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血的安全性日益成為社會關注的話題,據WHO統計,全國HIV感染者中約5%~10%為經血液傳播而感染。專家認為90%以上輸血后病毒感染是由“窗口期”漏檢造成的。隨著我國公民法律意識的逐漸增強,近年來因輸血而引發的官司不斷見諸于各個媒體,如何杜絕以上問題?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基本的輸血安全事項。1、什么情況下需要輸血?當人體失血400ml以下,可以依靠人體的自身供血功能補充,沒有什么危險,稱為“安全失血量”。當失血量在600-800ml時被稱為“危險失血量”,當失血量在1200ml時被稱為“死亡失血量”,隨時都可能引起死亡。所以在失血量在600ml左右時就應該及時輸血,盡快擺脫因失血引起的不良癥狀,不讓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脅。2、輸血前需要準備什么?輸血前必須查乙肝五項、丙肝抗體、梅毒、艾滋病,但是每個醫院醫保規定不一樣,有的醫院住院期間不管輸多少次血只需要化驗一次輸血四項,但是如果有一段時間沒輸血,或者在某一個醫院第一次輸血肯定要化驗......閱讀全文
【摘要】 目的 了解導致血液報廢的常見原因,進而采取針對性措施,減少血液的浪費。方法 對2007年我站無償獻血的血液報廢原因歸類、進行統計分析。結果 最常見的原因是ALT不合格,其后依次是脂肪血、梅毒、離心破損、HBsAg、抗-HCV以及其他。結論 為減少血液的浪費,必須做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了關于修訂靜注人免疫球蛋白和凍干靜注人免疫球蛋白說明書的公告(2019年第1號)。 為進一步保障公眾用藥安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決定對靜注人免疫球蛋白(pH4)和凍干靜注人免疫球蛋白(pH4)說明書增加警示語,并對【不良反應】、【注意事項】、【老年用藥】等項進行修訂。現將
血小板輸注是預防和治療血小板減少或血小板功能缺陷所導致出血癥狀的主要措施,也是當今臨床血液病、腫瘤和外科手術等的重要支持療法。1965年AsteR提出血小板ABO不相容輸注患者的血循環中血小板恢復程度低于同型輸注的患者以來,血小板治療性輸注已有50 多年的歷史,目前全世界每年的血小板輸注量已達1
總局關于發布一次性使用血液透析管路注冊技術審查指導原則的通告 (2016年第146號) 為加強醫療器械產品注冊工作的監督和指導,進一步提高注冊審查質量,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組織制定了《一次性使用血液透析管路注冊技術審查指導原則》(見附件),現予發布。 特此通告。 附件:一次性使用血液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中國遏制與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動計劃》,對“十三五”時期艾滋病防治工作進行全面部署,明確了總體要求、防治措施和保障措施。 行動計劃強調,堅持政府組織領導、部門各負其責、全社會共同參與;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依法防治、科學防治;堅持綜合治理、突出重點、分類指導。 在工
作者:唐華1 單桂秋2(1.廣州南洋腫瘤醫院檢驗科,廣州510405;2.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輸血科) 【摘要】 目的 提請醫院管理工作者對檢驗人員職業危害和防護問題引起高度重視。方法 查閱近年來醫院檢驗人員職業危害的有關資料。結果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中國遏制與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動計劃的通知》,“十三五”行動計劃指出,最大限度發現感染者和病人,有效控制性傳播,持續減少注射吸毒傳播、輸血傳播和母嬰傳播,進一步降低病死率,逐步提高感染者和病人生存質量,不斷減少社會歧視,將我國艾滋病疫情繼續控制在低流行水平。全文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