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2018年6月,國家醫保局會同人社部、國家衛健委、財政部等啟動了目錄外抗癌藥醫保準入專項談判工作。經過與企業的談判,有17種藥品談判成功,與平均零售價相比,談判藥品的支付標準平均降幅達56.7%。最近,全國各地先后將17種抗癌藥納入醫保目錄,患者陸續用上了降價后的抗癌藥。

      患者負擔大大減輕

      17種藥品談判成功,與平均零售價相比,談判藥品的支付標準平均降幅達56.7%,大部分進口藥品的支付標準低于周邊國家和地區的市場價,平均低36%

      福建省福州市居民梁玉華于2014年罹患肺癌。2018年11月1日,他在福建省腫瘤醫院拿到治療藥物安羅替尼。“現在病情基本穩定,抗癌藥又被納入醫保,以后只需服藥就能控制病情。”他說。

      梁玉華以前做化療,一個療程需21天,花費8000元至1萬元不等。如今,改為服用談判后進入醫保的藥物安羅替尼,價格已從以前的每盒6200元降到3409元,平均每個月藥費1萬多元,醫保報銷后,個人僅需支付約3000元。

      福建省自2018年10月25日起,將17種藥品納入省醫保藥品目錄乙類范圍。本次福建省醫保的個人先行自付比例,除了原先已在醫保支付范圍內的尼洛替尼和奧曲肽微球保持10%以外,其余新增品種均為30%;其他地方基本參照省級標準執行。

      “這個政策真惠民!”在浙江省杭州市一家醫院,張強對記者說。張強6年前查出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醫生和病友反映用伊布替尼效果最好,但每月4萬多元的費用,對他來說無疑是用不起。6年來,他一直用化療、輸血的辦法治病,沒舍得用進口藥。如今,浙江省把伊布替尼劃進醫保后,他需要支付的費用每月降到3000多元,開始嘗試服藥治療,效果不錯。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血液科主任金潔說,這些談判抗癌藥大大降低了患者的負擔。17個品種中,幾個藥品與血液病相關,比如阿扎胞苷,原來2000多元1支,14支一個療程,現在每支降到1055元;骨髓瘤用藥伊沙佐米,原來每盒2.7萬元,現在降到1.4萬元左右,也降了近一半,比在境外購買還便宜;治療淋巴瘤的伊布替尼,原來4萬多元一個療程,現在降到1.7萬元。

      2018年6月,國家醫保局會同人社部、國家衛健委、財政部等啟動了目錄外抗癌藥醫保準入專項談判工作。根據相關數據,醫保目錄外的獨家抗癌藥共有44個,國家醫保局組織專家進行評審和投票遴選,提出了創新性高、患者獲益高、臨床價值高的建議談判品種。經過與企業的談判,有17種藥品談判成功,與平均零售價相比,談判藥品的支付標準平均降幅達56.7%,大部分進口藥品的支付標準低于周邊國家和地區市場價,平均低36%。

      目前,福建、浙江、北京等30個省份已明確抗癌藥落地時間表,一些省份患者已經買到了談判后的抗癌藥。

      參保人、企業、醫保“三贏”

      藥品談判明顯擴大了保障范圍,提高了保障水平,減輕了群眾藥費負擔,且考慮了醫保基金承受能力,絕大多數企業表示非常認可

      本次納入藥品目錄的17種藥品,包括12個實體腫瘤藥和5個血液腫瘤藥,均為臨床必需、療效確切、參保人員需求迫切的腫瘤治療藥品,涉及非小細胞肺癌、腎癌、結直腸癌、黑色素瘤、淋巴瘤等多個腫瘤病種。其中,奧希替尼片、伊沙佐米膠囊、阿法替尼片、培唑帕尼片、瑞戈非尼片、塞瑞替尼膠囊、維莫非尼片、安羅替尼膠囊、伊布替尼膠囊、注射用阿扎胞苷等10種談判成功的藥品,均為2017年之后上市的品種。

      福建省腫瘤醫院胸部放療科主任李建成認為,17種國家談判抗癌藥品納入醫保報銷目錄,有利于嚴格用藥規范。“對于藥品使用,醫保報銷有嚴格規定。例如有些藥物,必須有靶向突變等相關證明才能使用,這就控制了試驗性用藥。”此次納入醫保報銷目錄的17種藥物中,有10種是2017年以來上市的創新藥。“一方面讓患者能夠享受最新的醫療成果,一方面也是在鼓勵創新。”他說。

