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腸炎內科治療介紹
1、禁食:嚴格禁食7—14天,重癥可延長至第3周。恢復喂養應從水開始,再用稀釋奶逐漸過渡到正常。 2、胃腸減壓:可用胃管定期抽吸減壓。 3、抗生素:采用青霉素類聯合氨基糖甙類藥物,也可用萬古霉素,及第三代頭孢菌素,懷疑厭氧菌感染的可用滅滴靈,嚴重感染100mg/kg,分3—4次靜脈滴注。......閱讀全文
結腸炎內科治療介紹
1、禁食:嚴格禁食7—14天,重癥可延長至第3周。恢復喂養應從水開始,再用稀釋奶逐漸過渡到正常。 2、胃腸減壓:可用胃管定期抽吸減壓。 3、抗生素:采用青霉素類聯合氨基糖甙類藥物,也可用萬古霉素,及第三代頭孢菌素,懷疑厭氧菌感染的可用滅滴靈,嚴重感染100mg/kg,分3—4次靜脈滴注。
內科治療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的介紹
(1)臥床休息和全身支持治療 包括液體和電解質平衡,尤其是鉀的補充,低血鉀者應予糾正。同時要注意蛋白質的補充,改善全身營養狀況,必要時應給予全胃腸道外營養支持,有貧血者可予輸血,胃腸道攝入時應盡量避免牛奶和乳制品。 (2)藥物治療 ①柳氮磺胺吡啶水楊酸制劑是主要治療藥物,如艾迪莎、美沙拉嗪等。
簡述潰瘍性結腸炎的內科治療
(1)臥床休息和全身支持治療 包括液體和電解質平衡,尤其是鉀的補充,低血鉀者應予糾正。同時要注意蛋白質的補充,改善全身營養狀況,必要時應給予全胃腸道外營養支持,有貧血者可予輸血,胃腸道攝入時應盡量避免牛奶和乳制品。 (2)藥物治療 ①柳氮磺胺吡啶水楊酸制劑是主要治療藥物,如艾迪莎、美沙拉嗪等。
內科治療阿米巴肝膿腫的介紹
(1)抗阿米巴治療 選用組織內殺阿米巴藥為主,輔以腸內殺阿米巴藥以根治大多首選甲硝唑,治愈率非常高。無并發癥者服藥后72小時內肝痛、發熱等臨床情況明顯改善,體溫于6~9天內消退,肝腫大、壓痛、白細胞數增多等在治療后2周左右恢復,膿腔吸收則遲至4個月左右。 (2)肝穿刺引流 早期選用有效藥物治療
關于小兒腦膿腫的內科治療介紹
單純內科治療的適應證包括: (1)病情穩定,無嚴重顱壓增高的體征。 (2)膿腫大小在2~3cm以內。 (3)病程少于2周,CT或MRI檢查提示膿腫包膜尚未形成。 (4)多發性膿腫 (5)有手術禁忌證,如膿腫深在或位于危險區,或患兒身體狀況不適合手術等。內科治療系指以抗生素應用為核心包括
內科治療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的簡介
臥床休息和全身支持治療 包括液體和電解質平衡,尤其是鉀的補充,低血鉀者應予糾正。同時要注意蛋白質的補充,改善全身營養狀況,必要時應給予全胃腸道外營養支持,有貧血者可予輸血,胃腸道攝入時應盡量避免牛奶和乳制品。
結腸炎的治療方法介紹
根據患者病情給予個體化、綜合化的治療。原則上應盡早控制疾病的癥狀,促進緩解,維持治療,防止復發,防治并發癥和掌握手術治療的時機。 1.一般療法 注意休息,防止過勞。進食高營養、易消化食物、低脂、低渣食物。重癥患者或伴有巨結腸、腸瘺等并發癥的患者給予全腸外營養。 2.藥物治療 (1)氨基水
痔瘡的內科治療觀察
痔瘡在醫院,我們把它劃分到肛腸外科,普外科,一般都是通過手術去治療,對于單個明顯的痔瘡,治療效果較好,但是對于多發,**一周多發連片的痔瘡,因無法完全手術切除,所以治療效果相對較差,如果手術范圍過大,還可能導致肛周瘢痕形成,造成新的問題。在臨床上,曾經通過內科保守治療過數列痔瘡患者,效果反應不錯,下
內科治療高血壓性腦出血的介紹
患者臥床,保持安靜。重癥須嚴密觀察體溫、脈搏、呼吸和血壓等生命體征,注意瞳孔和意識變化。保持呼吸道通暢,及時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時吸氧,動脈血氧保護度維持在90%以上。加強護理,保持肢體功能位。意識障礙和消化道出血者宜禁食24~48小時,之后放置胃管。 (1)控制高血壓 對高血壓性腦出血,應
腦脊液漏的內科治療簡介
