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下午, 第34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2019科學教育國際論壇在澳門大學舉辦。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懷進鵬,中國科協黨組副書記、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徐延豪,澳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會行政委員會主席馬志毅,澳門教育暨青年局局長老柏生,澳門科學技術協進會會長許敖敖和澳門大學副校長葛偉出席。論壇由中國科學院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吳岳良主持。
此次論壇主題為“青少年科技創新人才培養”。懷進鵬在致辭中指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同人類社會發展形成歷史性交匯。今天的青少年置身一個大發展、大調整、大變革的時代,迫切需要我們深入研究科技變革的趨勢及其對科學教育的深刻影響,與時代偕行,應時代之變,思考科學教育,變革科學教育。要深入思考和研究青少年創新人才成長的規律,不斷完善科學教育體系,優化青少年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和選拔模式,加強青少年科學教育國際交流,提高國際科技創新人才交流合作的層次和水平。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原校長王恩哥介紹了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后備人才培養項目——英才計劃,分享了中國對愛好科學的優秀高中生進行因材施教、個性培養的做法和經驗。日本科技振興機構(JST)原理事長沖村憲樹介紹了JST長期以來推進中日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培養亞洲青少年創新人才的舉措。美國科學教育協會候任主席Elizabeth Allan教授、德國Falling Walls基金會全球網絡主任Naveed Syed,以色列希伯來大學青年部主任Osnat Cohen分別作了題為“美國科學教育協會:支持科學·支持教學”、“科學傳播是積極變革的動力”和“以色列培養未來科學家、發明家的模式”的報告,介紹了各自國家在開展科學教育、傳播,培養青少年科技創新人才方面的做法和經驗。
來自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0余名科技教師、優秀中小學校長和科技教育工作者參加了論壇。
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等部門日前聯合發布《北京具身智能科技創新與產業培育行動計劃(2025—2027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將加快實現具身智能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重慶市科協主席、重慶大學教授潘復生在接受央視網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我國科技論文數和專利數均處于世界第一位,但是專利增長速度和產業發展質量不相稱,在一些領......
未來科學城管委會近日發布數據,盤點2024年發展成果。作為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三城一區”之一,未來科學城已聚集規模以上企業881家,去年營業收入4301億元;形成醫藥健康、先進能源、先進制造三大千億......
海南省《進一步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改革若干措施》(下稱《若干措施》)已于2024年12月11日正式印發實施,在2月25日召開的“海南自貿港政策解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二十九場)上,海南省科學技......
3月4日,陜西省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共同體在西咸新區成立。共同體將全面整合創新資源,匯聚高校、科研院所等多方力量,打破制約創新發展的“堵點”“卡點”,推動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改革。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安......
“糧油安全是‘國之大者’,當前,我國食用油對外依存度高達70%。”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南林業科技大學黨委書記吳義強表示,木本油料具有“不與糧爭地”“一次種植、多年受益”等特色優勢,直接關系......
2025年全國兩會期間,《國際金融報》記者從貝達藥業方面獲悉,全國政協委員、貝達藥業董事長丁列明今年提交了三份提案,分別關于激發企業在醫藥科技創新中的主體作用、聚焦市場導向的科技成果轉化應用體系建設,......
布局更多高能級創新平臺,實施新賽道培育行動,實施政策試點“揭榜掛帥”……工業和信息化部26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4年國家高新區發展情況,并提出下一步推動國家高新區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實現高質量發......
兩會召開在即,德國經濟界人士密切關注中國兩會。他們表示,期待兩會公布的有關中國發展規劃能夠為全球經濟注入新動力,進一步推動科技創新、綠色轉型以及國際合作。德國企業董事總經理約爾格·謝爾:我一如既往地期......
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新聞發布會。新華社發3月3日15時,伴隨著密集的快門聲,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新聞發言人劉結一步入會場,這也是他繼上次大會擔任發言人后,第二次承擔這一重要任務。作為全國兩會首場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