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關于2016年度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 為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高等學校科技創新,根據《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獎勵辦法》,我部組織開展了2016年度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評審工作。經評審委員會評審、獎勵委員會審核和教育部批準,決定授予“揮發性有機物來源及在大氣二次污染生成中的作用”等43項成果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授予“激光驅動離子束穩相加速方法研究”等71項成果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自然科學獎二等獎;授予“視覺特征緊湊表示方法及高性能圖像搜索技術”等32項成果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技術發明獎一等獎,授予“超高速靈活光傳送的高效多維信號處理與系統應用技術”等29項成果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技術發明獎二等獎;授予“一種巷道超靜定防沖四維支護......閱讀全文
教育部辦公廳關于推薦2016年度高等學校 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部屬各高等學校: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調動高等學校廣大教師和科技工作者、科研組織進行科技創新、推動科技進步的積極性,促進高等學校科技創新與人才培
近日,教育部印發關于《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獎勵辦法》的通知。共設立了四種獎項,(一)自然科學獎;(二)技術發明獎;(三)科學技術進步獎;(四)青年科學獎,同時獎項將實行提名制,每年提名、評審一次。 通知中提到,教育部設立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是為鼓勵高等學校教
教育部關于印發《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獎勵辦法》的通知 教技〔2019〕3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部屬各高等學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學校: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大
《教育部關于提名2020年度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的通知》(點擊閱讀)雖未在教育部官網發布正式通知,但已然在部分高校官網發布,標志著2020年教育部高校科研優秀成果獎正式啟動。與往年相比,本年度該獎勵5月底發布通知,6月30日結束申報,時間緊、任務重,有幾個問題需要重點關注。
雖未在教育部官網發布正式通知,但已然在部分高校官網發布,標志著2020年教育部高校科研優秀成果獎正式啟動。與往年相比,本年度該獎勵5月底發布通知,6月30日結束申報,時間緊、任務重,有幾個問題需要重點關注。 1、提名獎種 教育部高校優秀成果獎設立四類獎種: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
近日,中國人民大學領導班子迎來重大調整。元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助理、學校辦公室主任顧濤,原法學院院長王軼,原新聞學院執行院長胡百精出任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顧濤簡歷顧濤,男,漢族,1970年6月生,遼寧沈陽人,中共黨員,副研究員,管理學博士。現任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1992年獲中國
杜玉杰,現任濱州學院飛行學院副院長,教授,市第十屆政協委員,南京理工大學、青島科技大學兼職碩士生導師,山東省知聯會科技服務分會常務理事。 1997年,杜玉杰從魯東大學(原煙臺師范學院)畢業后到濱州學院任教至今,期間分別于2004年、2012年獲南京理工大學碩士學位、博士學位。在高校工作19年,
中國共產黨黨員、華中科技大學社會學院教授、工會主席柯卉兵同志,因病醫治無效,于2020年2月19日晨6時在武漢逝世,終年41歲。 柯卉兵教授,湖北人,1979年2月5日生于黃梅;2002年6月,獲湖北大學法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學士學位;2005年6月,獲華中科技大學社會學系社會保障專業碩士學位
為了向食品企業提供多渠道、多功能、多層次和全方位的科學技術咨詢與服務,調動企業追求科技創新的積極性,結合企業市場優勢與高校科研院所技術優勢,促進先進科技與產業深度融合,由北京食品科學研究院、中國食品雜志社、中糖新世紀國際會展(北京)有限公司、南京財經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聯合主辦的“第二屆中國食
錢王歡博士主持的《碳纖維增強金屬的柔性受壓電鑄制造技術研究》和高雅博士主持的《可擴展交換網絡的負載均衡技術研究》,同獲2015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立項;曹小兵博士作為第二完成人參與完成的一項科研成果,榮膺中國人民解放軍科技進步三等獎……無錫職業技術學院今年的科研成果獲獎和科研項目立
近日,中科院盧嘉錫青年人才獎揭曉,中科院共有50人獲得此項獎勵。中科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張玲霞副研究員名列其中。盧嘉錫青年人才獎設置的目的是為了獎勵具有良好的潛質和較強的創新能力、在科技創新和產業化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績的青年科技人員。 張玲霞簡介: 張玲霞,女,1975年1
9月25日上午,南京大雨傾盆。“張院士一路走好,師者精神長存!”南京林業大學師生的微信群、朋友圈被刷屏,沉痛悼念張齊生。 層林如挽,長風當泣。設在南京林業大學的靈堂,自發前來送行的師生,風塵仆仆從外地趕來吊唁的政府、科技、高教、企業等各界人士絡繹不絕。 “你怎么這么早起來洗衣服?”當日清晨
記者從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學院獲悉,經國家教育部推薦,科技部批準,依托四川大學和華西口腔醫院的科研優勢和鼎力支持,經過3年的建設期,四川大學建設的口腔疾病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圓滿完成了建設任務書要求的各項任務,達到了預期的建設目標,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多項研究成果達到國際一流水平,順利通過科