本病多采用內科治療,患者應取頭高位臥床休息, 用降壓藥物(甘露醇等)為瘺孔愈合創造條件,同時應避免咳嗽、噴嚏及用力,以免加劇腦脊液的流失,限制飲水量和食鹽攝入量,預防便秘。抗生素預防逆行顱內感染。鼻部不沖洗不填塞。 鼻內藥物腐蝕療法適用于瘺孔位于篩骨篩板且流量較少者,其方法是用20%硝酸銀涂擦
關于重癥急性胰腺炎的內科治療介紹
1、一般治療:禁食、胃腸減壓有助于減輕嘔吐和腹脹。腹痛劇烈者可以給予哌替啶鎮痛.嗎啡可以引起Oddi括約肌收縮.一般禁止使用。 2、液體復蘇及糾正水、電解質酸堿失衡:病程早期,急性重癥胰腺炎患者血容量在短期內丟失進入第三間隙,應充分液體復蘇,以防治休克.穩定血流動力學,預防多器官組織低灌注損害
關于膽汁性腹膜炎的內科治療介紹
膽汁性腹膜炎的治療取決于膽漏部位和速度,以及腹腔積液是否有繼發感染。 一般綜合治療,應積極采取靜脈高營養療法,補充熱量、液體、電解質等,以維持血壓、尿量。麻痹性腸梗阻時需腸道插管減壓。采用廣譜抗生素以預防和治療繼發性感染,尤其應選擇對腸道主要細菌有效,在膽汁中濃度高、毒性低的抗生素。認為首選頭
多發性動脈炎的內科治療介紹
(1)抗炎治療:如有活動性結核或鏈球菌感染,可應用抗癆藥及青霉素治療,對抑制體內免疫機制可能有幫助。 (2)激素:對急性活動期有助于制止或減緩病變的發展,對已有狹窄或閉塞的血管并無療效。常用強地松龍30-40mg/日,清晨頓服,待炎癥控制后,逐漸減量,并可用小劑量強地松龍長期維持。 (3)免
內科治療反流性食管炎的基本介紹
內科治療的目的是減輕反流及減少胃分泌物的刺激及腐蝕。一般無主訴癥狀的滑動疝不需治療。有輕度反流性食管炎癥狀或因年齡、合并其他疾病及不愿手術者可行內科治療。對肥胖病人應減輕體重可減少腹內壓及反流。避免持重、彎腰等動作,勿穿過緊衣褲。睡眠時抬高床頭15cm,睡前6小時勿進食,忌煙酒,均可減輕食管反流
內科藥物治療老年鈣化性瓣膜病的介紹
可應用改善鈣磷代謝的藥物和(或)鈣拮抗藥,但能否阻滯鈣在瓣膜或瓣環的沉著,尚無足夠資料證明其療效。同時應注意勞逸結合、對癥處理。發生心力衰竭時可應用洋地黃或其他正性肌力藥物、血管擴張劑和利尿藥物。有心絞痛發作時可給予硝酸甘油、鈣拮抗藥和β受體阻滯藥。對于緩慢心律失常和房室傳導阻滯者,特別是有暈厥
內科治療潰瘍性直腸炎的相關介紹
(1)臥床休息和全身支持治療包括液體和電解質平衡,尤其是鉀的補充,低血鉀者應予糾正。同時要注意蛋白質的補充,改善全身營養狀況,必要時應給予全胃腸道外營養支持,有貧血者可予輸血,胃腸道攝入時應盡量避免牛奶和乳制品。 (2)藥物治療①柳氮磺胺吡啶水楊酸制劑是主要治療藥物,如艾迪莎、美沙拉嗪等。②皮
關于腦血管病的內科治療的介紹
1.適用于全組的處理原則 (1)非手術治療為主者,和需手術處理者的術前、術中及術后,甚至終生都需要系統的非手術治療。 (2)治療的目的是為受損的腦組織提供正常的或有足夠營養的血液,維持腦的正常功能和活力,并從腦移去堆積的代謝產物。 (3)充分考慮并盡量發揮腦組織的自動調節機制和豐富的側支循
潰瘍性結腸炎的外科治療介紹
有20%~30%重癥潰瘍性結腸炎患者最終手術治療 (1)手術指征 需急癥手術的指征有:①大量、難以控制的出血;②中毒性巨結腸伴臨近或明確的穿孔,或中毒性巨結腸經幾小時而不是數天治療無效者;③暴發性急性潰瘍性結腸炎對類固醇激素治療無效,亦即經4~5天治療無改善者;④由于狹窄引致梗阻;⑤懷疑或證實
治療缺血性結腸炎的相關介紹
一、治療原則 禁食,中、高流量供氧;積極消除誘因及治療伴發病;擴充血容量,疏通微循環,改善腸黏膜缺血狀況;使用抗生素;改善全身狀況,抗休克,補液及糾正心衰;伴發病與合并癥治療;必要時手術治療。 病理早期及時支持治療,包括禁食、補充血容量、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維持心輸出量。可選用抗生素預防感染。
治療過敏性結腸炎的相關介紹
1.精神治療:應向病人進行耐心細致的解釋,說明疾病的性質、起病的原因、以及良好的預后等,以解除病人的一切思想顧慮,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2.一般不休息即可參加輕便勞動,生活應有規律,并進行適當的文體活動。 3.飲食應根據癥狀而定。腹瀉者飲食宜清談,以少渣、易消化食物為主,禁食油膩及刺激性的食
怎樣治療結腸炎?
