化分析,初步實現了語音識別和人體不同生理狀態的準確檢測,有望在語音輔助輸出系統、人體健康評價和疾病前期診斷方面獲得廣泛應用。
睡眠對心血管健康至關重要,但連接心血管病理和睡眠的回路尚不清楚。10月30日,一項發表于《自然》的新研究發現,心臟病發作后,免疫細胞會迅速涌向大腦并促進深度睡眠,這種深度睡眠通過緩解心臟炎癥促進康復。......
國家藥典委員會發布關于征集藥用輔料標準研究用樣品的通知(2024年第三批)。原通知如下:各相關單位:2024年我委將繼續組織開展《中國藥典》藥用輔料標準研究。為增強藥用輔料標準研究用樣品的代表性,確保......
2023年,全國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保持穩定增長,投入強度持續提升,基礎研究投入取得新進展,國家財政科技支出穩步增加。一、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情況2023年,全國共......
文|卜金婷2021年的一整年,劉俁都在經歷失敗。這是劉俁在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所(NIST)做博士后的第一年,他轉換了研究方向。彼時,憑借“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干勁,劉俁一入門就接手了一個大難題:利用分......
科技日報北京9月27日電 (記者張夢然)軌道角動量(OAM)單極子目前是理論物理學研究的重點,因為它為新興的軌道電子學帶來巨大的實際優勢。最近,科學家結合理論分析與瑞士光源(SLS)的實驗工......
中國農業科學院麻類研究所南方特色作物遺傳育種團隊聯合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中國農業科學院國家南繁研究院等單位,發現了酸橙辛弗林生物合成分子關鍵基因。相關研究結果近日發表在《同行期刊》(PeerJourn......
中新網北京9月27日電(記者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通訊-地球與環境》最新發表一篇氣候變化研究論文顯示,自1970年以來,南美洲部分地區每年同時發生極端炎熱、干旱和高火災風險的天數增長......
中新網西安9月27日電(記者阿琳娜)記者27日從西北大學獲悉,該校城市與環境學院徐國保教授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國際頂尖期刊Nature(《自然》)發表了長文“JetstreamcontrolsonEuro......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皮膚病醫院/芙蓉實驗室研究團隊基于近十年的自然人群及皮膚病專病隊列的系列研究成果,并結合國際相關領域最新進展,提出中老年女性皮膚疾病分年齡段實現精準防治的新觀點。9月25日,相關成果以......
9月23日至28日,第19屆世界近視眼大會(簡稱IMC)在長沙、三亞兩地舉行,來自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多位專家學者,交流和分享近視眼領域的新理念與新成果。第19屆世界近視大會舉行。主辦方供圖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