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海洋:響徹海洋日
今天是世界海洋日,我國首次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宣傳日慶祝活動在天津舉行。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為本次活動發來賀信。 今年聯合國將世界海洋日的主題確定為“我們的海洋:機遇與挑戰”,我國的主題為“關愛海洋——我們一起行動”。主辦單位號召大家加入到愛護海洋、保護海洋、發展海洋事業的行列中來,為實現海洋的和諧、健康、可持續發展而共同努力。 我國是個陸海兼備的大國,擁有約300萬平方公里的管轄海域,海岸線長達1.8萬公里。海洋構成了中華民族的半壁江山。今天,海洋經濟已是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2001年到2009年我國海洋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率為16.3%,傳統海洋產業不斷優化升級,新興海洋產業蓬勃興起,初步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海洋產業體系,全國涉海勞動力已達到3100多萬個。 經過多年的努力,中國在海洋監測技術,大洋金屬資源調查勘探技術、海水開發利用技術、海洋生物技術、海洋油氣資源開發技術等海洋高技術領域取得了跨越式......閱讀全文
“資源與海洋、生態與環境創新研究”項目通過驗收
2月28日,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項目“資源與海洋、生態與環境創新基地戰略研究與科學評價”通過項目課題驗收,課題驗收會議由項目負責人、中國科學院國家科學圖書館蘭州分館張志強研究員主持。 項目課題驗收按照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項目課題驗收的要求,進行了課題
東方科技論壇研討海洋生物資源與生態環境基礎
近年來,海洋資源利用和海洋生態環境問題越來越引人關注。日前,以“海洋生物資源與生態環境基礎”為主題的東方科技論壇在滬舉行。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潘德爐表示,只有積極采取措施,加強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才能真正實現海洋資源可持續利用。 海洋和漁業專家認為,海洋生態既受自然因素影響,也受人類活動,
扼住海洋生態環境惡化根源
我國海洋經濟在發展過程中,主要存在5個問題,包括海洋資源退化、海洋生態環境惡化、海洋權益形勢嚴峻、海洋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能力不足、海洋產業布局缺乏系統性。它們是中長期內制約我國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主要障礙。 海洋資源是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保障。長期以來由于片面追求經濟利益,部分海洋由于過
生態紅線要落地 環境資源有償用
青海省長郝鵬近日在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強調,要從空間布局、產業結構和生產生活方式等方面深入實施生態保護建設工程,保護好大自然賜予的綠色財富,爭當生態文明建設的排頭兵。 郝鵬指出,要加快節能減排和環境綜合治理,實施好節能減排降碳工程,淘汰2005年年底前注冊的黃標車
加大環境生態資源司法保護力度
——專訪最高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庭庭長鄭學林 正在召開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正在研究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重大問題。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將于明年1月1日實施,環境資源審判專門化和環境公益訴訟將成為人民法院與環保部門共同面臨的重要課題。 “當前,包括環境資源法律在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基本形成
塑料已嚴重威脅海洋生態環境
23日發布的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編寫和支持的兩份報告指出,海洋里大量的塑料垃圾日益威脅到海洋生物的生存,保守估計每年給海洋生態系統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130億美元。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2014年年鑒》回顧了過去十年報告關注的十大緊迫環境問題,包括海洋里的塑料垃圾。同時,由環境署支持的《評估塑料的
我國近海海洋環境資源家底基本摸清
10月26日,新中國成立以來調查規模最大、涉及學科最全、采用技術手段最先進的國家綜合性專項――“我國近海海洋綜合調查與評價”專項(簡稱908專項)在北京順利通過總驗收。該專項的調查與研究,基本摸清了我國近海海洋環境資源家底,更新了我國近海海洋基礎數據和圖件,對海洋環境
國家海洋局:海洋生態環境穩中向好
? 3月19日電,國家海洋局19日發布的《2017年中國海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2017年我國海洋生態環境狀況穩中向好,但入海河流水質狀況不容樂觀,近岸局部海域污染依然嚴重。 公報顯示,2017年,我國管轄海域海水環境維持在較好水平,夏季符合第一類海水水質標準的海域面積約占管轄海域面積的96
中藥資源無序開發威脅生態環境
在盛產蟲草的青藏高原及周邊地區,過度的挖采不但導致蟲草資源枯竭,也破壞了本來就稀疏的植被,極易引起水土流失、草場退化甚至沙化。 巨大的市場需求導致中藥資源無序開發,不但使得中藥資源生物多樣性受到嚴重破壞,對生態環境也帶來了威脅 近日來,歸真堂欲上市、其"
保護海洋環境 優化資源配置 海南海洋功能區劃獲批
《海南省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以下簡稱《區劃》)近日獲國務院批準,確定了海南省未來10年海洋空間開發、控制和綜合管理的基調和目標。《區劃》將推動進一步加強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加快海洋經濟發展。 《區劃》根據海南省實際,確定了未來10年海南省海域資源配置和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