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四川省第十屆委員會第八次全體會議日前審議了《中共四川省委關于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美麗四川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目前,《決定》正式公開。 如何推進綠色發展? 開展“一個行動”,打好“三大戰役”,建成“四大體系” 《決定》明確,堅持建設長江上游生態屏障目標不動搖,把推進綠色發展融入實施“三大發展戰略”、推進“兩個跨越”的各方面和全過程。 依據當前發展的突出問題,從現實最緊迫問題入手,《方案》提出“一個行動”,即開展大規模綠色四川行動;“三大戰役”,即抓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四大體系”,即構建綠色發展空間體系、綠色低碳產業體系、新型城鄉體系、綠色發展制度體系。 《方案》提出,到2020年,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綠色、循環、低碳發展方式基本形成。發展空間格局更加優化,環境質量全面提升,自然生態系統服務功能明顯增強,經濟綠色化程度大幅提高,城鄉生活環境顯著優......閱讀全文
據四川日報報道,3月29日,從在眉山市召開的全省綠色化工產業發展推進會上獲悉,四川省將探索建立綠色化工園區和企業評價體系,加快建設綠色化工園區,打造綠色化工企業,進而優化產業布局,加快構建全省“8+6+30”產業格局。 本次推進會以“綠色、安全、創新、智能”為主題。會議透露,今年,四川省將建立
“‘十三五’期間,經濟社會進入新常態,社會對環境保護、對企業綠色發展有了新的要求。”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吳舜澤在中國環境報社2015環境友好企業年會上指出,企業綠色發展主要是資源能源消費和污染物產生量排放量嚴格控制,強度和總量多管齊下,提高技術水平,提高資源產生效率。 “十三五”特別強調
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18日至19日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要自覺把經濟社會發展同生態文明建設統籌起來,充分發揮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政治優勢,充分利用改革開放40年來積累的堅實物質基礎,
12月1日上午,由中華環保聯合會主辦,中華環保聯合會石油石化環保專家委員會承辦,北京東方園林環境股份有限公司、中環物聯(北京)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省天晟源環保股份有限公司協辦的“2017石油石化綠色發展峰會暨中華環保聯合會石油石化環保專家委員會年會”在成都舉行。全國工商聯合會原副主席、中華聯合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要圍繞完成年度攻堅任務,明確各方責任,強化政策保障,把各項工作做實做好。記者在駐地遇到幾位正在熱烈討論的全國人大代表,如何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是他們的共同話題。圖片來源于網絡 黨的十九大報告把“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作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8年5月17日,持久性有機污染物論壇2018暨化學品環境安全大會在四川省成都市隆重開幕。本屆POPs論壇由清華大學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研究中心、中國環境科學學會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專業委員會、中國化學會環境化學專業委員會以及清華蘇州環境創新研究院共同主辦,清華大學環境學院環境化學
長江,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也是習近平總書記深深牽掛的河流。總書記曾經講過“長江病了”,而且病得還不輕。為治好“長江病”,去年4月,習近平到長江沿岸多地深入考察,把脈開方。去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把實施長江生態環境系統性保護修復、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明確為今年的重點工作任務之一。
面臨土地資源的緊缺,垃圾處理無害資源減量化迫在眉睫,垃圾分類處理已無疑成為共識。政策助推作用下,全國各地紛紛出臺相關政策助推垃圾分類舉措快速發展。下面就一起來看看2017全國垃圾分類進程如何。 破局“垃圾圍城”之困 全國垃圾分類政策密集落地 上世紀,未來學家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預言:“繼
“下一個十年,西部如何發展,采取什么模式發展,確實面臨新挑戰。比如,在承接區域產業轉移方面,不能把東部的‘兩高一資’,即高污染、高能耗、資源消耗性產業,簡單地吸收過來。” 近日,在去青海、四川的調研途中,作為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國合會)——中國西部環境與發展戰略及政策研究項目組的
羅強,四川省綿陽市委書記,1963年10月生,重慶市人,研究生,理學博士、教授。1982年7月參加工作,歷任共青團四川省委書記,中共達州市委副書記、達州市人民政府市長,中共廣元市委書記,中共綿陽市委書記、綿陽科技城黨工委書記。中共十八大代表,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九屆、十屆省委委員,省十屆、十一屆
或許沒有哪段江水,會比“它”更重要。 它是長江上游,長逾4500公里,順流而下依次經過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慶等省區市。這一段蜿蜒的“母親河”,在國家經濟和生態安全格局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必須從中華民族長遠利益考慮,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使綠水
由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中國環境報社、廣西壯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主辦的“2018聚焦攻堅·全國環保廳局長論壇”12月15日舉辦。論壇圍繞“推進生態環境領域改革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這一主題,就生態環保體制機制改革、深入推進污染防治、打造生態環保鐵軍等議題,交流了經驗,并就相關問題提出了意見
習近平總書記5日在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 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在代表委員中引起熱烈反響。代表委員紛紛表示,要咬緊牙關,爬坡過坎,保持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的定力,不動搖、不松勁、不開口子,探索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努力推動我國生態文明建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以下簡稱綱要)在兩會上公布,提出了“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指標。這些指標以可量化的形式,明確了未來5年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主要目標,在兩會上引起代表委員的熱議。尤其是一些新增加的指標,集中體現了“十三五”時期五大發展理念的要求,反
