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4-01-23 12:08 原文鏈接: EC授予衛材單抗藥amatuximab孤兒藥地位

      衛材(Eisai)1月21日宣布,歐盟委員會(EC)已授予單抗藥物amatuximab孤兒藥地位,用于惡性間皮瘤(malignant mesothelioma)的治療。

      惡性間皮瘤是一種罕見腫瘤,在歐洲,每年的發病率為1/50000。研究表明,英國和愛爾蘭發病率最高,而東歐發病率最低。惡性間皮瘤由接觸石棉(asbestos)所致,盡管自從70年代中期之后,石棉的使用急劇下降,但惡性間皮瘤發病率卻在增加。

      Amatuximab對間皮素(mesothelin)具有很高的親和力和特異性。間皮素是一種蛋白,在惡性間皮瘤患者中過量表達。Amatuximab由衛材旗下Morphotek公司發現和開發。

      關于amatuximab:

      Amatuximab是一種嵌合免疫球蛋白G-1-κ(IgG1/κ)單克隆抗體,對間皮素具有很高的親和力和特異性。間皮素是一種糖蛋白,鑒于該蛋白在間皮瘤細胞表面過量表達,目前認為該蛋白是間皮瘤治療的一個重要靶標。

      關于惡性間皮瘤(malignant mesothelioma):

      間皮瘤是一種極具侵略性、侵襲性形式的肺癌,起源于胸膜、腹膜和心包腔內壁的間皮細胞。石棉接觸是導致惡性間皮瘤的主要原因。間皮瘤的癥狀是非特異性的,因此往往導致顯著延遲該病的確診,確診后患者平均生存時間僅為9-12個月。

    相關文章

    年度盤點:2023年阿爾茨海默病研究初現曙光

    阿爾茨海默病(AD)又稱老年癡呆,起病隱匿,病程緩慢且不可逆,以智能障礙為主。隨著人口老齡化的進展,全球AD患者數量逐年增加,嚴重危害中老年人的健康,也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回望2023年,AD......

    研究揭示葉綠體蛋白轉運馬達新功能

    葉綠體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器。正常發育過程受到核基因組和葉綠體基因組在多個層次的協同調控。核質互作的分子機理是葉綠體生物發生的核心科學問題之一。光合膜蛋白復合體的反應中心亞基通常由葉綠體基因編碼,......

    復旦大學650萬元采購一套超高分辨率蛋白生物藥質譜

    復旦大學超高分辨率蛋白生物藥質譜分析系統采購國際招標招標項目的潛在投標人應在通過復旦大學采購與招標管理系統(以下簡稱電子采購平臺,網址為:https://czzx.fudan.edu.cn)在線獲取招......

    揭示新的藥物靶點:KRAS蛋白的構象控制位點

    控制KRAS:揭示關鍵癌癥蛋白的變構位點研究人員在基因組調控中心和威康薩克研究所利用深度突變掃描技術全面識別了蛋白質KRAS中的變構控制位點,該蛋白質是許多類型的癌癥中最常見的突變基因之一。科學家們使......

    揭示帕金森病中蛋白聚集的秘密:NEMO蛋白的關鍵作用

    神經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病或阿爾茨海默病,與大腦中蛋白質聚集的沉積有關。當細胞廢物清除系統存在缺陷或超負荷時,這些聚集物會積累。一種主要與免疫系統信號傳導過程相關的蛋白質NEMO可以防止帕金森病中發生......

    學者同聚北師大,Urimarker2023共討新發展

    ——第三屆尿液生物標志物學術研討會(Urimarker2023)順利召開11月4日-11月5日,第三屆尿液生物標志物學術研討會(Urimarker2023)于北京師范大學圓滿落幕。本次研討會采用線上線......

    Nature:通過全球宏基因組分析,將已知的蛋白家族數量翻倍

    想象一下,科學家們用手電筒探索一個黑暗的房間,卻只能清楚地辨認出光束范圍內的東西。說到微生物群落,他們歷來無法看到光束之外的東西---更糟糕的是,他們甚至不知道這個房間有多大。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

    Science:新研究揭示短串聯重復序列如何影響基因表達

    幾十年來,科學家們已經知道,“垃圾DNA(junkDNA)”實際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盡管基因組中的蛋白編碼基因提供了構建蛋白的藍圖,但是基因組中的一些非編碼部分,包括以前被認為是“垃圾DNA”的基因......

    植物葉綠體蛋白,治療亨廷頓癥等蛋白質病的新希望

    德國科隆大學的研究人員在NatureAging期刊發表了題為:InplantaexpressionofhumanpolyQ-expandedhuntingtinfragmentrevealsmecha......

    研究人員預測和設計揭示無序蛋白結構域的靶標識別機制

    中國科大劉海燕教授、陳泉教授課題組與復旦大學王文寧教授合作,采用蛋白質結構預測、序列設計等計算手段與蛋白質互補分析和深度突變掃描、X射線晶體學、NMR等實驗結合的方法,揭示了固有無序的4.1G蛋白C端......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