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顯示焦慮易感性與神經機制有關
美國每日科學網站2月11日報道,一項新的研究結果顯示了人腦在一項恐懼條件反射實驗期間的焦慮狀況,并揭示了為何有些人更容易或者更不容易罹患焦慮癥。 這項發表在《神經元》(Neuron)月刊2月號上的研究結果揭示,神經機制可能與抵抗病理性恐懼和焦慮的能力相關。這項發現或許有助于改進慢性焦慮癥的治療方法,也有助于指導危險個體找到避免罹患焦慮癥的方法。 此前的一些研究結果顯示扁桃核這一腦結構與獲得和表達條件性恐懼有關。條件性恐懼指某種刺激(條件刺激)變得與某個令人厭惡的物體或者事件(無條件刺激)相關的狀況。研究結果顯示,不管在動物還是人體內,另一個腦區域——腹內側前額葉皮質都有助于在恐懼消退訓練后阻止條件性恐懼。恐懼消退訓練指不斷發出條件刺激,卻不呈現無條件刺激。 這項研究報告的高級作者、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索尼婭·J·畢曉普博士解釋說:“我們對為何有些人能比其他人更容易克服在生活中經歷的個別恐懼和非特定......閱讀全文
研究顯示焦慮易感性與神經機制有關
美國每日科學網站2月11日報道,一項新的研究結果顯示了人腦在一項恐懼條件反射實驗期間的焦慮狀況,并揭示了為何有些人更容易或者更不容易罹患焦慮癥。 這項發表在《神經元》(Neuron)月刊2月號上的研究結果揭示,神經機制可能與抵抗病理性恐懼和焦慮的能力相關。這項發現或許有助于改進慢性焦慮癥的
一劑見效:研究稱催產素有助消除恐懼焦慮
德國波恩大學心理學家莫尼卡·埃克施泰因最近發表了一個自己設計的研究項目成果,其內容很簡單,把一種荷爾蒙注入62名參與試驗者的鼻腔中,希望能消除他們的恐懼,對多數人來說,這還真的有效。 這種荷爾蒙名為催產素,由于它在母子關系、社會關系和男女性關系(發生性關系時荷爾蒙水平激增)中起到重要作用,我們
恐懼和焦慮的神經生物學研究
害怕是面臨威脅性情境時的情緒反應,當害怕顯著超過了應有的程度時稱為恐懼;在無現實威脅時,感到的害怕或擔心則稱為焦慮。過去曾經認為情緒很難用神經科學的方法探討,而現在情緒已成為神經科學的一個熱門研究課題。對恐懼和焦慮的神經通路及發生機制的研究已獲得很大進展。這類研究是在經典條件反射的基礎上,采用了新的
恐懼增強驚嚇效應驚跳反射
(一)聽驚嚇反射的增強?1.恐懼增強驚嚇效應(fear-potentiated startle effect):突然用響亮的聲音刺激被試者可引起驚嚇反射。反射的強度可用生理指標如眨眼(eyeblink) 測量。當這一反射與條件反射聯合應用時,可增強聽驚嚇反射的強度。例如,打開燈光后3 ~4
恐懼癥的病因由來
家庭因素: 父母限制子女接觸社交環境也促發SP(社交恐懼)。有人認為恐懼癥與人格障礙有關,Maycr-Gross則把神經癥看成是人格的一種反應。楊氏⑶對483例神經癥中48例恐懼癥的MMPI模式特點分析結果提示: 恐懼癥多發生在回避性人格障礙者身上,這種人格障礙表現為缺乏自信,敏感。呂氏等對
焦慮的行為學檢測
焦慮癥是一種具有持久性焦慮、恐懼、緊張情緒和植物神經活動障礙的腦機能失調,常伴有運動性不安和軀體不適感。以廣泛性焦慮癥(慢性焦慮癥)和發作性驚恐狀態(急性焦慮癥)為主要臨床表現,常伴有頭暈、胸悶、心悸、呼吸困難、口干、尿頻、尿急、出汗、震顫和運動性不安等癥,其焦慮并非由實際威脅所引起,或其緊張驚恐程
行為學相關實驗文獻恐懼、焦慮、抑郁情緒對小鼠機械性...