重慶深入實施環保五大行動 本報見習記者閻杰重慶報道 重慶市近日召開2016年環境保護工作會。重慶市副市長陳和平出席會議并講話。他強調,全市上下要切實增強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牢牢把握“五個決不能”的底線要求,將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貫穿到環保工作各領域,為重慶加快建成生態文明城市貢獻力量。 會
《四川省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工作方案》,已于1月通過四川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審議,正按程序報省政府審定印發。未來,四川全省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將基本實現環境質量、污染源、生態狀況監測全覆蓋,各級各類生態環境監測數據互聯共享。 于會文:“解決環境問題愿望迫切、時不我待” 1.環境管理重大轉
污水處理產業,連續三年,每年30億資金圖片來源于網絡 2017年6月26日,四川省財政廳啟動今年首批專項債券項目競爭立項工作,參與債券額度競爭的21個市州對標“三年推進方案”,對申報項目必要性可行性、采用PPP模式情況、組合打包情況及是否屬于民生工程項目等進行了陳述答辯,以此得出的評審分值將作
“早打晚打都得打,早干晚干都得干。” “一個一個包圍,一個一個攻堅,直至全部殲滅。” “推動全省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一刻都不能停,必須一天一天保,一座城市一座城市守,因為稍有松懈就不行。” “大氣的質量春天好不算好,冬天好才是真的好!水的質量一時好不算好,一直好才是真的好!” 7月25日,
四川省政府辦公廳日前下發了《四川省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要求全省大力實施資源循環利用示范工程,重點開發與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相關的環保技術,大力發展專業化、社會化的節能環保服務業。 《規劃》明確,到2020年,四川省節能環保產業產值要實現“兩個翻番”。其中,到2015年
“截至9月2日,中央環保督察組向四川移交27批環保信訪件,共6914件、10650個環境問題。”近一個月,中央第五環保督察組對四川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進行全面督察。 四川省各地各部門圍繞督察發現的、掛牌督辦的、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堅決立行立改、強力邊督邊改、注重建章
根據《四川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實施細則》的規定,現將四川省科學技術杰出貢獻獎評審委員會、四川省科學技術進步獎評審委員會評審通過的2019年度四川省科技杰出貢獻獎擬獎人選、四川省科技進步獎擬獎項目(人選),在四川省科學技術廳網站公示。公示期為10個工作日,自2019年9月23日至10月10日。專用擬
重慶市北碚水廠供水范圍主要為北碚城區及歇馬街道片區,實際供水達6萬噸/日。水廠的水源地位于長江重要支流嘉陵江北碚金剛碑段。 高楊攝 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日前主持召開環境保護部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規劃(送審稿)》(以下簡稱《規劃》)。 會議指出,黨中央、國務院高度
“聽了總理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渾身充滿了干勁。” “報告讓我們感受到了溫暖和希望。” 3月5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開幕。在聽取了李克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后,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在接受采訪時紛紛表示,報告提神振氣、鼓舞人心,既是“成績單”,也是“任務書”,更是“動員令”,為打好污染
2016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也是確定“十三五”環境保護頂層設計的一年。更重要的是,從2016年起,中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大幕將正式拉開。 實現中華民族的第一個“一百年”夢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已是咫尺之遙。然而,5年的時間里仍有不少問題亟待解決。 習近平總書記說,“小康全面不全
2017年11月21日,濟南海能儀器股份有限公司與遼寧省分析科學研究院聯合實驗室揭牌儀式,以及2017國產科學儀器設備戰略聯盟工作(遼寧)會議在遼寧省分析科學研究院舉辦。揭牌儀式現場 中國分析測試協會副理事長、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副理事長、綠色技術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遼寧省分析科學研究
成都,這座擁有2600年歷史的城市,正以創新為起點,描繪自己嶄新未來。 今年3月《成都市創新型城市建設2025規劃》出臺,提出“把成都建設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區域創新創業中心”的目標定位。今年6月,國務院批準的《四川省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方案》中,成都提出將開展8個方面 26項改革任務,加
28日上午從雅礱江流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獲悉,隨著官地水電站最后一臺機組于當日上午順利通過72小時連續帶負荷試運行,正式并網發電,至此,總投資約160億元的國家“西電東送”重點工程――雅礱江官地水電站已全部建成投產。 官地水電站是四川省“十二五”期間首座完建的大型水電站,也是雅礱江上第一個“
7月4日,四川省資陽市中級人民法院成立環境資源審判庭。至此,四川省環境資源審判庭已達50個,全省司法護航綠色發展的審判組織體系進一步加強。 環境資源審判庭主要負責審理破壞資源、污染環境和資源環境保護失職等涉及環境資源保護的刑事案件,與環境和自然資源相關的侵權責任糾紛、與資源有關的物權和合同糾紛
在四川,每年將近有650萬臺廢電器需要處理。從2012年至今,已累計處理廢舊家電3000萬臺。為處理這些廢電器,四川不僅延伸拆解產業鏈,還實施全面立體監控、拆解處理技能“大比武”等多舉措創新,探索出廢電器監管審核工作的“四川模式”。圖片來源于網絡 5家企業每年拆解650萬臺廢電器 四川大型廢
記者從23日召開的第十四屆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上了解到,地處長江上游生態保護區的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在今年的招商引資項目中,對環境易造成污染和破壞的工業項目少了,而養殖、藥材和食品加工等綠色項目多了。阿壩州礦產資源豐富,但這里在實施西部大開發過程中并沒有盲目引進污染嚴重的工業開發項目。像阿壩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