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問責:讓“點名”成為常態
■ 社論 環保問責正在打破地方官場的好人主義,敢于硬碰硬,敢于動真格。 11月16日,根據國家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安排,內蒙古、黑龍江、江蘇、江西、河南、廣西、云南、寧夏等8省區通過各自政府網站,同步公開第一批中央環保督察相關問責情況。經統計,8省(區)此次共問責1140人,其中廳級干部130人(正廳級干部24人),處級干部504人(正處級干部248人)。 8省(區)1140人被問責,從人數上看并不多,不過涉及高級別官員之多,卻是此前罕見的。在之前,許多地方在環保督察之后,問責的大多是企業人員和基層官員,許多地方主政官員,不僅不會被問責,反而成為問責他人的主體。而現在,大批廳級干部、處級干部被納為問責對象,意味著環保問責正在轉變為著重追究領導責任、管理責任。 環保問責從向基層官員問責變為向高級別官員問責,此前早有端倪。2015年,中央印發《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辦法(試行)》,劃出了領導干部在生態環境領域的責......閱讀全文
環保問責:讓“點名”成為常態
■ 社論 環保問責正在打破地方官場的好人主義,敢于硬碰硬,敢于動真格。 11月16日,根據國家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安排,內蒙古、黑龍江、江蘇、江西、河南、廣西、云南、寧夏等8省區通過各自政府網站,同步公開第一批中央環保督察相關問責情況。經統計,8省(區)此次共問責1140人,其中廳級
環保問責“高壓線”關鍵在要通好電
為進一步強化政府環保責任意識,佛山近日出臺環境保護行政過錯責任追究實施辦法。決策失誤致環境損害,政府官員要“買單”,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惡劣影響的,相關領導或將免職處理。該追責辦法的出臺,顯示了環境重于GDP的發展理念。“只顧經濟發展、不顧生態環境”的決策將被震懾,而生態環境損害也需要探討如何終身追
環保問責精細化、科學化,環保“殺威棒”威力彰顯!
近日有媒體報道,生態環境部就大氣污染防治問題約談了山西省晉城市、河北省邯鄲市和山西省陽泉市的3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并同時暫停了3市新增大氣污染物排放的建設項目環評審批,即啟動了“區域限批”,除涉及民生項目外其他工業項目都將面臨暫停發展局面。 本次通報的起因是由于上述3市,沒有遵守《
首批中央環保督察 8省份1140人被問責
2015年10月,新京報記者重返騰格里沙漠排污池,整改過的排污池被風沙漸漸覆蓋。 整治后 整治前 2014年8月,騰格里沙漠腹地,排污管把3.2公里外引出的工業污水直接排放到沙漠里。 昨日,首批中央環保督察8省(區)統一公開移交案件問責情況。8省(區)此次共問責1140人,其中廳級干部1
上海修訂環保條例政府部門環保問責更嚴了
記者從28日舉行的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獲悉:新修訂的《上海市環境保護條例》對政府部門明確了九大問責事由,觸犯其中任何一項都要進行問責,造成嚴重后果的,主要負責人應當引咎辭職。 將于10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新版《上海市環境保護條例》對政府部門列出的九大問責事由包括:不符合行政許可條件準予行政
分析|環保問責 僅僅是處理幾個人嗎?
近期一系列性質惡劣的污染事件曝光后,追責問責隨之而來。輿論敏銳地意識到,變化正在發生:環保追責問責,絕不止處理幾個責任人那么簡單。 針對污染事件,介入調查問責的,不僅有國家部委,也有地方黨委政府,不僅有環保、公安部門,也有紀檢、證監、國資等部門。 對于污染企業,受到的損失,不僅有罰款,還有停
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問責已超4000人
截至7日,第一批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6個督察組全部完成督察進駐工作。督察組交辦的群眾舉報生態環境問題,地方已辦結28076件。其中,責令整改22561家;立案處罰5709家,罰款51062萬元;立案偵查405件,行政和刑事拘留464人;約談2819人,問責4305人。從被督察地方報送情況看,河南邊
不換思路就換人,環保問責就該“動真格的”
11月24日上午,《吉林日報》官方微信號發文稱,吉林省委決定,王立平同志不再擔任遼源市委書記。另據披露,此番涉及市委書記的人事調整,體現了吉林省對環保工作的重視,是在以“刮骨療毒”的態度,推進遼源仙人河黑臭水體整治。.圖片來源于網絡 因為治污不力而問責市委書記,其實并不應該令人意外。早在201
"三鹿"事件:防范勝于問責
繼嚴肅處理山西"9.8"尾礦庫潰壩事故有關責任人后,今日中央又痛下決心,對"三鹿"毒奶粉事件的相關領導進行了問責和處理。在對中央決定拍手稱快的同時,不禁想到,我們不僅要有事后的嚴肅處理,更應有一整套防范和杜絕此類事件發生的法律和制度。反思毒奶粉事件,起因是廠家、不法分子等為了一己之利不惜作出種種缺德
中央環保督察組曬4省份問題:超2500人被問責
近期,今年首批中央環保督察開始進行情況反饋,目前,內蒙古、黑龍江、江蘇、河南等四省份的環保問題已被曬出,四地有超過2500人被問責,哈爾濱、鄭州等城市因大氣污染等問題被督察組點名。 四省份超2500人被問責 河南省人數最多 2016年7月,今年首批8個中央環保督察組相繼進駐內蒙古、黑龍江、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