行為學相關實驗文獻-恐懼、焦慮、抑郁情緒對小鼠機械性痛閾的影響[摘要]目的: 觀察恐懼、焦慮和抑郁情緒對小鼠機械痛閾的影響。方法: 將 60 只 C57BL/6N 小鼠隨機分為6 組,制備恐懼、焦慮和抑郁模型并分別設置對照組。通過小鼠在遭受電擊環境中僵立時間和次數評價小鼠恐懼狀態,采用高架十字迷
器官記憶(條件反射)的觀察
器官記憶,也可以說是條件反射,我們在生活中,不同職業,不同工作,不同生活環境都會形成有器官記憶,形成相應的條件反射。這里我要說的是消化疾病引起的條件反射。胃病是生活中人們常見的疾病,飲食不當,服用**性的食物或者藥物都可能會誘發胃病疾病,這也是我們常見的,最多的胃部疾病和病因,但是,我們在工作
專家:如何擺脫地震帶來的心理陰影
專家稱地震后"心理疾病"的患者有三種。一是過去患有某種病,治好了,這次地震致使精神緊張、心情恐懼又誘發了舊病;二是年邁體弱,各種生理機能衰退,地震致使精神緊張、心情恐懼,由此又致使內分泌失調或某些生理機能更加衰退,誘發了頭暈、頭疼、心臟病等;三是純粹因地震致使精神緊張、心情恐懼,加上余震不斷,產
昆明發現迄今世界上最早桃核化石
昆明桃的模式標本圖片。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供圖 11月26日,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古生態組研究員周浙昆、副研究員蘇濤及合作者在英國《科學報告》雜志上發表論文,宣布發現迄今世界上最早的桃核化石,化石距今約有260萬年,并被命名為昆明桃。昆明桃的發現為桃子起源于中國提供了新的有力證據。
動物行為學實驗室建設
ZH-SBS動物行為實驗站,是指通過對動物行為的視頻、光電和生物電等信號的采集,并結合計算機圖像處理、點陣分析和生物電信號分析技術,提取動物行為的軌跡并據此計算各種行為學指標的軟硬件系統。ZH-SBS動物行為實驗站是一個綜合性的分析系統,包括多個子系統,每個子系統對應一個動物行為學分析模型,而每個分
恐懼或源于遺傳祖先的恐懼記憶
有些人會對特定的動物、場景等表現出特別的恐懼,醫學上稱為“恐懼癥”。一項最新研究表明,恐懼記憶會讓實驗鼠的脫氧核糖核酸(DNA)發生化學改變,這種變化會遺傳給后代,讓它們對某種事物產生天生的恐懼感。 美國埃默里大學等機構研究人員通過電擊等手段讓實驗鼠對櫻花的氣味產生恐懼感,然后讓它們進行繁殖。
AI模擬條件反射進行聯想學習
英國牛津大學材料系研究人員聯合埃克塞特大學和明斯特大學的同事開發了一種片上光學處理器,能檢測數據集中的相似性,速度比在電子處理器上運行的傳統機器學習算法快1000倍。發表在《光學》雜志上的這項新研究的靈感來自諾貝爾獎獲得者伊萬·巴甫洛夫對經典條件反射的發現。 巴甫洛夫在實驗中發現,如果在喂
浙大學者發現社交恐懼的大腦神經環路“紅綠燈”
浙江大學基礎醫學院神經科學研究中心、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徐晗教授團隊在小鼠腦部發現了一條導致社交恐懼行為的神經環路,該成果將為臨床上開發更加精準有效的治療方法提供理論支持。3月18日晚間,相關論文發表于國際知名期刊《神經元》。 徐晗介紹說,社交恐懼癥又稱社交焦慮障礙,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精神
暗示與關聯條件恐懼(場景恐懼實驗fcs)
暗示與關聯條件恐懼(cued and contextual fear conditioning)是基于巴普洛夫條件反射而建立的。它測定動物學習、記憶不悅經歷(aversive experience)和環境暗示之間關聯的能力。常用聲音或光暗示作為條件刺激(conditioning stim
密集恐懼——CML
前? 言 慢性粒細胞白血病(CML)屬于慢性骨髓增殖性腫瘤(MPN)。源于造血干細胞克隆性異常,具有特異性Ph染色體和/或BCR-ABL1融合基因。[1]?
條件性恐懼實驗相關:去甲腎上腺素調控恐懼記憶消退...
