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廣袤的土地。”距離第一次前往蘇丹考察已過去十年,山東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員尹慶良仍記得那時的情景。十年間,就在這片土地上,他和同事們用棉花幫蘇丹農民蓋上房、買上車、送孩子上大學。 中非農業合作由來已久,具有良好的基礎,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未來仍大有潛力可挖。9月3日至4日,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舉行,發出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的新呼喚;譜寫“一帶一路”對接非洲發展的新樂章;制定中非合作朝著更高水平邁進的新路徑;奏響中非人民心手相連、親如一家的新旋律。 從一個示范中心說起 中國援非農業技術示范中心項目是中國政府落實的2006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八項舉措之一。2008年12月,作為中國援蘇丹農業技術示范中心項目考察團15位成員之一的尹慶良來到這里,眼前的一切讓他心里泛起了波瀾。 “大片大片的土地被閑置,主要農作物的產量只有每畝100公斤左右。守著這么多土地,還不能解決溫飽問題,許多農民居住......閱讀全文
由歐盟資助研發的CareAi通過一滴血來做診斷,但其模式同爆出驚天丑聞的Theranos截然不同。CareAi并沒有發明任何新技術,而是使用醫療數據并將這些數據與學術數據/期刊庫匿名聯系起來。所有匿名數據都安全地存儲在區塊鏈上,并支持智能合約,從而使得對健康數據的權利、許可和訪問的管理成為可能。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9日發布《中國與非洲的經貿合作(2013)》白皮書,全面介紹了中國與非洲國家在經貿合作方面取得的最新進展。 近年來,中國與許多非洲國家在農業、環境、醫藥、衛生、信息等科技領域開展了廣泛合作,領域不斷拓寬,水平不斷提高,已發展成為中非全面友好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白皮
第十一章 打造區域創新高地圍繞推動地方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落實國家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充分發揮地方在區域創新中的主體作用,優化發展布局,創新體制機制,集成優勢創新資源,著力打造區域創新高地,引領帶動區域創新水平整體躍升。一、支持北京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支持北京發揮高水平大學和科研機構
再經過一代人,非洲人民就能喂飽自己了。 (圖片來源:Eva Siegel,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貝爾弗爾科學與國際事務中心) 非洲終于有望自給自足了!哈佛大學教授Calestous Juma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發現,再經過一代人,非洲就可能從饑餓重災區轉變成一個能夠自給自足的大
中國有興趣與非洲國家分享自己的科技經驗 [北京] 中國宣布了一項中非科技合作規劃,繼續顯示出促進非洲研究能力的興趣。 中國科技部11月24日啟動了中非科技伙伴計劃。 科技部提出,民生和經濟發展將是規劃的重點領域。中非將加強在水資源管理和節約用水、衛生、作物培育、健康和可再生能源
149名 一手抓科研合作,一手抓人才培養,已招收非洲留學生149名 17次 與非洲國家教育機構開展人才交流培訓,主辦各類培訓班和研討會17次 2018年12月3日至10日,“一帶一路現代高值農業技術培訓班”在中國科學院中—非聯合研究中心肯尼亞總部舉辦。 這是中—非聯合研究中心首次在非洲
國家主席習近平24日和南非總統拉馬福薩在比勒陀利亞一道出席中南科學家高級別對話會開幕式。 在熱烈掌聲中,習近平和拉馬福薩共同步入開幕式現場。 習近平在致辭中指出,中國和非洲歷來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和合作共贏的利益共同體。2015年12月,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取得圓滿成功。我們高興地看
