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靶向抑制腫瘤血管是通過阻斷腫瘤血管生成途徑,切斷腫瘤細胞營養供應,達到抑制腫瘤生長的治療手段。然而,它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腫瘤血管,而且其副作用也不能忽視,包括誘導腫瘤缺氧、募集促血管生成和促炎癥的基質細胞以及減少化療藥物的滲透等。所以只是簡單地抑制血管生成并不能達到遏制腫瘤生長的作用。

      2005年著名腫瘤病理學專家Jain, R. K.在《Science》提出一種全新的治療腫瘤的概念:腫瘤血管正常化,即通過腫瘤血管功能的正常化與細胞毒性療法相結合的治療手段,提高抗癌效果。這一概念從根本上改變了科學家和臨床醫生對抗血管生成藥物如何起作用,以及如何將它們與其他療法結合以改善患者的治療結果的看法。

    圖片.png

      中國臺灣國立清華大學YunChing Chen教授研究團隊,近日報道了一種納米釋放系統(NanoNO),通過在腫瘤區域釋放NO,建立NO梯度,促進腫瘤微環境血管正常化。他們以肝細胞癌(HCC)為研究模型,利用NanoNO納米釋放系統在腫瘤微環境中建立NO梯度,使得腫瘤環境中的血管正常化,增強小分子和大分子抗癌藥物在HCC模型中的傳遞。達到抑制腫瘤的目的。該研究成果以題為“Delivery of nitric oxide with a nanocarrier promotes tumour vessel normalization and potentiates anti-cancer therapies”的論文發表在《自然·納米技術》上(見文后原文鏈接)。

      【納米釋放系統(NanoNO)抑癌設計】

      研究者首先將NanoNO注射到小鼠血管中,NanoNO到達腫瘤部位,釋放NO,增強周細胞覆蓋,增加血管灌注,減少腫瘤缺氧,從而促進腫瘤血管正常化,進而增強小分子抗癌藥物(DOX,阿霉素)、大分子治療藥物(如重組腫瘤壞死因子(TNF)相關的凋亡誘導配體(TRAIL))和癌癥疫苗在HCC模型中的遞送,抑制腫瘤(圖1)。

    圖片.png

    圖1:顯示NanoNo抑制小鼠HCC的示意圖。從NanoNO釋放的NO建立血管周圍NO梯度,促進腫瘤微環境的改變。(1)低劑量NanoNo使腫瘤血管正常化。(2)低劑量NanoNo增強了小分子抗癌藥物和大分子治療藥物的傳遞,協同抑制腫瘤。(3)在HCC中,NanoNO下調免疫檢查點蛋白PD-L1的表達,抑制TAMs向免疫抑制的m2樣表型的極化,增加T細胞腫瘤浸潤。(4)低劑量NanoNo聯合免疫治療,使用cGM-CSF修飾的癌癥疫苗,協同抑制腫瘤。

      【納米釋放系統NanoNO的設計】

      研究人員將DNIC [Fe(μ-SEt)2(NO)4]封裝在lipid-PLGA納米顆粒組成NanoNO,其平均直徑為119 ± 12 nm。DNIC的包封設計提高了其穩定性,將其半衰期延長至24.4 ± 2.5 h。而當NanoNO進入腫瘤環境中,在酸性核內體/溶酶體的作用下,半衰期為3.9 ± 1.5 h。同時,與游離的DNIC相比,NanoNO穩定釋放NO超過了48小時。這都說明了NanoNO是一個理想的NO釋放系統,可以在腫瘤環境中穩定地發揮作用。

    圖片.png

    圖2:NanoNO在腫瘤中積累,釋放并介導抗腫瘤作用a,典型的透射電鏡圖像。NanoNO的尺寸、多分散性指數、zeta電勢和包封效率。b,不同pH條件下DNIC和NanoNO中的DNIC的降解情況。c,在生理條件下(pH 7.4),DNIC和NanoNO的NO的釋放。d,319例HCC患者的NOS2和NOS3 的mRNA譜。 e,自由形態DNIC和NanoNO在HCC細胞和HUVECs中表現出細胞毒性。 f,不同狀態下(包封和游離),DNIC在血清中的濃度。g,DNIC在不同狀態下的組織分布。h,HCC腫瘤的染色照片顯示給藥4小時后,NanoNO和DNIC在小鼠體內的DNIC攝取(綠色)和NO釋放(紅色)。 i,NO在血管周圍區域釋放。在小鼠體內注射NanoNO或DNIC (10 mg kg 1)后4小時,腫瘤區域檢測到NO釋放(紅色)。j,NanoNO治療方案示意圖。在肝癌細胞植入后10天,分別在第10、12、14、17、19和21天給予不同劑量的NanoNO,并在第24天測量腫瘤大小。