條件性恐懼實驗相關:去甲腎上腺素調控恐懼記憶消退訓練的研究進展條件性恐懼模型是研究恐懼記憶的獲得、儲存、提取、消退等過程,以及這些過程的中樞機制的重要行為模型。此模型程序以典型的巴普洛夫條件反射為基礎,即先對動物進行厭惡性刺激與中性刺激的聯結匹配訓練(US-CS),其中厭惡性刺激即無條件刺激(Unc
去甲腎上腺素調控恐懼記憶消退訓練的研究
條件性恐懼模型是研究恐懼記憶的獲得 、儲存 、提取 、消退等過程 , 以及這些過程的中樞機制的重要行為模型。此模型程序以典型的巴普洛夫條件反射為基礎 , 即先對動物進行厭惡性刺激與中性刺激的聯結匹配訓練(US - CS) ,其中厭惡性刺激即無條件刺激(Unconditioned Stimul
小兒咽扁沖劑的性狀
本品為黃棕色的顆粒;味甜、微苦。
小兒咽扁沖劑的鑒別
取本品 16g研細,加甲醇20ml,超聲處理15分鐘,濾過,濾液濃縮至 5ml,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綠原酸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 1ml含 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57頁)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 5μl ,分別點于同一含 0.5 %羚甲基纖維素鈉為粘合劑的硅膠G薄層板上,
小兒咽扁顆粒的功效
用于小兒肺衛熱盛所致的喉痹、乳蛾,癥見咽喉腫痛、咳嗽痰盛、口舌糜爛;急性咽炎、急性扁桃腺炎見上述證候者。
小扁草的形態特征
多年生水生草本。根莖發達,白色,直徑1.5-2毫米,多分枝,常于頂端形成紡錘狀休眠芽體,并在節處生有稍密的須根。莖圓柱形,直徑1.5-2毫米,通常不分枝。浮水葉革質,披針形、寬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長2-10厘米,寬1-4厘米,先端尖或鈍圓,基部鈍圓或有時近楔形,具5-20厘米長的柄;葉脈多條,頂
條件性恐懼和高架十字迷宮實驗相關:D-絲氨酸對杏...
條件性恐懼和高架十字迷宮實驗相關-D-絲氨酸對杏仁核區NMDA受體恐懼消退的作用【摘要】 目的 探討條件性恐懼與消退模型小鼠杏仁核區 D-絲氨酸代謝酶的變化及外源性 D-絲氨酸和NMDA 受體阻斷劑 MK-801 對恐懼消退的影響及 D-絲氨酸抗焦慮作用的可能機制。 方法 (1)將 C57 小鼠
尿糖加號的恐懼
? ? 一位老年新發糖尿病患者,口服藥吃了之后,血糖降下去,尿糖的加號卻多了起來,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血糖、尿糖,以哪個為準? ? 一位患者打來電話,講述他的困惑。原來,這是一位65歲的糖尿病患者,他在7月份的一次檢查中,偶然發現尿糖有一個加號。醫生提示他可能有糖尿病,讓他查血糖。后來查出空
(場景恐懼實驗)條件恐懼訓練對大鼠行為活動的影響
摘要:目的 誘導焦慮反應模型,觀察焦慮反應對大鼠行為活動的影響。方法 條件恐懼訓練,行為檢測。結果 連續4d的條件恐懼訓練后,與對照組相比, F344大鼠在木僵行為實驗中木僵反應增多884%( P
小兒咽扁沖劑的用法用量
開水沖服,一歲至二歲一次4g,一日 2次;三歲至四歲一次4g,一日 3次;六歲至十四歲一次8g,一日 2~3 次 。
小兒咽扁顆粒的藥性分析
方中金銀花、金果欖、人工牛黃、冰片疏風清熱解毒涼血,輔以桔梗、麥冬潤肺化痰止咳;玄參清熱養陰,涼血化瘀;射干利咽止痛,以助主藥解毒利咽之功。諸藥配伍,共奏清熱利咽,解表止痛之功效。
小兒咽扁顆粒的用法用量
開水沖服。一歲至二歲一次半袋(4克),一日2次;三歲至五歲一次半袋(4克),一日3次,六歲至十四歲一次1袋(8克),一日2—3次。
恐懼癥的簡介
恐懼癥是以恐怖癥狀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神經癥。所害怕的特定事物或處境是外在的,盡管當時并無危險。恐怖發作時往往伴有顯著的植物神經癥狀。當事人極力回避所害怕的處境,恐懼反應與引起恐懼的對象極不相稱,他本人也知道害怕是過分的、不應該的或不合理的,但并不能防止恐怖發作。
髕骨恐懼試驗檢查什么
髕骨恐懼試驗是專門測量髕骨穩定性的試驗,這個試驗用來判斷髕骨是不是很容易脫位,髕骨周圍的韌帶是不是比較結實比較緊張,很多人以前可能并不發生脫位,但是現在的影像學方面表現就不像是髕骨脫位的解剖形態,這時候通過髕骨恐懼試驗可以判斷髕骨內側的韌帶是不是有松弛、斷裂或者存在髕骨脫位的風險。 髕骨恐懼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