      “這些ZL創新藥品療效確切,經過談判納入醫保,大大提高了藥物的可及性,改善了患者生存質量,延長了生存期。”國家癌癥中心副主任、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副院長石遠凱說,以治療癌癥的奧西替尼(商品名為泰瑞莎)為例,在它沒有上市前,大量已出現耐藥性并伴有EGFRT790M基因突變的晚期肺腺癌患者只能用傳統化療手段來治療,毒副反應大,效果也不好。2017年3月泰瑞莎在中國上市后,患者用后治療效果有明顯改善,大大減輕了治療對身體的損傷,疾病控制期明顯延長。但是費用很高,每天需要1700多元,進入醫保后,每天費用降至500多元,再經過醫保報銷,患者自負費用大大降低。

      石遠凱提供了一組數據:我國每年癌癥新發病例約380萬,其中肺癌病例最多,每年新發70多萬例,死亡60多萬例。肺癌病例中又以非小細胞肺癌病例最多,占80%—85%。在17個談判進入醫保的抗癌藥物中,有5種治療非小細胞肺癌藥物,甚至有5月份剛剛批準上市的創新藥塞瑞替尼。這些藥品經過談判大幅降價并進入醫保,對患者來說是大好事。此外,17種抗癌藥覆蓋的腫瘤病種較多,惠及大量患者,覆蓋面較廣。

      “如今,創新藥物越來越多,臨床療效也越來越好。17種談判藥物均有非常明確的臨床試驗結果,臨床價值很高。應該說,好政策給患者帶來了福利,也給國內藥物研發帶來了新的機會。”石遠凱說。

      專家認為,談判成功率和降幅符合預期。明顯擴大了保障范圍,提高了保障水平,減輕了群眾藥費負擔,且考慮了醫保基金承受能力,絕大多數企業表示非常認可,實現了參保人、企業、醫保“三贏”的目標。

      配套措施不能缺位

      談判結束之后,還需要建立配套機制進行銜接,即確定地方醫保支付標準和確保藥品在臨床的可及性

      按照要求,抗癌藥由各地掛網醫院采購,按各地醫保支付標準報銷。但是,如何才能確保17種抗癌藥普遍落地呢?

      中國藥科大學教授丁錦希說,談判結束之后,還需要建立配套機制進行銜接,即確定地方醫保支付標準和確保藥品在臨床的可及性。一方面,談判藥物盡快納入地方醫保經辦管理體系,確定報銷比例等;另一方面,公立醫院已取消藥品加成,藥占比成為其重要考核指標,抗癌藥價格較高,勢必拉高藥占比,使醫院臨床使用抗癌藥的壓力巨大。“有兩種方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一是各地明確抗癌藥使用不納入藥占比考核,這需要操作更加細化;二是開通社會藥房渠道,醫院開出藥品,患者到社會藥房購買,醫保與藥房結算。”他建議,與臨床使用銜接,建立公立醫院與社會專業藥房的“雙通道”供應保障機制,讓廣大患者能買得到、用得上,確保參保人對談判成果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近日,國家醫保局、人社部、國家衛健委出臺《關于做好17種國家醫保談判抗癌藥執行落實工作的通知》。根據要求,醫保部門開展2018年醫療機構年底費用清算時,阿扎胞苷等17種抗癌藥費用不納入總額控制范圍,對合理使用談判藥品的費用要按規定單獨核算保障。

      針對此前談判藥品赫賽汀進入醫保后曾出現過斷供的情況,國家醫保局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只有赫賽汀出現過斷供,這主要是企業自身生產調整沒能做好銜接,出現了短時間的斷供。經過企業努力,已恢復了供應。2018年抗癌藥談判后,在與企業簽訂的協議中,明確要求必須在全國范圍內保障供應。

      《通知》對藥品的合理使用提出了要求,由于談判藥品納入目錄等政策原因,導致醫療機構2018年實際發生費用超出總額控制指標的,年底清算時要給予合理補償。制定2019年總額控制指標是要綜合考慮談判藥品合理使用的因素。同時,要嚴格執行談判藥品限定支付范圍,加強使用管理,對費用高、用量大的藥品進行重點監控和分析,確保醫保基金安全。

