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醫療機構(臨床實驗室):
NGS(新一代測序)結合其他分子生物學技術,在生物醫藥領域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各種基于NGS的創新研究及其應用越來越廣。隨著新的《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正式實施,為了適應NGS實驗室和實驗室自建方案的實驗人員要求,上海市臨床檢驗中心和上海市遺傳學會共同主辦,長三角罕見病實驗診斷協作中心、上海市實驗醫學研究院和國家衛健委出生缺陷與生殖健康重點實驗室協辦的“2021年新一代測序技術培訓班暨第四屆全國NGS建庫及創新大賽”將分別于2021年9月24-25日對醫療機構實驗室操作人員進行理論培訓,9月26日-29日進行實操培訓。
學員經考試合格后由上海市臨床檢驗中心和上海市遺傳學會聯合頒發《新一代測序NGS技術培訓合格證書》。
NGS技術培訓班
主辦單位:
上海市臨床檢驗中心、上海市遺傳學會
協辦單位:
長三角罕見病實驗診斷協作中心、上海市實驗醫學研究院、國家衛健委出生缺陷與生殖健康重點實驗室
現將培訓班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培訓對象:
全國各醫療機構臨床實驗室具有PCR上崗證人員,限額150名,額滿為止。
二、培訓時間:
1、理論培訓時間:2021年9月24日-25日;
2、實操培訓時間:2021年9月26日-29日分組舉行,每組1天。
三、理論培訓地點:
1、理論培訓:上海青松城大酒店4樓勁松廳(上海市徐匯區東安路8號,地鐵9號線肇嘉浜路站;)
2、實操培訓:楊浦區城投寬庭灣谷社區科技園;楊浦區國權北路1566號25號-28號E7;
四、培訓內容:
理論培訓課程安排
實驗操作培訓部分
1、實驗操作培訓方法:
1) 實操前安排1小時的實驗操作帶教講解。
2) 實驗講解后每組人員須獨立完成考核樣本的建庫實驗。
3) 由培訓方將建庫完成后的考核樣本統一文庫質檢復測。
4) 生信分析和模擬診斷報告由主辦方采用測序下機文件(FASTQ)在云盤上傳,理論培訓結束后自行下載由學員進行數據分析,并于2021年10月22日前完成模擬診斷報告(限PDF格式)交主辦方。
5) 移液槍由學員自帶,考核樣本由培訓方提供,建庫試劑盒由培訓方提供。
6) 實操地點:楊浦區城投寬庭灣谷社區科技園;楊浦區國權北路1566號25號-28號E7;具體分組見第二輪通知。
2、檢測樣本:
1)腫瘤FFPE樣本4個
五、培訓要求:
理論考試成績滿分為100分,須達到70分以上為合格。實操考核滿分100分,須達到60分以上為合格。兩項考核均合格者于2021年10月下旬頒發《新一代測序NGS技術培訓合格證書》。
六、培訓費用及報名方式:
1.培訓費用:每人3000元,含實驗操作培訓。
2.報名方式:參加培訓人員可登陸www.sccl.org.cn網站填寫報名信息,填寫后可直接在線支付,并保留好付款單號以備查。
3.注意事項:此次培訓不接受現場報名和付款。
七、報名截止日期:
2021年9月23日
八、食宿安排:
培訓期間午餐由主辦方提供,其余自理;住宿自理。
需住宿人員推薦賓館: 上海青松城大酒店(上海市徐匯區東安路8號,地鐵9號線肇嘉浜路站)
九、會務組聯系方式:
聯系人:李羽 68316300*1364 王晉 68316300*1203
聯系人:陳俊 微信:18964501851,電話:13564953309
第四屆全國NGS建庫及創新大賽通知
主辦單位:
上海市遺傳學會、中國遺傳學會遺傳診斷分會、上海市臨床檢驗中心
協辦單位:
長三角罕見病實驗診斷協作中心、上海市實驗醫學研究院、國家衛健委出生缺陷與生殖健康重點實驗室
參賽對象:
全國各醫療機構臨床實驗室,限額150名(優先考慮臨床醫院具有PCR實驗室上崗證人員組隊報名)
舉辦目的:
