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學家可能接近發現首次出現在地球上的原始生命進程
科學家已經在俄羅斯烏拉爾地區發現彗星和隕石碎片中存在氨基酸,40億年前的10種氨基酸被認為是太陽系起源之時產生的,在漫長的演化期內逐漸形成今天人體中存在的20種常見氨基酸 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醫學院結構生物學家可能已經接近發現首次出現在地球上的原始生命進程,傳統理論認為最早誕生于地球上的生命出現于35至39億年前,科學家邁克爾·布拉伯和他的研究小組通過研究數據發現了在這個時期存在大約10種的氨基酸物質,可折疊形成具有一定空間結構的蛋白質,它們可能產生于40億年前,并參與了地球上第一個生物體的代謝活動中。本項研究是邁克爾·布拉伯在三年研究期后得出的結果,其調查時間則超過了17年,該論文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期刊上。 邁克爾·布拉伯認為地球上出現的第一個微生物可適應原始地球的環境,能夠進行自我復制,有著一個非常不起眼的開始。顯然早期地球生物是原始RNA遺傳模式,并且可以適應當時的地表高溫環境,科學家收集到數據暗示早期環境中......閱讀全文
亞氨基酸是不是氨基酸?
形態類似于氨基酸(amino acid)的分子中不是含有氨基(—NH2),而是含有亞氨基(-NH-)和羧基,這樣的的化合物稱為亞氨基酸(imino acid),也叫亞氨酸,比如脯氨酸和羥脯氨酸。
什么是氨基酸?氨基酸的結構
氨基酸,是含有堿性氨基和酸性羧基的有機化合物。羧酸碳原子上的氫原子被氨基取代后形成的化合物。
氨基酸和必須氨基酸的定義
氨基酸是構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人體營養角度,可將構成人體蛋白質的20種氨基酸分為必需氨基酸、條件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是指人體需要但自己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滿足機體需要的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共有9種,即賴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甲硫氨酸、蘇氨酸、異亮氨酸、亮氨酸、纈氨酸和組氨酸,其中組氨
微生物培養基的原理、制作和現象:氨基酸脫羧酶試驗...
氨基酸脫羧酶試驗培養基成分 蛋白胨 5g 酵母浸膏 3g 葡萄糖 1g 蒸餾水 1000mL 1.6%滇甲酚紫-乙醇溶液 1mL L-氨基酸或DL-氨基酸 0.5或1g/100mL pH6.8?制法 除氨基酸
氨基酸代謝
氨基酸是構成蛋白質分子的基本單位。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基礎。體內的大多數蛋白質均不斷地進行分解與合成代謝,細胞中不停地利用氨基酸合成蛋白質和分解蛋白質成為氨基酸。體內的這種轉換過程一方面可清除異常蛋白質,這些異常蛋白質的積聚會損傷細胞。另一方面使酶或調節蛋白的活性由合成和分解得到調節,進而調節細胞代謝
非必需氨基酸對必需氨基酸的影響
體內需要,但體內能自己合成的氨基酸.這類氨基酸不必由食物供給.在蛋白質中常見的20種氨基酸中,除了8種必需氨基酸,其余的12種都是非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的供給對于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是有影響的.非必需氨基酸并非機體不需要的氨基酸,它們都是蛋白質的構成材料,并且,非必需氨基酸的供給對于必需氨基酸的需
非必需氨基酸對必需氨基酸的影響
體內需要,但體內能自己合成的氨基酸.這類氨基酸不必由食物供給.在蛋白質中常見的20種氨基酸中,除了8種必需氨基酸,其余的12種都是非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的供給對于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是有影響的.非必需氨基酸并非機體不需要的氨基酸,它們都是蛋白質的構成材料,并且,非必需氨基酸的供給對于必需氨基酸的需
根據氨基酸分子的化學結構分類氨基酸
1、脂肪族氨基酸:丙、纈、亮、異亮、蛋、天冬、谷、賴、精、甘、絲、蘇、半胱、天冬酰胺、谷氨酰胺。 2、芳香族氨基酸:苯丙氨酸、酪氨酸 3、雜環族氨基酸:組氨酸、色氨酸 4、雜環亞氨基酸:脯氨酸。
非必需氨基酸對必需氨基酸的影響
體內需要,但體內能自己合成的氨基酸.這類氨基酸不必由食物供給.在蛋白質中常見的20種氨基酸中,除了8種必需氨基酸,其余的12種都是非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的供給對于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是有影響的.非必需氨基酸并非機體不需要的氨基酸,它們都是蛋白質的構成材料,并且,非必需氨基酸的供給對于必需氨基酸
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均為α-氨基酸
氨基酸(amino acid):含有氨基和羧基的一類有機化合物的通稱。生物功能大分子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單位,是構成動物營養所需蛋白質的基本物質。是含有一個堿性氨基和一個酸性羧基的有機化合物。氨基連在α-碳上的為α-氨基酸。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均為α-氨基酸。 基酸中包含的羧基(COOH),氨基(N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