發展中國家科學院(TWAS)第27屆院士大會11月14日在盧旺達首都基加利開幕。TWAS院長、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主持大會開幕式,盧旺達總統Paul Kagame出席大會并致賀辭。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0多名科學家,多個國家的科技部長或代表、國際組織的代表參會,圍繞“科技創新與可持續發展
非洲豬瘟疫情發生以后,安徽各地、各部門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有序、有力、有效開展防控工作。 記者昨日(9月12日)從安徽省農委省畜牧獸醫局了解到,截至9月12日,安徽省4個縣區發生8處非洲豬瘟疫情,其中,南陵縣2處、宣州區4處、鳳陽縣1處、義安區1處。目前,
肯尼亞副總理穆薩利亞·穆達瓦迪在第三屆非洲藥品及診斷學創新網絡會議上呼吁非洲國家積極行動起來,自主研發基礎醫藥產品,以滿足非洲人民醫療健康事業的需要。 穆達瓦迪說,非洲是世界上受疾病威脅最為嚴重的大陸。非洲的醫學研究人員須加強交流,充分利用本土醫學的優勢,共同研發適合非洲人使用的醫藥產品。
春天的武漢植物園,草木蔓發,百花斗艷。 “2018年,我們團隊完成了《肯尼亞植物志》蘭科卷初稿,已確定肯尼亞共有蘭科植物48屬310種,比《熱帶東非植物志》的記載增加3屬63種。自主培育的‘中非基音’彗星蘭在英國皇家園藝協會登陸,并亮相第四屆上海國際蘭展。”說起中-非聯合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武
近日,赤道幾內亞科學委員會副主席薩巴德爾一行來到位于河北石家莊市的中科院遺傳發育所農業資源研究中心(以下簡稱農業資源研究中心)會談雙方合作事宜。 薩巴德爾對農業資源研究中心在農業和人才培養方面的發展與成就表示贊賞。“此次會談能夠成為雙方開展合作的良好契機,中心有著先進的農業技術,相信能為赤道幾
非洲人口約占全球總人口的六分之一,然而在醫療方面的支出卻不到全球醫療支出的1%。非洲大陸一半以上的人口無法得到基本藥物,有限的幾種藥物也是依靠進口,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幾乎90%的藥物要靠進口。 而在另一方面,非洲幅員遼闊,物種豐富,是一個天然藥物寶庫。南非開普敦大學有機
由能源領域之外的公司引領的能源變革,將對整個行業帶來巨大沖擊,這其中有技術的核心因素,但更多的是生活理念的更新和商業模式的創新,而這種變革如果推而廣之的話,將會在社會生活領域帶來巨變,并因此改變行業生態結構 最近,格力電器首臺光伏變頻中央空調亮相巴西。這種空調除了可以實現零電費之外,當發電量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0日發布《新時代的中國國際發展合作》白皮書。全文如下:新時代的中國國際發展合作(2021年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目錄前言一、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引領新時代中國國際發展合作(一)中國國際發展合作的文化根脈和精神源泉(二)新時代的中國國際發展合作觀(三)中國國際發展合作的政
9月2日,中非合作論壇第七屆部長級會議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商務部部長鐘山同南非外長西蘇魯、貿易和工業部長戴維斯共同主持會議。中非合作論壇第七屆部長級會議2日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商務部部長鐘山同南非外長西蘇魯、貿易和工業部長戴維斯共同主持會議
癌癥液體活檢新突破: TMB檢測可精準確定免疫療法是否對患者有效 8 月 7 日,《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網上刊發的一項研究稱,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基因工程與基礎醫學部門研究員首次發現,用以評估腫瘤突變負荷(tumor mutational burde
卡那封是位于南非開普地區卡魯盆地中部的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鎮,20世紀50年代全球羊毛價格上漲時這里曾出現過短暫的繁榮。寂寥無聞的小鎮現在聲名鵲起,這里正成為全球科學與天文學的中心,世界最大射電天文望遠鏡——“平方公里陣列”射電望遠鏡(簡稱“平方公里陣列”)已經落戶此地。 建在幾乎看不到人煙的大
過去5年,國際基金組織已經投資了超過1億美元的項目來推動非洲基因遺傳學研究,有望借此改善對非洲人以及在歐洲和美洲的非洲人后裔的治療手段。現在,第一輪7000萬美元資助發放完畢后,英美兩國共同發起的“非洲人類遺傳與健康計劃項目”第二輪6400萬美元項目資金正在接受申請。 雖然有人認為,這筆錢應該