隨著高通量新一代測序技術(NGS)的發展和成熟,當前的醫療模式邁向了新的精準醫學模式。目前NGS技術已經開始應用于常規臨床實踐,應用領域包括無創產前檢測、腫瘤、胚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篩查、遺傳病、藥物基因組等。為了促進NGS臨床應用,提升業內人員的NGS建庫技能與質量控制,2018年至2020年中國遺傳學會遺傳診斷分會、上海市臨床檢驗中心、上海市遺傳學會成功地聯合舉辦了三屆全國NGS建庫技能大賽。大賽為NGS技術在臨床應用以及推動診斷技術創新升級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臺,助力我國醫療診斷產業的前行發展。
第四屆全國NGS建庫及創新大賽 (The Fourth National NGS Library Preparation Skills Competition NLPSC,以下簡稱“大賽”) 將于 2021 年7月正式啟動。大賽組委會經與上海市臨床檢驗中心、上海市遺傳學會溝通交流,決定本屆大賽與“2021年新一代測序NGS 技術培訓班”聯合舉辦。培訓者經考試合格后將獲上海市臨床檢驗中心頒發的合格證書,將于同時理論和實驗操作總分表現優秀的學員直接獲得本次大賽的參賽資格,其中實驗操作成績按40%自動計入大賽總成績。
獲得資格的參賽隊將參加“NGS建庫創新設計活動”及 “NGS理論知識競賽”。 大賽邀請行內業知名專家學者參與全程評審,最終按照總成績評出獲獎團隊,并對參賽團隊進行獎勵和表彰。
NGS建庫技能創新設計活動:(占總成績40%)
參賽隊根據各自對NGS建庫知識的了解,從組委會指定的設計題目中任選一題,設計相應方案,并進行原理說明和闡述,建議1500字左右,并于2021年10月22前發送給組委會。組委會將邀請專家組成評審委員會將進行專項評審,并以無記名方式對方案進行打分,各隊的方案以平均分計入總成績
創新設計題目如下:(任選一題)
1、腫瘤ctDNA建庫時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對低頻突(<0.2%)的檢測,請設計一種具有創新性的低 頻突變NGS檢測方案,描述其原理并論證其可行性。
2、由于存在重復基因、假基因,以及復雜的基因組結構變異,目前常規的短讀長的NGS技術在檢測罕見病或遺傳病的致病基因方面還存在一定的盲區,請你設計一些研究方案,在基于NGS基礎上,并結合其他遺傳學研究方法,進一步提高遺傳病致病基因的檢出率。
3、針對感染性疾病篩查和檢測的宏基因組NGS(mNGS)目前已經在臨床中應用,但是存在mNGS的目標測序比例低,無關序列干擾太多,同時存在容易污染、病原體信息混雜和解讀判斷困惑問題,請你設計一些研究方案,更好的解決上述問題。
4、其他利用NGS技術,在生物醫藥中解決各種基礎與臨床中的難點和痛點問題的設計方案。
NGS理論知識競賽的方案: (占總成績20%)
NGS理論知識競賽將于2021年11月19日“上海市遺傳學會年會”和“中國遺傳學會遺傳診斷分會年會”的分會場舉行,主要考察參賽隊伍對NGS技術(包含組織NGS檢測,液態活檢,NGS檢測過程中常見問題等)的理論和臨床應用認知程度,以現場考卷和現場搶答的形式進行,題型為必答題和搶答題,共50題,必答題20道,搶答題30道。知識競賽成績占總分的20%。比賽成績及結果將在現場公布。
一、參賽須知:
1. 參賽隊伍:以本次參加“2021年新一代測序NGS技術培訓班”所有人員作為對象,遴選標準:培訓班的實操考核成績前20組隊伍直接獲得大賽參賽資格,參加NGS建庫創新設計方案活動和 “NGS理論知識競賽”。
2. 大賽實操成績(初賽)直接采用“2021年新一代測序NGS技術培訓班”的實操成績。實操成績占總分的40%、方案設計占總分的40%、理論知識競賽占總分的20%。
3. NGS理論知識競賽為決賽部分,主要考察參賽隊伍對NGS技術(包含組織NGS檢測,液態活檢,NGS檢測過程中常見問題等)的理論和臨床應用認知程度,以現場考卷和現場搶答的形式進行,題型為必答題和搶答題,共50題,必答題20道,搶答題30道。知識競賽成績占總分的20%。比賽成績及結果將在現場公布。
