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L-汪衛華小組等-鈰基非晶合金的形成機理研究
最近,中科院物理所汪衛華小組和美國North Carolina大學Wu Yue研究小組合作,采用核磁共振NMR 27Al 方法系統研究了微量元素Co摻雜對Ce基非晶形成能力的影響。 研究結果證明鈰基非晶材料是由Al為中心的二十面體cluster密堆組成的,這些cluster 的幾何對稱性對非晶形成能力有重要影響。微量元素Co摻雜對Ce基非晶形成能力的影響與Al原子所在位置的對稱性Co摻雜影響而顯著改變相關聯,這表現為27Al NMR 測得的四極矩頻率隨著Co摻雜明顯下降。該項結果對于人們從微觀結構的角度認識非晶合金的形成能力,探索新的非晶材料具有重要意義。相關結果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Phys. Rev. Lett. 99,095501 (2007))上。該項工作得到國家基金委,中國科學院的資助。 非晶形成的機理以及熱力學、動力學和結構對非晶形成能力的影響是材料科學的重要問題之一,目前也是非晶材料和物理領域研究的重點......閱讀全文
PRL-汪衛華小組等-鈰基非晶合金的形成機理研究
最近,中科院物理所汪衛華小組和美國North Carolina大學Wu Yue研究小組合作,采用核磁共振NMR 27Al 方法系統研究了微量元素Co摻雜對Ce基非晶形成能力的影響。 研究結果證明鈰基非晶材料是由Al為中心的二十面體cluster密堆組成的,這些cluster 的幾何對稱性對非晶形成能
物理所非晶合金韌脆轉變機理研究取得進展
關于合金材料的本征韌脆特性機理,究竟主要是原子尺寸因素,還是電子結構因素,長期以來有爭論。為什么有些合金晶體結構相同且晶格常數相近,而在相同溫度條件下韌性差別很大?顯然不能僅用晶格類型和滑移系的多少來解釋,而必須考慮原子間的結合性質。對于NiAl和TiAl等高溫合金材料,這一爭論更為突出。由于很
PRL:科學家發現果蠅飛行轉向機理
據美國《連線》雜志網站4月11日(北京時間)報道,美國康奈爾大學研究人員發現,果蠅對飛行的控制其實并非人們之前想象的那么復雜,要實現空中懸浮、急速轉向等高難度飛行動作,果蠅僅需在保證肌肉機械運動的同時改變翅膀傾斜的角度即可。研究人員稱,該研究將有助于開發出體積更小、機動性更好的微型飛行器。 果
中科院物理所非晶合金流變載體剪切帶研究取得進展
非晶合金,又稱金屬玻璃,是兼有一般金屬和玻璃優異的力學、物理和化學性能的新型合金材料。非晶合金無序的原子結構使其成為具有高強度、高韌性、高彈性等一系列優異的力學性能的新型結構材料。不同于晶態合金中存在位錯、晶界等承載變形的晶體缺陷,非晶合金的室溫變形高度集中在納米尺度的剪切帶內,局域剪切帶的軟化
2010年中德非晶物理和材料研討會在物理所召開
由中德科學基金研究交流中心資助,中科院物理所主辦的中德非晶合金物理和材料雙邊會暨中科院物理所“非晶材料和物理研究團隊”2010年年會 “架起非晶合金中物理和材料科學橋梁”于10月13至16日在北京中德科學基金研究交流中心召開。會議交流并總結了近年來在中國、德國以及其他國家在非晶材料
單分子力譜研究揭示染色質纖維的關鍵中間態結構
單分子技術是研究生物分子機器動態結構和功能的重要手段。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軟物質物理重點實驗室從2002年開始逐步建立起以磁鑷和熒光光譜為主的單分子研究體系,在DNA凝聚(JACS 2006,PRL 2012)、DNA與抗癌藥物作用(NAR 2009, PRE 2015)、端粒四聯體DNA折疊(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迎來50華誕
50年前,貝時璋以戰略科學家的眼光把基礎研究和國家戰略需求緊密結合,組建了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這個研究所在上世紀60年代,曾將一只小狗送上太空,為載人航天進行先期探索;60—70年代它在世界上首先合成了人工胰島素;在最近5年中,它又以《細胞》《自然》《科學》發表28篇論文的優異成績蜚聲海內外。研究
方忠任中科院物理所所長
科發黨任字〔2018〕65號 中共北京分院分黨組: 經研究,決定: 方忠同志任物理研究所所長(任職時間從2017年6月起計算); 胡江平同志任物理研究所副所長(任職時間從2017年6月起計算)。中共中國科學院黨組2018年5月31日
方忠任中科院物理所所長
科發黨任字〔2018〕65號 中共北京分院分黨組: 經研究,決定: 方忠同志任物理研究所所長(任職時間從2017年6月起計算); 胡江平同志任物理研究所副所長(任職時間從2017年6月起計算)。 中共中國科學院黨組 2018年5月31日
