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新科學家》網站10日報道,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宣布,土星的衛星家族再添28名“新丁”,使其衛星總數達到117顆,超越木星的95顆,一躍成為太陽系的“衛星之王”。
作為太陽系中質量最大的行星,土星和木星有足夠的引力讓太空巖石脫離其圍繞太陽的軌道。這些被捕獲的衛星,稱為不規則衛星,通常擁有各種各樣奇怪的軌道,天文學家一直在發現新軌道。
2021年,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愛德華·阿什頓團隊在土星周圍尋找直徑大于3公里的物體,發現了大約150個看起來是不規則衛星的物體。他們還發現,其中許多衛星的軌道與土星的自轉方向相反,其大小和距離表明許多衛星來自最近的碰撞,或來自土星一些較大衛星的碰撞。
阿什頓團隊將這一發現提交給了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行星中心,該中心對軌道天體有最后的決定權。自5月5日以來,該機構已經確認了28顆新的環繞土星的天然衛星,使其衛星總數從89顆增加到117顆,超過了木星的95顆。阿什頓表示,預計未來幾天還會有更多消息公布。
英國華威大學的大衛·布朗指出,在太陽系行星中,木星和土星在質量上占主導地位,隨著望遠鏡和軟件技術的改進,科學家們有可能發現更多新衛星。
澳大利亞科學家在一項新研究中分析了一塊來自約46億年的古老隕石,發現該隕石形成時存在的鋁-26(一種放射性同位素)在太陽系分布不均勻。該發現增進了人們對早期太陽系的理解,或能改進確定非常古老隕石年齡時......
日本近畿大學日前發布新聞公報說,該校和日本國立天文臺的研究人員利用計算機模擬運算,成功再現了海王星軌道外側柯伊伯帶天體的多個特征,模擬結果顯示太陽系外緣可能存在一顆未知的類地行星。研究成果已發表在國際......
《自然·通訊》29日發表的一篇論文分析了一個約46億年的古老隕石ErgChech002,2020年人們在阿爾及利亞撒哈拉沙漠ErgChech地區發現了這枚隕石。結合此前發表的數據,人們發現隕石形成時存......
美國宇航局的卡西尼任務數據表明,土星環很年輕,可能只有幾億年的歷史,并可能在類似的時間范圍內消失。星環的質量、純度和碎片積累率表明它們的年齡相對較小,壽命較短。有兩項研究表明,星環形成的時間相對較短,......
據英國《新科學家》網站10日報道,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宣布,土星的衛星家族再添28名“新丁”,使其衛星總數達到117顆,超越木星的95顆,一躍成為太陽系的“衛星之王”。作為太陽系中質量最大的行星......
據英國《新科學家》網站10日報道,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宣布,土星的衛星家族再添28名“新丁”,使其衛星總數達到117顆,超越木星的95顆,一躍成為太陽系的“衛星之王”。作為太陽系中質量最大的行星......
據英國《新科學家》網站10日報道,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宣布,土星的衛星家族再添28名“新丁”,使其衛星總數達到117顆,超越木星的95顆,一躍成為太陽系的“衛星之王”。作為太陽系中質量最大的行星......
美國研究人員近日在英國《自然》雜志上報告說,詹姆斯·韋布空間望遠鏡觀測結果顯示,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特拉普派-1b”可能沒有大氣層。“特拉普派-1”是一顆表面溫度極低的紅矮星,距離地球約39光年,所處......
記者29日從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獲悉,土星合月將于29日登臨天宇。有著“指環王”美譽的土星將悄然來到“月姑娘”身旁,在天宇共同演繹一幅“星月童話”。作為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之一,土星非常適合觀賞:一方面......
土衛二是太陽系中最可能存在生命的地外星球之一,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員郝記華等人研究發現,土衛二的冰下海洋中可能含有豐富的溶解態磷酸根,能夠支持潛在微生物的起源與繁衍。這個發現填補了土衛二海水宜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