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回應柴靜紀錄片:我們這幾年還蠻拼的
柴靜紀錄片《穹頂之下》通過科學家展示的源解析結果,回答了“霧霾從哪兒來”的問題,并指出中石化要為油品質量過低負責,引發輿論高度關注。 在3月3日中石化官方微信公號“石化黑板報”今日發文稱,為了碧水藍天,身處石油石化行業的企業一直都還蠻拼的。中石化十年來投入2000多億成品油質量升級,在國內率先啟動“能效倍增”計劃,2025年能效提高100%。 中石化原文: 當下,中國公眾從來沒有對能源、環保如此關注過。其實,中國缺能源,更缺清潔能源。為了碧水藍天,身處石油石化行業的企業一直都還蠻拼的。 “碧水藍天”環保計劃,3年投入228.7億元實施803個項目。這是中石化史上規模最大的環保治理行動,也是迄今為止中國企業一次性投入最密集、涉及范圍最大的環保專項治理行動。中石化能源管理和環境保護部主任耿成輝透露,2014年,已經投了115.7個億,已經開展的環境治理項目是533個,分別占整個投資的52.9%和71.7%,這些真金白銀都......閱讀全文
中石化回應柴靜紀錄片:我們這幾年還蠻拼的
柴靜紀錄片《穹頂之下》通過科學家展示的源解析結果,回答了“霧霾從哪兒來”的問題,并指出中石化要為油品質量過低負責,引發輿論高度關注。 在3月3日中石化官方微信公號“石化黑板報”今日發文稱,為了碧水藍天,身處石油石化行業的企業一直都還蠻拼的。中石化十年來投入2000多億成品油質量升級,在國內率先
中石化發文回應柴靜紀錄片:我們這幾年都還蠻拼的
柴靜紀錄片《穹頂之下》通過科學家展示的源解析結果,回答了“霧霾從哪兒來”的問題,并指出中石化要為油品質量過低負責,引發輿論高度關注。 在3月3日中石化官方微信公號“石化黑板報”今日發文稱,為了碧水藍天,身處石油石化行業的企業一直都還蠻拼的。中石化十年來投入2000多億成品油質量升級,在國內率先
柴靜自費調查霧霾,告訴了我們這17條常識
以下17條常識來自長達1小時44分鐘的獨立調查視頻節目《穹頂之下》。該片由知名調查記者柴靜出品,本文的每一條與霧霾和我們生活的常識,都整理自該片中的柴靜口述、Keynote演講資料、視頻和動畫。我們歡迎并鼓勵你將任意一條內容分享到微博、微信、Twitter和Facebook等
中石油工程師撰文反擊柴靜霧霾紀錄片
萬戰翔 大家好!我叫萬戰翔,現在是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質量與標準管理部副總工程師。看了柴靜的霧霾紀錄片《穹頂之下》,著實讓我難以再沉默下去。昨天看到立方石油網發布的《終于有中石油的人來和柴靜談談石油的事了!》, 深有感觸,今天決定借這個平臺發表我對柴靜女士紀錄片的一些看法。此看法僅代表
柴靜霧霾紀錄片引各方爭議 這是目前最全面的匯總
看來兩會前的媒體注意力都將被柴靜吸引。時隔一年,她帶著霧霾調查紀錄片《穹頂之下》復出,視頻推出當天就在優酷獲得600萬次播放量,24小時全網播放量近億。春節前夕博士生回鄉記錄引發的鄉愁終究抵不上市民對霧霾的愁怨,春節之后的duang和裙色之爭則更像是網絡人氣的熱身和鋪墊。現在,大家抬起頭來看柴靜
為了少消耗一點能量,人類也是蠻拼的
瘦身已成為這個時代永恒的話題。不過,那些每天在健身房中揮汗如雨的人們可能要失望了。《Current Biology》上的一篇最新成果表明,神經系統一直在下意識地與你作對。換句話說,人類天生是懶惰的。 這項研究是由加拿大西蒙弗雷澤大學的Max Donelan領導的。“我們發現,人們很容易改變他們
助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北京也是蠻拼的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由北京市科委組織實施的首都科技創新券2015年申領工作已經正式啟動。北京的小微企業創業團隊向首都高校科研院所購買研發測試等科技服務時將得到最高20萬元的現金支持。這是首都打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氛圍,落實全國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城市
穹頂之下 霧霾天我們究竟應該做些什么?
霧霾,是霧和霾的組合詞。霧霾常見于城市。中國不少地區將霧并入霾一起作為災害性天氣現象進行預警預報,統稱為“霧霾天氣”。近日,央視前記者柴靜的大型空氣污染深度公益調查紀錄片《穹頂之下》出現在人們面前,引起廣泛的討論,同時也引起的人們對霧霾的重視,面對日益嚴重的空氣污染,我們究竟應該怎么做
柴靜調查:穹頂之下/播放量早已破億!
火爆網絡的Duang和裙子尚有余熱,柴靜的霧霾調查就接棒刷屏了朋友圈。 2月28日上午,人民網發布了《柴靜調查:穹頂之下》的專題和專訪柴靜的文章。由此引爆了公眾對該紀錄片的關注和對霧霾的討論。 中午時分,《穹頂之下》上線騰訊視頻、優酷網、樂視網等各大視頻網站。在播出之后,引發了網民的關注。下
我的《看法》想叫板柴靜的《看見》
一、 事由 柴靜出了她的書《看見》,首印50萬冊,媒體估計,將印100萬冊。買書也是消費者,消費者排隊買柴靜的書,是精明的消費者! 《南方周末》2013年1月10日27《原創》欄目,記者李曉婷發自廣州,寫了一篇文章:“你是什么樣的節目,就會有什么樣的人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