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健委網站8月19日發布《關于印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八版)的通知》,為進一步做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醫療救治工作,組織專家在總結前期新冠肺炎診療經驗和參考世界衛生組織及其他國家診療指南基礎上,對診療方案進行修訂,形成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八版)》。全文: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中醫藥管理局: 為進一步做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醫療救治工作,我們組織專家在總結前期新冠肺炎診療經驗和參考世界衛生組織及其他國家診療指南基礎上,對診療方案進行修訂,形成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八版)》。現印發給你們,請參照執行。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 2020年8月18日 2020年8月18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八版)》修訂 一、流行病學特點 對傳染源和傳播途徑進一步完善,增加“在潛伏期即有傳染性,發病后5......閱讀全文
當下我國正處于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疫情發展階段,該病毒感染主要會造成的新型的急性肺炎癥狀(WHO已將其名為NCOVID19),疫情已在全國范圍內肆虐超過20天,對我國民生健康和經濟造成極大影響。目前網上涌現多篇關于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實驗室檢測技術的文章,文章質量水平千差萬別
當下我國正處于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疫情發展階段,該病毒感染主要會造成的新型的急性肺炎癥狀(WHO已將其名為NCOVID19),疫情已在全國范圍內肆虐超過20天,對我國民生健康和經濟造成極大影響。目前網上涌現多篇關于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實驗室檢測技術的文章,文章質量水平千差萬別
一、血液學檢查 病毒感染相關的血液學檢查主要包括血常規、血生化以及其他針對性的檢測項目,相關指標為臨床常用的病毒感染診斷指標,為疾病的輔助診斷提供依據。 1、血常規 血常規中的許多項具體指標都是一些常用的敏感指標,對機體內許多病理改變都有敏感反映,其中又以白細胞計數、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和
2020年2月25日,又傳出一款新冠肺炎治療的“有效藥”——新冠口服疫苗。 消息是天津市移動新媒體平臺“津云”微博傳出,稱天津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黃金海教授團隊研發出新冠病毒口服新型防治制劑,也就是口服疫苗。 天津大學宣傳部一位工作人員的手機因此消息,在當日上午就被媒體打到關機。 “后續的成果
新年伊始,浙江、廣東、北京等多地接連報告數十例人感染H7N9病毒的病例。通過對報告病例的深入調查研究,昨天,國家衛計委發布2014年版《人感染H7N9禽流感診療方案》指出,禽流感病毒或通過接觸病毒污染的環境傳播至人,不排除有限的非持續的人傳人。病毒潛伏期也由去年定義的一周縮短至 3-4天,各
自2019 年 12 月以來,湖北省武漢市陸續發現新型冠狀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感染患者,且呈快速上升之勢。自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以來,近期湖北、武漢疫情從過去的爆發式增長已經走向趨緩,武漢防控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而事實上,在2020年1月
自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以來,河南、浙江、廣東、山東等地出現了多例無癥狀的“隱形感染者”。 茫無所知,讓人們不免產生了些許的擔憂和恐懼。 2月3日下午,國家衛健委在最新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中,在流行病學特點方面,首先明確了“無癥狀感染者也可能成為傳染源”。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22日晚發布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第二版)》。方案提到,基于目前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認識,疾病的潛伏期最長約為14天,病例存在人傳人情況,參照SARS和MERS的防控經驗判斷,潛伏期可能無傳染性。 根據當前疫情形勢和研究進展,國家衛健委組織制定了這一方案,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日益嚴峻,武漢地區醫護人員口罩、防護服、檢測試劑等物資稀缺的新聞牽動每個國人的心。由于試劑缺乏,很多患者不能被第一時間確診和收治,導致很多后續治療工作推進緩慢。 1月25日下午,湖北召開新型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發布會。湖北省醫保局副局長劉松林介紹,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導致的肺炎,早診斷
慢性乙型肝炎(簡稱“慢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持續感染引起的肝臟慢性炎癥性疾病。2015年10月,最新發布的中國《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版)》(簡稱《指南》)首次提出了“臨床治愈”的概念,明確將慢乙肝患者獲得停藥后持久應答、HBV DNA檢測不到、HBsAg消失或抗-HBs
慢性乙型肝炎(下簡稱“慢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持續感染引起的肝臟慢性炎癥性疾病。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報道,全球每年約有65萬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肝癌。中國約有9,300萬慢性HBV感染者,其中慢乙肝患者約2,000萬例。在我國肝硬化和肝癌患者中,由HBV感染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