原位電鏡確認立方冰
自然界中常見的降雪大多都是水分子在灰塵礦物質等表面的凝聚生長,是最普遍的晶體生長現象,相應氣固、液固相變物理/化學過程對應的物理機制被視為經典相變理論的原型模板。但這一自然條件下常見的宏觀相變的微觀機理受制于顯微技術的發展一直面對著眾多爭議,其中一個受到氣象學、晶體學、以及生物學等多個領域廣泛關注但
什么是催乳素(PRL)
腦基底部靠近視丘下部的櫻桃狀的一個器官,屬于內分泌系統的一部分。他分泌的多種激素可以刺激視丘下部激素的分泌 腺垂體是體內最重要的內分泌腺。已知腺垂體分泌的激素有七種:生長素(GH)、催乳素(PRL)、促黑素(MSH)、 促甲狀腺激素(TSH), 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 促性腺激素(GT
研究揭示β型Ti合金中析出相的形成機理
在廣東省科學院建設國內一流研究機構行動專項資金項目資助下,廣東省科學院智能制造研究所與西安理工大學合作,研究發現激光輔助增材制造β-型Ti合金中析出相的形成機理及其對力學性能的影響機制。相關研究發表于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A。送粉式激光輔助增材制造(LAAM
中科院物理所——新儀器吸引世界目光
在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從去年以來,有一臺“奇形怪狀”的儀器吸引著全球科技界關注的目光。“許多國家的相關研究團隊等著用它做實驗。” 所長王玉鵬很是自豪。 這臺由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周興江研究組、許祖彥研究組和理化技術研究所陳創天研究組聯合研制的儀器,有個很專業的名字——“真空紫外激光角分辨光電子能譜儀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腦”在清晰“成像”
勇于進取的生物物理所隊伍智慧的“腦”已運轉起來6月16日至18日,中科院“創新2020——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研討會”召開,與會的近100位所長就像各路征戰的將領般云集北京,從黨和國家賦予中科院的戰略定位出發,圍繞事關我國科技事業長遠發展和“創新2020”深入實施的一些關鍵性問題,進行了
物理所非晶塑性機理研究取得新進展
非晶合金的塑性變形機理一直是材料科學及凝聚態物理領域研究的熱點課題之一。非晶態合金和傳統的晶態合金不同,在非晶合金中原子排列無序,沒有晶態合金中的位錯,晶界等典型晶體缺陷。因此,非晶合金沒有好的塑性形變能力,也就是說非晶對于外加應力沒有好的耗散機制。通常情況下室溫變形時,幾乎所有的
物理所等提出新的重費米子超導機理
在重費米子超導體中,正常態重電子的有效質量可以達到自由電子質量的上百倍,其特征費米能量也相應削減,只有meV的量級。1979年,德國科學家Frank Steglich等人首先在CeCu2Si2中發現了重費米子超導,其超導轉變溫度約為0.6 K,為重電子費米能的5%,遠大于一般的元素超導體,堪稱“
生物物理所揭示細菌脂多糖跨膜轉運機理
4月10日,《自然-結構與分子生物學》(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黃億華課題組的研究論文Structural basis for lipopolysaccharide extraction by ABC t
預孿晶鎂合金變形機理研究獲新進展
鎂合金作為“21世紀綠色工程材料”而廣泛應用于武器、航天航空以及交通運輸等領域。如何提高鎂合金在爆炸、沖擊等各種苛刻服役環境下的抗沖擊性能,以及分析預孿晶鎂合金在高速沖擊載荷下的變形機理具有重要研究價值。 記者7月7日從湖南科技大學獲悉,該校博士生導師劉筱團隊通過軋制變形得到孿晶類型主要為{10
銅鋁合金材料的冶金結合機理和制備工藝
銅鋁合金材料冶金結合機理,導體材料的分類,基本特性以及目前所采用的制造方法。通過大量數據介紹了銅包鋁導體材料在同軸電纜、中低壓電纜、建筑布電線、電磁線以及電力變壓器等領域的應用現狀及前景。對銅包鋁導體擴大應用的同時,人們所關心的金屬回收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銅鋁合金材料的制備工藝基本上均
泌乳素(PRL)分泌抑制試驗
左旋多巴、溴隱亭或水負荷法方法: ①測空腹安靜狀態下PRL基礎值,然后給予左旋多巴500mg口服。試驗期間臥床。 ②服藥后3小時再次抽血查PRL.③還可用水負荷法(30分鐘內飲水20ml/kg體重)或溴隱亭(2.5mg口服)作抑制試驗,意義與左旋多巴試驗相同。 臨床意義: ①正常人服藥3
中科院物理所:利用新媒體-科普路子新