非洲豬瘟是由非洲豬瘟病毒引起的家豬、野豬的一種急性、熱性、高度接觸性動物傳染病,所有品種和年齡的豬均可感染,發病率和死亡率高可達100%。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將其列為法定報告動物疫病,我國也將其列為一類動物疫病。2018年8月3日,農業農村部新聞辦公室通報我國首例非洲豬瘟疫情,隨后病毒很快傳播到全國
中國科學院1月21日召開2013年度工作會議。記者從中科院了解到,該院在2013年將大力推進國際化進程,擬在非洲建立首個分支機構。 “走出去”是中科院國際化推進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前不久,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成為第三世界科學院(TWAS)首任中國籍院長,這為我國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合作帶來了
2018年9月11日-13日,2018年儀器儀表產業發展峰會暨協會七屆七次理事(擴大)會議在北京豐大國際酒店召開。本次產業發展峰會暨協會理事(擴大)會議由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主辦,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為本次大會聯合主辦方之一,聚光科技創始人、首席執行官姚納新受邀參會并作“科學儀器發展戰略
各有關單位: 根據發展中國家重大發展需求,支持我國科研機構、大學和企業與非洲國家機構在非洲國家共建聯合實驗室(聯合研究中心)是中非科技伙伴計劃框架下重點工作。通過共建高水平聯合實驗室,構建兩國機構間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依托聯合實驗室,共享資源,開展高水平聯合研發、技術示范、青年人才的交流和
一談到中醫藥,很多人就會認為是“玄學”,因為無法用西醫理論來解釋。占世界中草藥市場半壁江山的日本和韓國,其所用的中藥原材料80%都是從中國進口,“優質原料”為何常掌握在外國人手中?目前中國還沒有一種中藥進入歐美國家臨床,中藥“走出去”舉步維艱。“走出去”是不是就應該堅持歐美標準?這些困惑與思考,
4月,中巴簽署科技、能源等多個領域合作文件;5月,中美舉行第三輪戰略與經濟對話,雙方同意在科技創新等領域加強合作;6月,中德決定建立電動汽車戰略伙伴關系,擴大在新能源、節能環保、能效領域合作…… “十二五”開局的2011年,見證了中外國際科技合作風生水起。中國科技外交會駛向何方?值此第九屆全國
近日,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發布的一份報告表明,到2026年全球可穿戴醫療設備市場份額預計將超過290億美元,未來七年的復合年增長率(CAGR)預計將超過17%。報告指出,目前有越來越多的糖尿病患者和健康愛好者高度關注自身的血糖、血壓和心臟健康狀況,以上現象促進
近幾年,我國儀器儀表產品中的工業自動控制系統及裝置在國家政策支持和市場需求增加的雙重利好下發展迅速,出口也猛增。工業控制系統已經成為了儀器儀表十二類產品中增速較快的產品,同時,在十二類產品中僅僅只有計量儀表一種產品出現了同比下降的現象。諸多現象無一不表現出風光的出口形勢,但這背后,卻有著前所未有
中國科技創新產品及技術(肯尼亞)展覽會于2013年9月17日—20日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成功舉辦。火炬中心正局級調研員修小平、中國對外貿易經濟合作企業協會會長張曉利主持了開幕式并致辭;中國駐肯尼亞使館經濟商務參贊處公使銜參贊韓春霖出席開幕式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肯尼亞全國工商聯合會會長 Kip
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官方網站透露,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院士于近日當選為2020年德國國家科學院(The Deutsche Akademie der Naturforscher Leopoldina; The German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院士。
3月13日,中國農科院面向全國發布規模化豬場復養、非洲豬瘟診斷與檢測、非洲豬瘟清潔消毒等3項技術要點2.0版。 黑龍江大北農集團副總裁楊學剛在會上介紹,2019年9月發布的3項技術要點1.0版,已經給大北農集團豬場復養帶來了顯著成效。“母豬存欄規模大幅度增加。大北農集團10個種豬場的母豬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