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真菌毒素檢測市場分析和主要品牌
受氣候、貯藏條件等的影響,我國是世界上被真菌毒素(Mycotoxin)污染最嚴重的國家之一。真菌毒素是真菌產生的有毒代謝產物,嚴重危害農業和畜牧養殖業的發展及消費者的身體健康。糧油中常見真菌毒素包括黃曲霉毒素 B1、B2、G1、G2(Aflatoxins,AFB1/ AFB2/ AFG1/ AFG2),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玉米赤霉烯酮 (Zearalenone,ZEN),嘔吐毒素(Deoxynivalenol,DON)和 T-2毒素(T-2 toxin)等;而動物食用被真菌毒素污染的飼料,動物源性食品中就會含有對應毒素的代謝物,如黃曲霉毒素M1。我國每年因霉變而導致2500多噸糧食不能食用;出口糧食由于真菌毒素超過輸入國限量標準而遭警告或降低等級的現象時有發生。 真菌毒素形態圖 真菌毒素污染的全球分布圖 真菌毒素污染的危害已引起世界各國的重視,目前已有100多個國家/組織規定了食品中真菌毒......閱讀全文
我國真菌毒素檢測市場分析和主要品牌
受氣候、貯藏條件等的影響,我國是世界上被真菌毒素(Mycotoxin)污染最嚴重的國家之一。真菌毒素是真菌產生的有毒代謝產物,嚴重危害農業和畜牧養殖業的發展及消費者的身體健康。糧油中常見真菌毒素包括黃曲霉毒素 B1、B2、G1、G2(Aflatoxins,AFB1/ AFB2/ AFG1/ AF
新型酶標抗體在真菌毒素快檢中提供新策略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研究員鄭永權團隊在《危險材料學報》(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上在線發表研究論文。該研究基于酶和抗體共組的金屬有機框架,制備了一種新型酶標抗體復合物,復合物酶負載量大可提高檢測靈敏度,且酶穩定性和抗體識別能力好,為真菌毒素類污染物
全球真菌毒素檢測市場預測(2021-2025)和主要品牌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的數據,全球生產的食品中近25%被真菌毒素污染。我國大部分地區處于濕熱的氣候環境,農作物受真菌污染非常普遍和嚴重。真菌毒素(又稱霉菌毒素,Mycotoxin)是真菌的次生代謝產物,具有天然毒性。目前已確定大約有400多種真菌毒素,其中25種屬于常見的毒素。隨著全球人口
CFAS 2017真菌毒素檢測最新關鍵詞直擊:快檢、同位素內標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6年6月2日,CFAS 2017專題分論壇召開,論壇主題涉及農獸藥殘留檢測技術、食品快速檢測技術、重金屬及元素檢測技術、食源性微生物檢測技術、真菌毒素檢測技術、品質及營養成分檢測以及相關標準規范。在真菌毒素檢測技術專題分論壇上,5位報告人帶來了精彩的報告,內容廣泛涉及真菌
食品中真菌毒素主要有哪些
真菌毒素是某些絲狀真菌產生的具有生物毒性的次級代謝產物,這些毒性真菌包括qu霉、青霉、鐮刀霉、鏈格孢霉、棒孢霉和毛殼菌等。最先被分離純化的真菌毒素為麥角生物堿和青霉酸,其他真菌毒素也相繼于20世紀30年代和40年代得以分離純化,然而,對真菌毒素的真正研究卻是從1962年黃曲mei毒素的發現開始的。現
真菌毒素免疫檢測技術的研究
真菌毒素,又稱霉菌毒素,是指霉菌在其所污染食品中產生的有毒代謝產物,可通過進食進入人或動物體內,引起人或動物的急性或慢性中毒,進而損害機體的肝臟、腎臟、神經組織等。致癌性是真菌毒素對機體最嚴重和最普遍的危害。真菌毒素可在農作物生長或收獲時形成,也會因貯存條件的不適宜而產生。濕度或溫度高的環境通常有利
快篩快檢 守住食安
江門市副市長梁許贊檢查農貿市場食品檢測室。 食品藥品安全是公眾最為關注的切身問題之一,如何守住食品藥品安全底線和紅線,將餐桌上的風險和隱患降至最低,是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的“頭等大事”。 面對近年來全國多地食品安全事故頻發,食品藥品制假售假違法犯罪手段愈加復雜隱蔽的現狀,2015年8月,江門市食
iCheck?定量快檢儀檢測花生中的黃曲霉毒素
1.?概要黃曲霉毒素是一類真菌(如黃曲霉和寄生曲霉)的有毒代謝物,它們具有很強的致癌性,主要存在于花生、谷物、堅果、棉籽以及一些食品、動物飼料等相關產品中。天然污染的黃曲霉毒素以黃曲霉毒素B1為主,1993年黃曲霉毒素被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癌癥研究機構劃定為Ⅰ類致癌物,是一類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
真菌鏡檢與真菌熒光染色
傳統真菌鏡檢與真菌熒光染色對比表【真菌熒光染色液】一種快速檢測真菌的試劑,檢測范圍廣,陽性率高,遠優于傳統濕片法,臨床上毛囊炎糠秕孢子,馬拉色菌的檢測濕片法基本無效,而熒光法可敏感快速的檢測出來,醫保收費,需使用熒光顯微鏡。內容傳統真菌鏡檢真菌熒光染色真菌熒光染色的臨床優勢操作環節取樣→滴加一定濃度
皮膚真菌鏡檢
皮膚真菌鏡檢介紹皮膚真菌鏡檢是通過直接鏡檢的方法,找到菌絲和孢子,以供初步診斷。而培養的方法,則根據菌落的特征和鏡下形態,結構以確定菌種。正常值:陰性,即無致病菌生長。臨床意義:當真菌侵犯人體后,醫生將按它們對人體的侵犯部位來劃分,因此真菌可分為淺部真菌和深部真菌兩大類。淺部真菌主要會引起皮膚粘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