4. 知識競賽時間(暫定):2021年11月19日。
5. 大賽頒獎時間(暫定):2021年11月20日。
二、獎勵辦法:
1. 一等獎:1個(5000元)
2. 二等獎:3個(各3000元)
3. 三等獎:5個(各2000元)
4. 優勝獎:11個(各500元)
單項獎如下:
1. 優秀設計獎:1個(3000元)
2. 知識競賽獎:1個(2000元)
三、 聯系方式:
聯系人:陳俊 微信:18964501851,電話:13564953309
本次NGS建庫及創新大賽活動的最終解釋權歸主辦方“第四屆全國NGS建庫及創新大賽組委會”所有。
在科研領域,衡量學者學術成就和影響力的指標眾多,而D-index(學科H-index)作為一項重要的學術評價指標,其細分領域排名更是備受矚目。D-index(學科H-index)學者排名指標,僅包括被......
原子力顯微鏡作為一種三維形貌觀察工具,不僅具備超高分辨率,而且支持在液體環境下工作,是一種理想的生命科學/醫學觀測設備。除了形貌觀察外,原子力顯微鏡還可以對多種表面屬性進行定量觀測。例如,......
近日,忻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批準發布《PCR實驗室醫療廢棄物處置規程》。2023年10月13日發布,2023年12月13日開始實施。1、范圍本文件規定了PCR實驗室醫療廢物處置的術語和定義、處置程序、技......
2023年9月25-27日,為促進蛋白質組學的研究和學科發展,增進國際間合作交流,由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蛋白質組學專業委員會(CNHUPO)主辦,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國家蛋白質科學中心·北京、醫學......
歐洲分子生物學實驗室團隊揭示了生化反應速度的差異是導致小鼠和人類時鐘差異的原因。為了確定這一發育原則,研究人員利用“干細胞動物園”重現了除小鼠和人類之外的4種哺乳動物的節段時鐘。研究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
科學家已成功將強化學習應用于分子生物學的挑戰:美國華盛頓大學研究人員開發出一款功能強大的新型蛋白質設計軟件,該軟件改編自一種被證明擅長棋盤游戲(如國際象棋和圍棋)的策略。實驗發現,用新方法制造的蛋白質......
中國科學院院士、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家張友尚因病醫治無效,于2022年12月23日在上海逝世,享年97歲。張友尚,1925年11月2日生于湖南長沙。1948年畢業于浙江大學化工系,1961年中國科學院......
分子生物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王琳芳,因病醫治無效,于2022年10月16日在北京逝世。王琳芳,1929年11月出生于山東萊州。1951年畢業于哈爾濱醫學院,獲學士學位;1959年畢業于北京協和醫學院......
腫瘤分子生物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首屆學部委員、癌基因與相關基因國家重點實驗室創始人、著名病理學和腫瘤分子生物學家顧健人于9月27日在上海病逝。顧健人院士1932年1月13日出生于江蘇......
巨細胞型膠質母細胞瘤(giantcellglioblastoma,GCG)為WHOⅣ級膠質瘤,是一種罕見的膠質母細胞瘤組織學變異,僅占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的1%。一般預后較差。由于病例罕見,目前還沒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