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警應急能力不足我國重污染天氣應急管理亟待完善
記者采訪了解到,在重污染天氣頻現的情形下,各地應急響應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重污染天氣的應急管理仍存在預案定位不準、預案銜接不夠、預警發布滯后、響應措施“一刀切”等一系列問題,難以真正發揮應急作用。 空氣重污染狀況不容樂觀 應急響應成效初顯 記者從環保部獲悉,2013年以來,我國連續出現了幾次持續大范圍的重污染天氣,尤其是2013年11月,先后有25個省(區、市)出現不同程度的重污染天氣,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首當其沖。 根據監測部門相關數據,2013年空氣質量相對較差的前10個城市,有8個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其中河北占了7個,即邢臺、石家莊、邯鄲、唐山、保定、衡水和廊坊。2014年上半年,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首批實施空氣質量新標準的39個城市空氣重污染狀況不容樂觀,京津冀13個城市平均超標天數比例為63.6%,遠遠高于全國39.7%的平均水平。 今年上半年環保部應急辦對全國重污染天氣應急管理工作進行了調度和分析。從全國看,......閱讀全文
預警應急能力不足 我國重污染天氣應急管理亟待完善
記者采訪了解到,在重污染天氣頻現的情形下,各地應急響應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重污染天氣的應急管理仍存在預案定位不準、預案銜接不夠、預警發布滯后、響應措施“一刀切”等一系列問題,難以真正發揮應急作用。 空氣重污染狀況不容樂觀 應急響應成效初顯 記者從環保部獲悉,2013年以來,我國連續出現了
天津公布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 紅色預警停產停課
天津市政府近日發布《天津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以下簡稱預案),健全重污染天氣預警和應急機制。根據預案,重污染天氣預警分為三級,分別為Ⅲ級(黃色)、Ⅱ級(橙色)、Ⅰ級(紅色)預警,Ⅰ級(紅色)為最高級別。發布Ⅰ級(紅色)預警時,將實行停止全市與建設工程有關的生產活動,中小學及幼兒園停課等強制措施
天津公布《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 新增Ⅳ級藍色預警
記者從天津市環保局獲悉,新修訂的《天津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日前正式公布。天津此次新修訂的《天津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是在遵循國家有關要求,借鑒北京、河北等省市經驗基礎上進行的修改,新增加Ⅳ級藍色預警。新增的Ⅳ級預警為四個預警級別中的最低級別,啟動條件為預測將發生連續二天空氣質量綜合
環保部: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尚不完善
隨著秋冬季節到來,北方將逐步進入采暖季,出現重污染天氣的概率有所增加。環境保護部16日召開的“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修編試點工作現場會”上,環境保護部副部長翟青表示,雖然我國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工作初見成效,但應急管理還存在不足,突出表現在應急預案尚不完善。 在保定市成功修編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的基礎
環保部要求做好重污染天氣預警 避免應急滯后
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環保部近日發布通知,批評部分地區面對空氣重污染預警信息發布不主動、不及時,面對公眾關切不回應、不發聲等問題,通知要求各地強化監測預警信息發布,避免應急措施滯后、引發公眾誤解或質疑。 環保部要求各地要建立空氣重污染監測預警信息報送制度。一旦出現空氣重污染
鄭月明代表:建議完善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措施
??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是環保治理的重要原則。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聯泓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鄭月明就《完善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措施和重點行業績效分級標準》提出建議。 他介紹,2020年6月,國家生態環境部重新修訂了《重污染天氣重點行業應急減排措施制定技術指南》(以下簡稱指南
企業編制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要務實
受不利氣象條件和冬季提前供暖等因素影響,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近日預計出現區域重污染天氣,北京等地啟動了重污染橙色預警。企業是污染排放的主體,在重污染天氣下,企業應落實好應急預案,采取一系列措施減少污染物排放。這首先要求企業按照“一廠一策”要求,編制好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 近年來,各地《重污染天氣應
石家莊啟動重污染天氣Ⅲ級應急響應
石家莊市發布重污染天氣黃色預警,定于11月15日8時啟動Ⅲ級應急響應,應急響應解除時間另行通知。 石家莊發布重污染天氣黃色預警 根據石家莊市重污染天氣應急指揮部辦公室《關于啟動重污染天氣Ⅲ級應急響應的通知》要求,石家莊市自2019年11月15日8時啟動重污染天氣Ⅲ級應急響應,解除時間另行通知
解讀《關于加強重污染天氣應急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
環境保護部近日印發了《關于加強重污染天氣應急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指導意見》提出,要采取強有力的應急管理措施,減緩重污染程度。 《指導意見》緊緊圍繞《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中關于“建立監測預警應急體系,妥善應對重污染天氣”的要求,從加強組織領導、強化應急準備、做好
安徽完善重污染事件應急聯動機制
安徽省環保廳與省氣象局日前就聯合開展空氣質量預報與巢湖藍藻監測預警簽署協議。 安徽省環保廳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此舉旨在完善重污染事件應急聯動機制,建立常態化的信息共享、空氣質量預報、應急聯動與合作研發工作機制。 據介紹,雙方合作主要包括5個方面: 一是建立環境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