中國共產黨的摯友,知名社會活動家,知名有機化學專家,原第七、八、九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八、九屆上海市政協副主席,民進中央第九、十屆常委,民進上海市第十、十一、十二屆委員會主任委員,原華東師范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終身教授劉恒椽因病醫治無效,于2012年1月21日上午10時18分在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
桂日軍副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功能化納米復合材料的制備與性能調控、光-電化學熒光探針與靶向生物成像分析、多功能納米載體及其藥物控釋與疾病診療。 桂日軍在2009年至2012年在華東理工大學獲得理學博士,榮獲2014年華東理工大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 2012年至2014年,上海交通大學博士后
國家科技獎勵和教育部研究成果獎勵是鼓勵知識創新、技術創新的重要工作,也是衡量高校科研高度和服務國家戰略需求能力的一項重要指標。本文從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中提取了重大成果維度,進行排名。 排名方法 在已發布的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中,重大成果維度屬于重大項目與成果模塊,包含6項指標。
日前,美國光學學會(OSA)宣布了2020年度新當選會士名單,共有94位光科學家新當選為美國光學學會會士(OSA Fellow),其中中國科學家共有15位。 美國光學學會(OSA)成立于1916年,是世界光學領域權威的國際性學術組織。光學學會會士(OSA Fellow)是美國光學學會授予該領域
據香港《星島日報》報道,香港科技大學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系主任梁堅凝,憑著與內地多名大學教授聯合研究的綠色高韌性水泥基復合材料,奪得國家教育部高等學校科研優秀成果獎自然科學一等獎。該材料適用于抗震建筑和外墻維修。 獲獎的研究項目為“準脆性水泥基礎材料控裂機理與高韌化制備理論及方法”,由香港科
做數據挖掘的人,會和醫學期刊扯上什么關系? 今年4月,一項關于疫情變化與復工復產的研究登上了醫學期刊《柳葉刀》子刊EClinicalMedicine。作者將不同年齡人群劃為7類,刻畫了他們在家庭、學校、工作場合等情景下的接觸模式,并據此分析出新冠病毒如何傳播,用數量方法給出了多種疫情期間復工復產
近日,歐洲人文和自然科學院(Academia Europaea)公布了2020年新當選院士名單,共有來自世界范圍內的361位學者當選。 歐洲人文和自然科學院(Academia Europaea)成立于1988年,總部設在英國倫敦,是由歐洲多國科學部長共同倡導創立,由英國皇家學會等多個代表歐洲國
——清華大學化學系丁明玉教授談離子色譜 【導語】第十三屆全國離子色譜學術報告會會議期間,分析測試百科網的記者采訪了中國儀器儀表協會離子色譜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丁明玉。入行三十年,二十年在從事離子色譜研究,對于離子色譜技術,丁教授有他獨到的觀點,請看詳細報道…… 清華大學化
——中國離子色譜30周年紀念活動專家采訪報道系列 【導語】 1983年,我國第一臺離子色譜儀誕生,2013年正是我國離子色譜儀器和應用發展的“而立之年”。在中國離子色譜30周年紀念活動中,200余名國內離子色譜行業的專家學者、廠商代表齊聚青島,一同追溯我國離子
為創造更好的科研環境,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千方百計推進改革,優化資源組合,為科研服務。他們多管齊下,營造出寬容失敗、摒棄浮躁、潛心鉆研的科研環境,讓科研人員有更多精力按興趣探索未知。 北京,北四環保福寺橋南,中關村南三街8號,匆匆路過的行人很多都不知道,在這個不起眼的院落里,聚集著中國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表彰在儀器儀表科技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鼓勵自主創新、團結協作,促進科學研究、技術開發與社會發展密切結合,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提高我國儀器儀表的綜合實力和水平,根據《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和《社會力量設立科學技術獎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
申請基金失敗,與重大項目無緣,評人才“帽子”落空……不少人將自己在學術圈里接連遭遇的挫折歸結為人脈不足。 學問做得再好沒有人脈也寸步難行?“混”學術圈憑的不僅是學術能力,更是交際能力?這些似是而非的論調給很多青年學者帶來了困擾。 對于人脈不足的“科研孤兒”而言,怎樣才能主動突破困境,而不是
作為深圳市高等教育的起點,2021年的深圳大學已經足以滿足人們對于深圳本土高等教育的期待。中央的高度關注給了它前所未有的高起點,深圳精神賦予了它體制創新的獨特基因,深圳市的大力支持讓它創造了堪稱奇跡的發展速度。既擁有一所年輕大學應有的創新活力,又具備著一所成熟大學應有的完善體制和清晰的發展路徑。如今
我國著名航天動力學與控制技術專家,第十一屆、十二屆、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人民政府參事,原黑龍江省政協第八屆常委、海淀區政協副主席、民盟北京市第十屆常委、民盟海淀區第三屆主委,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徐世杰同志,因病醫治無效,于2019年9月14日6時5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68歲。
“你在南方的艷陽里,大雪紛飛;我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如果一切能夠平穩安全,我會忘了我的疲憊。無悔歲月,斬荊棘,向前。”這是中國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特檢院)壓力容器事業部改編的歌曲《南山南》。 壓力容器在能源、冶金、軍工和醫藥等行業廣泛應用,小到家庭使用的液化氣瓶,大到航空航天
現將2013年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科學技術獎項目申報、評審及獲獎名單公布如下: 一、項目申報情況 申報2013年度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科學技術獎共有60余個單位申報84個項目,其中按申報項目類別分: 工業自動化儀表及控制系統相關項目共申報22項; 科學儀器及醫療儀器相關
現將2013年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科學技術獎項目申報、評審及獲獎名單公布如下: 一、項目申報情況 申報2013年度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科學技術獎共有60余個單位申報84個項目,其中按申報項目類別分: 工業自動化儀表及控制系統相關項目共申報22項; 科學儀器及醫療儀器相關項目共申報20項; 各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