      【腫瘤血管正常化,提高抗癌效率】

      NO在腫瘤微環境中是調節血管生成和維持血管系統功能的重要調節因子。NanoNO在血管周圍建立的NO梯度還可使扭曲的腫瘤血管結構和功能恢復正常。作者研究了小分子化療藥物(doxorubicin, DOX)和大分子蛋白治療藥物(tnf相關的凋亡誘導配體,TRAIL)聯合NanoNO在肝細胞癌模型中的腫瘤穿透性和抗癌效果。結果顯示低劑量NanoNO治療使DOX對原位肝癌腫瘤的穿透增加2.5倍,而高劑量NanoNO治療未見改善。大分子蛋白治療藥物與NanoNO聯合使用后,與單純使用TRAIL治療相比,低劑量NanoNO聯合TRAIL治療可顯著增加原位HCA-1腫瘤凋亡細胞的數量。

    圖片.png

    圖4:低劑量NanoNO提高藥物傳遞效率,增強抗癌效果。a,治療方案。肝癌細胞移植后10天,小鼠靜脈注射NanoNO與聯合阿霉素或重組TRAIL蛋白治療。移植后第24天對腫瘤進行分析。b,共聚焦顯微鏡觀察在腫瘤中的DOX。c,治療組和未治療組(對照)小鼠中Day24 HCC腫瘤的數量。d,通過多光子成像監測低劑量NanoNO使用后,血管正常化治療后FITC-BSA在腫瘤中的滲透。e,TRAIL聯合低劑量NanoNO治療顯著增加了腫瘤細胞凋亡的誘導。f,低劑量NanoNO (0.1 mg kg 1)聯合重組TRAIL蛋白(低劑量,5 mg kg 1)治療后原位HCC腫瘤的體積。g,ccl4誘導的HCC模型的治療方案。i,用流式細胞術檢測低劑量NanoNO治療后肝癌細胞中Hoechst 33342+細胞的百分比。j,TRAIL聯合低劑量NanoNO增加了ccl4誘導的HCC腫瘤的凋亡。


    相關文章

    ChemicalEngineeringJournal|中國農科院團隊研發新型多孔納米載體用于腈菌唑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質量與安全課題組在新型MOFs多孔納米載體研制、腈菌唑持續控釋、農藥利用率提升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ApH-responsiveMOFs@MPNnanoc......

    上海藥物所等構建出全新的納米載體靶向效率的高精度可視化評估方法

    腫瘤的異質性和復雜的微環境是導致藥物遞送系統的靶向性和療效不佳的重要原因。探究腫瘤病灶在各階段的血管、細胞構筑以及細胞外基質通透性的變化規律,深化對腫瘤異質性和腫瘤治療的結構認識,有助于解決藥物遞送的......

    抗癌藥物虧本?羅氏把它全“吐”了出來

    對于羅氏來說,是時候削減表現不佳的抗癌藥物Gavreto的損失了。兩年半前,羅氏將Gavreto送回BlueprintMedicines,此前這家瑞士制藥公司預付了7.75億美元以獲得RET抑制劑的許......

    上海藥物所等構建表面功能仿生型納米藥物載體

    糖尿病是一種威脅人類健康的慢性代謝性疾病。目前,臨床上針對Ⅰ型糖尿病及Ⅱ型糖尿病中晚期患者的主要治療方式是頻繁皮下注射胰島素,這給患者造成了痛苦與不便,并會導致外周高胰島素血癥,從而引起低血糖、肥胖等......

    納米載體配方實現更可控免疫抑制

    科技日報訊(實習記者張佳欣)據最新一期《自然·納米技術》報道,美國西北大學研究人員使用納米載體重新設計了免疫抑制劑雷帕霉素,利用其產生了一種新的免疫抑制形式,能夠保護移植物免受排斥反應,且不會抑制更廣......

    利用軟射線無損跟蹤納米載體

    一種使用化學敏感的“軟”X射線新技術,為科學家提供了一種更簡單、非破壞性的方式來了解納米世界。5月25日,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BrianCollins團隊在《自然—通訊》上發表文章,展示了X射線方法在智......

    浙大顧臻團隊的抗癌貼片可在瘤內催化產生抗癌藥物

    5月10日,浙江大學藥學院教授顧臻團隊于《自然—納米技術》在線報道了一項最新研究成果——“生物正交催化貼片”,用于腫瘤的治療。研究團隊以聚乙烯醇(PVA)作為微針貼片的基質,在其中摻入鈀納米顆粒沉積的......

    這篇高水平文章由于圖片重復使用進行糾正卻沒想到……

    盡管已經在前列腺癌(PCa)中報道了microRNA(miR)-30d的異常表達,但其與癌癥進展的關聯仍然是矛盾的。2017年2月27日,廣州醫科大學,哈佛醫學院等多單位合作,鐘惟德及吳群力共同通訊在......

    納米載體精準送藥殺滅黑色素瘤

     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日前表示,該校研究團隊設計出用于皮膚黑色素瘤治療的納米載體藥物系統。研究人員認為,該系統有潛力擴展到多種疾病的治療。相關論文在最近的《先進療法》期刊作為封面文章發布。納米......

    研究成功抑制腫瘤血管、阻止腫瘤生長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和其他機構的科學家設計了一種新策略,以阻止腫瘤生長所需的新血管。曾經被認為是極有希望的癌癥治療手段--阻斷刺激新的血管生長(血......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