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雙抗體夾心法 為了檢測抗原可用夾心法。將特異性抗體吸附在固相載體(聚苯乙烯制成的小管、小盤或小孔)上,然后加被測溶液,倘樣品中有相應抗原,則與抗體在載體表面形成復合物。洗滌后加入酶標記的特異性抗體,后者通過抗原也結合到載體的表面。洗去過剩的標記抗體,加入酶的底物,在一定時間內經酶催化產生的有色產物的量與溶液中抗原含量成正比,可用肉眼觀察或分光光度計測定。 (2)雙位點一步法 在雙抗體夾心法測定抗原時,如應用針對抗原分子上兩個不同抗原決定簇的單克隆抗體分別作為固相抗體和酶標抗體,則在測定時可使標本的加入和酶標抗體的加入兩步并作一步。這種雙位點一步不但簡化了操作,縮短了反應時間,如應用高親和力的單克隆抗體,測定的敏感性和特異性也顯著提高。單克隆抗體的應用使測定抗原的ELISA提高到新水平。 (3)間接法測抗體 為了檢測抗體可用間接法。使抗原吸附于載體上,然后加入被測血清,如有抗體,則與抗原在載體上形成復合物。洗滌......閱讀全文
(1)雙抗體夾心法 為了檢測抗原可用夾心法。將特異性抗體吸附在固相載體(聚苯乙烯制成的小管、小盤或小孔)上,然后加被測溶液,倘樣品中有相應抗原,則與抗體在載體表面形成復合物。洗滌后加入酶標記的特異性抗體,后者通過抗原也結合到載體的表面。洗去過剩的標記抗體,加入酶的底物,在一定時間內經酶催化產生
它以酶作為標記物,與抗體或抗原聯結,與相應的抗原或抗體作用后,通過底物的顯色反應作抗原抗體的定性和定量,亦可用于組織中抗原或抗體的定位研究,即酶免疫組織化學技術。 應用最多的免疫酶技術是酶聯免疫吸附實驗(ELISA),它是使抗原或抗體吸附于固相載體,使隨后進行的抗原抗體反應均在載體表面進行,從
(1)固相的抗菌素原或抗體,即"免疫吸附劑"(immunosorbent); (2)酶標記的抗原或抗體,稱為"結合物"(conjugate); (3)酶反應的底物。根據試劑的來源和標本的情況以及檢測的具體條件,可設計出各種不同類型的檢測方法。
1971年Engvall和Perlmann發表了酶聯免疫吸附劑測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用于IgG定量測定的文章,使得1966年開始用于抗原定位的酶標抗體技術發展成液體標本中微量物質的測定方法。免疫酶技術是將抗原抗體反應的特異性與酶的高
(1)固相的抗菌素原或抗體,即"免疫吸附劑"(immunosorbent); (2)酶標記的抗原或抗體,稱為"結合物"(conjugate); (3)酶反應的底物。根據試劑的來源和標本的情況以及檢測的具體條件,可設計出各種不同類型的檢測方法。
用于連鑄過程的電磁攪拌器按其安裝的位置,有如下幾種: (1) 中間包加熱用電磁攪拌器HEMS:該種電磁攪拌使連鑄過程中的鋼水溫度在液相線溫度以上30℃或40℃,使中間包二次冶金的效果更佳。 (2) 結晶器電磁攪拌器MEMS:是目前各種連鑄機都適用的裝置,它對改善鑄坯表面質量、細化晶
低溫泵分為注入式液氦低溫泵和閉路循環氣氦制冷機低溫泵兩種。 注入式液氦低溫泵 主要由液氦容器、泵體和連接擋板的液氮腔體等部分組成。為了減少液氦消耗,液氦容器的外壁采用雙層保溫壁并在其間抽成真空。當泵被預抽到帕壓力時灌入液氮和液氦,氣體凝結在4.2K的工作冷板上。經預抽使氦氫分壓到帕數量級,故
技術指標 1、硫的測量范圍:0-20%(可根據用戶要求協商) 2、試樣燃燒分析時間:約5分鐘,其中在700℃處停留45秒,1150℃處停留4分45秒。 3、控溫精度小于千分之三,溫度傳感器為鉑銠鉑熱電偶,加熱體為硅碳管。 4、升溫速度:在不超過硅碳管額定電壓、電流的情況
離心機:離心技術是研究生物的結構和功能中不可缺少的一種物理技術手段。因為各種物質在沉淀系數、浮力、和質量等方面有差異,可利用強大的離心力 場,使其分離、純化和濃縮。目前有各種各樣的離心機。可供少于0.05ml到幾升的樣品離心之用。離心技術應用廣泛,包括收集和分離細胞、細胞器和生物大 分子等。據其
實驗方法原理該技術是以酶為抗原—抗體反應的標記物,在不改變抗原抗體的免疫反應特異性,亦不降低酶活性條件下,與相應底物作用后形成不溶性的反應物。在電鏡下形成為電子散射力強的終末產物。用于免疫電鏡標記的酶有辣根過氧化物酶 (HRP)堿性磷酸酶 (AKP 或 ALP)葡萄糖氧化酶(GOP) 等。目前常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