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陜西省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共同體在西咸新區成立。共同體將全面整合創新資源,匯聚高校、科研院所等多方力量,打破制約創新發展的“堵點”“卡點”,推動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改革。
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電子與信息學部主任管曉宏,省科協常務副主席李肇娥,西咸新區管委會主任齊海兵,陜西氫能產業發展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黃曄以及來自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人保財險等科技創新領域的行業專家、企業代表等200余人出席成立儀式。
共同體成立:破局創新體制,推動協同發展
陜西省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共同體由陜西省科協聯合西咸新區共同成立,共同體設立委員會,主任委員由管曉宏院士擔任,下設氫能、機器人、數字經濟等重點產業專委會和技術經理人專委會,聚集了陜西氫能集團、秦川機床等行業領軍企業,以及一批國內外知名專家。主要任務包括:
在智力支持方面,圍繞區域發展布局和產業轉型升級需求,提供專業咨詢,承接科學論證、項目評估等任務,邀請院士專家為各類創新主體提供個性化服務;
在人才培養方面,通過建立院士專家工作站與會企校企服務中心,聚集高層次人才,推動產學研協同創新,激發青年科技人才創新活力,精準賦能產業發展;
在技術攻堅方面,圍繞數字經濟、低空經濟、氫能等新興未來產業,全力攻克 “卡脖子” 技術,推動科研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
在科技服務方面,積極搭建科技與產業溝通橋梁,提供全要素、全周期陪伴式科技服務,加速科技成果的應用與產業化進程。
氫能實驗室揭牌:國際合作賦能,助力產業騰飛
該實驗室由西安交通大學、陜西氫能研究院、塞爾維亞核科學研究所三方聯合成立,實驗室將圍繞新型儲氫材料、AI輔助氫能材料設計與制備、儲氫反應器設計與氫壓縮機、氫能和可再生能源系統等研究主題開展國際合作,積極推動技術成果產業化落地。
西咸新區科技創新和新經濟局主要負責人表示:“新區對氫能產業的發展規劃早、支持力度大,目前已引入及培育落地氫能企業80余家,超全省氫能企業總數的1/3,涵蓋制、儲、運、加、用全產業鏈。氫能國際聯合實驗室的成立,將推進新技術的研發和轉化落地,助力新區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邁出全新步伐。”
新項目簽約:共同體優勢初顯,金融保障護航
會上,西咸新區科協、涇河新城、灃東新城與相關單位簽署的氫能聯合研究項目、機器人聯合研究項目、中試平臺科技保險合作項目戰略合作協議也十分引人關注。
氫能聯合研究項目將借助共同體氫能專委會的人才與技術優勢,通過“產業立題、企業出題、科技破題、人才答題的協同機制,全力攻克氫能領域的關鍵核心技術,為新區氫能產業聚集區的發展提供強大技術支撐。
機器人聯合研究項目通過產業專委會的資源,在小型無人運輸設備等多個領域開啟新的探索,助力機器人產業的創新發展。
中試平臺科技保險合作項目是全省首單針對中試平臺類的科技保險產品,由人保財險為西安蜂鳥中試科技有限公司定制專屬保險,從科學研究、技術驗證等方面為中試驗證平臺“護航”,推動科技產業與金融的深度融合。
簽約結束后,院士大講堂暨2025年第一期秦創原大講堂正式開講。管曉宏院士以“氫賦能零碳智慧能源系統與零碳算力數據中心”為主題,系統闡述了氫能在構建零碳能源系統中的核心作用,展示了氫賦能在儲能優化、智慧調控等技術的突破性進展,介紹了在實地建設運營當中的市場前景,為新區發展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標桿范式。
未來,陜西省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共同體將發揮組織資源優勢,緊扣科教協同育人、產學研用融合、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加力破除制約教育科技人才互動的堵點卡點,勇闖改革“深水區”、激活創新“動力源”、搶占產業“制高點”。西咸新區也將堅持以秦創原總窗口建設為牽引,以“雙中心”示范區和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示范區建設為抓手,以“創新、產業、人才、金融”資源加速聚集為路徑,把科技創新“關鍵變量”轉化為高質量發展“最大增量”。
海南省《進一步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改革若干措施》(下稱《若干措施》)已于2024年12月11日正式印發實施,在2月25日召開的“海南自貿港政策解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二十九場)上,海南省科學技......
3月4日,陜西省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共同體在西咸新區成立。共同體將全面整合創新資源,匯聚高校、科研院所等多方力量,打破制約創新發展的“堵點”“卡點”,推動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改革。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安......
3月4日,陜西省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共同體在西咸新區成立。共同體將全面整合創新資源,匯聚高校、科研院所等多方力量,打破制約創新發展的“堵點”“卡點”,推動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改革。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安......
“糧油安全是‘國之大者’,當前,我國食用油對外依存度高達70%。”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南林業科技大學黨委書記吳義強表示,木本油料具有“不與糧爭地”“一次種植、多年受益”等特色優勢,直接關系......
編者按:2025年全國兩會即將召開之際,為更好發揮互聯網在傾聽人民呼聲、匯聚人民智慧方面的作用,增強代表委員與網民之間的聯系,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建設,新華網推出“我請代表委員捎句話”建言征集活動,邀請......
布局更多高能級創新平臺,實施新賽道培育行動,實施政策試點“揭榜掛帥”……工業和信息化部26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4年國家高新區發展情況,并提出下一步推動國家高新區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實現高質量發......
兩會召開在即,德國經濟界人士密切關注中國兩會。他們表示,期待兩會公布的有關中國發展規劃能夠為全球經濟注入新動力,進一步推動科技創新、綠色轉型以及國際合作。德國企業董事總經理約爾格·謝爾:我一如既往地期......
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新聞發布會。新華社發3月3日15時,伴隨著密集的快門聲,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新聞發言人劉結一步入會場,這也是他繼上次大會擔任發言人后,第二次承擔這一重要任務。作為全國兩會首場記......
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和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即將召開。一年來,代表和委員們訪民意、聽民聲、匯民智,積極履職調研。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孫東明,是一位持續關注科技創新的全國人大代表,他長期奮戰在科......
《科創板日報》記者獲悉,在2025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億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國強對于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可持續發展氫能產業提出建議。當前,發展可再生能源是我國實現能源安全的重要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