估計您想不到,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物理所)的科普做得如此火爆:他們運營的各類新媒體賬號粉絲量超過800萬,在嗶哩嗶哩網站(B站)的視頻直播最多時有144萬人同時觀看;2022跨年科學演講連辦3個晚上,約700萬人次在線觀看,熱點話題整體曝光量超4億…… 一個以嚴謹著稱的傳統研究所,做
中科院物理所舉辦2022年公眾科學日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6/481603.shtm 6月25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2022年公眾科學日活動在北京順利舉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本次公眾科學日采取線上直播的形式。這場關于物理、關于科學的活動,吸引了近百萬名線上觀眾
中科院物理所:創新“沃土”是怎樣造就的
為創造更好的科研環境,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千方百計推進改革,優化資源組合,為科研服務。他們多管齊下,營造出寬容失敗、摒棄浮躁、潛心鉆研的科研環境,讓科研人員有更多精力按興趣探索未知。 北京,北四環保福寺橋南,中關村南三街8號,匆匆路過的行人很多都不知道,在這個不起眼的院落里,聚集著中國
近代物理所揭示三維培養細胞輻射抗性機理
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空間輻射生物研究室科研人員,在具有更接近人體生理特性的三維(3D)培養細胞輻射抗性內在機理研究方面獲得新進展。 3D培養是一種基于基質膠為支架的新型細胞培養模式,其具有更接近人體的生理特性(圖1),在生命現象與藥物效應測試研究中日漸廣泛。前期的研究顯示,與單層(2D)培
物理所等量子固體中質量輸運機理研究取得進展
“超固態(supersolid)”是指固體在維持周期性晶格的同時還存在超流現象。對于常規固體來說,這兩種性質相互矛盾,但是在固體4He中卻可能共存——這是由于氦原子作為最小的單原子分子具有極大的零點運動,相鄰原子之間的波函數有非常大的交疊,形成宏觀量子效應,從而可以承載超流。包括Andreev和
生物物理所揭示β桶狀膜蛋白的插膜生成機理
整合膜蛋白主要分為兩個基本的大類:α-螺旋膜蛋白和β-桶狀膜蛋白。β-桶狀膜蛋白主要分布于線粒體、葉綠體以及革蘭氏陰性細菌的外膜內,行使許多重要的生物學功能。在革蘭氏陰性細菌中,細菌外膜內的各種新生β-桶狀膜蛋白由一個定位于外膜的BAM復合體負責插膜生成。因此,BAM復合體為革蘭氏陰性細菌的存活
物理所等新的塞貝克效應機理研究獲進展
塞貝克(Seebeck)效應,又稱熱電效應,是指一種材料中存在溫度梯度時,會產生相應的電壓差的現象。塞貝克效應和材料的電子結構密切相關,其大小和隨外界條件的變化反映了材料費米能附近電子態密度的非對稱性結構。除了基礎物理方面的研究意義以外,目前國際上對塞貝克效應的關注更多地集中在其應用價值上,即熱
物理所發表非晶合金彈性性質和彈性模型研究綜述文章
從1998年開始,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籌)汪衛華研究組通過大量實驗,系統地研究了非晶合金形成、結構、力學性能和彈性性能,從彈性模量(基于原子間作用力等微觀因素的宏觀統計物理量)的角度來研究非晶結構及性能的關系,認識非晶中一些基本問題,取得重要研究成果。 鑒于這些在非晶彈
德國《固體物理A輯》出版中科院物理所專刊
德國雜志《固體物理A輯》(Physica Status Solidi A)為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編輯的專刊于12月8日出版。 本期專刊共發表論文13篇,從不同側面展示了物理所在固體物理領域所取得的進展。其中,散文1篇,詳細地回顧了改革開放以來三十年中物理所在固體物理研
人腦直接成像中心在中科院生物物理所成立
2008年10月27日至28日,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舉行了“人腦直接成像中心成立儀式暨首次學術研討會”。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李家洋出席成立儀式做了重要講話,對“中心”的成立表示熱烈祝賀,并指出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的戰略特別鼓勵腦與認知科學、腦成像領域和臨床醫學的緊密結合,“中心”的成立將進一步為增進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