根據患者病情給予個體化、綜合化的治療。原則上應盡早控制疾病的癥狀,促進緩解,維持治療,防止復發,防治并發癥和掌握手術治療的時機。 1、一般療法 注意休息,防止過勞。進食高營養、易消化食物、低脂、低渣食物。重癥患者或伴有巨結腸、腸瘺等并發癥的患者給予全腸外營養。 2、藥物治療 (1)氨基水
關于生長激素釋放抑制素瘤的內科治療介紹
對于腫瘤晚期無手術條件者可采用內科綜合的治療措施。但是,由于病例數過少。對具體化療措施及其效果的評價受到一定的影響。一組行單純內科治療的4例患者中,有1例單用鏈脲霉素(Streptozotocin)治療,能部分緩解癥狀,存活達5年。在另一組3例患者中,2例以鏈脲霉素加5-Fu治療,癥狀有明顯改善
內科治療胸主動脈瘤的相關介紹
藥物治療對那些動脈瘤擴展和伴顯著動脈粥樣硬化幸存者的長期療效尚未肯定,但有報告認為,β-阻滯藥對成年Marfan綜合征患者有確切的療效,可使主動脈擴張的速度減慢,主動脈夾層分離、主動脈瓣反流發生率及死亡率均減少;在對隨訪中的小胸主動脈瘤和已經手術治療的胸主動脈瘤患者也可減少心臟等容收縮dp/dt
治療急性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的相關介紹
本病以非手術療法為主,加強全身支持療法,糾正水電解質失常,解除中毒癥狀,積極防治中毒性休克和其他并發癥。必要時予以手術治療。 1.一般治療 休息、禁食、腹痛和發熱期應完全臥床休息和禁食。待腹脹消失和腹痛減輕,大便潛血轉陰,臨床一般情況明顯好轉,可開始恢復飲食。禁食期間應靜脈輸入高營養液,腹脹
結腸炎外科治療的簡介
1.對出現腹水或腹膜炎的患兒行腹腔穿刺放液。 2.對極低體重或有腸穿孔的患兒采用腹腔引流結合內科治療可作為一種有效的臨時措施。 3.若引流液污濁或腹腔內出現膿腫等需開腹手術。
內科治療盲襻綜合征的簡介
包括抗生素治療和支持治療。本病的抗生素治療很重要,由于感染的細菌較為復雜,應根據病原菌培養的結果來制定治療方案,以避免形成耐藥菌株。營養支持治療仍重要,腸黏膜因感染受損而致吸收障礙,恢復過程緩慢,必要時由腸外途徑給予補充。除糖、脂肪、蛋白質外,還應補充各種維生素、鐵劑、鈣劑等。
內科胸腔鏡在治療上的應用
胸腔鏡檢查是呼吸科醫生了解和治療胸膜疾病的重要途徑。胸腔積液、氣胸和胸膜增厚是臨床常見病,雖然X線片可發現胸膜異常病變,但要確定其病因時有時會遇到困難,據統計,在胸腔穿刺,胸腔積液檢查和閉合性胸膜活檢以后,仍有大約25%的胸膜異常難以確定診斷。為確定病因,臨床醫生必須選擇其他的檢查方法。而胸腔鏡檢查
治療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的介紹
以禁食、維持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營養支持及對癥治療為主。近年來由于廣泛應用全靜脈營養,加強支持療法,使本病的預后大大改善。 1.禁食 (1)禁食時間 一旦確診應立即禁食,輕者5~10天,重者10~15天或更長。腹脹明顯時給予胃腸減壓。 (2)恢復進食標準 腹脹消失,大便潛血轉陰,腹部X線平
外科治療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的介紹
有20%~30%重癥潰瘍性結腸炎患者最終手術治療 (1)手術指征 需急癥手術的指征有:①大量、難以控制的出血;②中毒性巨結腸伴臨近或明確的穿孔,或中毒性巨結腸經幾小時而不是數天治療無效者;③暴發性急性潰瘍性結腸炎對類固醇激素治療無效,亦即經4~5天治療無改善者;④由于狹窄引致梗阻;⑤懷疑或證實
小腸結腸炎疾病治療與預后
??? 疾病治療??? 約有1/3病例需要手術治療。手術指征為:腸穿孔(氣腹),腹膜炎體征(腸鳴音消失,全腹肌衛,觸痛,腹壁紅腫和水腫),或通過腹腔穿刺抽出膿性物質。對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的嬰兒,在經過非手術治療后臨床和實驗室情況惡化時也應考慮手術治療。手術時,切除壞死腸段進行再吻合(如果殘留腸段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