      抗癌藥進入醫保后,如何確保合理使用呢?石遠凱說,這需要由腫瘤專科醫生根據臨床使用指南,把握指征進行使用,相關的檢測檢查手段必不可少。

      金潔認為,藥物的使用需要專科醫生來把關。比如,伊布替尼是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一線用藥,但必須要等血紅蛋白、血小板指標下來時用,效果才是最好的。相反,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用藥就是越早越好。同時,還要做好隨訪管理、用藥指導。比如,在一開始服用靶向藥物時,可能會出現一些不良反應,如惡心、嘔吐、浮腫、皮膚色素改變等,患者要有心理準備,必要時及時就醫。

    相關文章

    首款“廣譜”抗癌藥在中國獲批,一年250萬

    提及癌癥,大部分會和絕癥聯系在一起。確實,就目前的醫療水平,還沒有找到徹底治療癌癥的有效方法,尤其是癌癥晚期,治愈率幾乎為零。什么是癌癥?癌癥并不是指某一種具體的病,而是我們對所有惡性腫瘤的統稱,包含......

    iPhoneSE3發布在即,多款蘋果手機大降價

    三月份科技數碼行業會非常熱鬧,因為蘋果公司每年三月份基本都會舉辦蘋果春季新品發布會,雖然蘋果春季新品發布會的熱度不如下半年的蘋果秋季新品發布會,但是在上半年也同樣算是一個盛會了,全球對這場發布會感興趣......

    國產PD1出海首戰折戟,美國不歡迎更便宜的抗癌藥?

    “全世界并不是只有美國一個市場,只要拿得出讓人信服的數據,總會被認可的。”北京時間2月11日凌晨3點半,還有數萬名來自生物醫藥領域的從業者、投資者熬夜守候在直播間。他們正在線上圍觀一場醫藥評審會議。這......

    價值120萬元的抗癌藥并未進入醫保目錄談判環節

    為期三天的2021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談判在京落下帷幕。據國家醫保局最新消息,價值120萬元的阿基侖賽注射液通過了初步形式審查,但并未進入醫保目錄談判環節。據介紹,價格較為昂貴的藥品通過了初步形式審查,......

    降價了!北京新冠核酸檢測項目價格不高于80元!

    各區醫療保障局、衛生健康委員會、財政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社會事業局、財政審計局,各有關醫療機構:為進一步做好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減輕群眾檢測費用負擔,經認真研究,現將本市......

    第三批國家帶量采購執行55種藥品降價了!平均降價53%

    第三批國家帶量采購本月執行,55種藥品、191個產品中選,涉及高血壓、糖尿病、惡性腫瘤等藥品品種,平均降價53%!以化療用藥卡培他濱為例,藥品由原來的每片15元降至3元多。國家集采怎樣通過“以量換價”......

    綠葉制藥伙伴PharmaMar創新藥lurbinectedin美國進入優先審查

    綠葉制藥(LuyePharma)合作伙伴PharmaMar是一家在發現和開發創新型海洋衍生抗癌藥方面的全球領先生物制藥公司。近日,PharmaMar公司宣布,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已受理lur......

    Science:年銷40億美元抗癌藥的作用機制竟脫離設想

    CDK4/6全稱為Cyclin-dependentkinases4and6,即細胞周期蛋白依賴性激酶4/6,是細胞周期的關鍵調節因子,在G1期到S期(G1-to-S-phase)的過渡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拜耳“廣譜”抗癌藥在TRK融合癌癥中展現高緩解率

    2019年歐洲腫瘤醫學學會(ESMO)年會于9月27日至10月1日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行。此次會議上,德國制藥巨頭拜耳(Bayer)公布了精準腫瘤學藥物Vitrakvi(larotrectinib)治療......

    創新抗癌藥百濟神州廣州生物藥生產基地一期項目竣工

    2019年9月27日,百濟神州廣州生物藥生產基地(以下簡稱“廣州基地”)一期項目正式竣工。基地總投資預計超過23億元人民幣,占地面積10萬平方米,專注于商業規模的大分子生物藥工藝開發和生產。一期項目僅......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