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科學會議聚焦地球系統變化
今夏以來,我國多地持續高溫少雨,截至9月19日,中央氣象臺已連續33天發布氣象干旱預警;7月份,北極圈溫度一度飆升至32.5攝氏度……全球極端天氣頻發,與全球氣候變化有啥關系? 日前,香山科學會議第S68次學術討論會聚焦地球系統與全球變化,多學科、跨領域的專家學者們在此次會議上對全球氣候變化的特征、影響和機理,以及全球氣候變化的適應與應對等課題進行了深度探討。氣候變化對宜居地球造成挑戰 “以氣候快速增暖、生物多樣性銳減以及環境污染加劇為主要特征的當代全球變化關乎人類的文明及生存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因而成為目前世界各國政府、民眾及科技界最為關注的全球性問題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廈門大學戴民漢教授在會議上指出。 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沈樹忠教授從生物多樣性的角度分析,近百年來的全球快速變暖正快速改變地球棲居環境,導致海陸生物多樣性銳減,深刻影響生命演化進程,是人類和地球生物圈當前面臨的重大挑戰。 中國科學院院士、武......閱讀全文
離地球最近系外行星可能宜居
據美國太空網近日報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科學家根據模擬得出結論稱,距離地球最近的系外行星比鄰星b上可能擁有廣闊的海洋,這增加了其支持生命存在的可能性。 比鄰星b的母星是距離太陽最近的恒星“比鄰星”(Proxima Centauri),離太陽僅4.2光年。自比鄰星b于2016
又一顆宜居“超級地球”閃亮登場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2月2日報道,一個國際科研小組發現了一顆潛在宜居的超級類地行星,該行星環繞在臨近地球的恒星周圍,軌道周期約為28天,下限質量至少為地球的4.5倍。相關研究報告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志通訊》上。 這顆行星名為GJ667Cc,圍繞在主恒星GJ667C的宜居帶,溫度不會太熱或是
全球氣候變化無常 “極端天氣”誰之過?
這是1月4日拍攝的澳大利亞昆士蘭州東部城市羅克漢普頓遭洪水侵襲的地區。 近一時期,世界各地氣候變化無常。澳大利亞東部暴雨滂沱,山洪咆哮。在昆士蘭州,洪水似“內陸海嘯”,奪走22人生命,造成78人失蹤,使布里斯班等數十個城鎮成為一座座“水城”或“泥城”;在維多利亞州,先
火星宜居晚于想象
火星隕石上的一個小礦物顆粒的變形,暗示了這顆行星的宜居環境可能比我們想象的要晚。 數十億年前,太陽系內部經歷了一段被稱為“晚期重轟炸期”的小行星劇烈撞擊時期。此前的隕石分析表明,448萬年后這些撞擊就停止了,這使得火星在大約42億年前形成了可能有利于生命存在的環境。 現在,有證據顯示,實際上
巢清塵:極端天氣頻發,地球“高燒”還可控嗎?
今年,全球極端天氣頻發。3月,異常熱浪襲擊印度和巴基斯坦;6月以來,美國持續高溫使約9000萬人處于高溫警報下;7月,歐洲多國氣溫突破歷史極值,葡萄牙一度出現47℃高溫。在中國,入汛以來,南方多地降雨量打破歷史紀錄,北方熱浪將氣溫推至40攝氏度以上,全國有245個國家氣象站日最高氣溫突破7月歷史極值
極端天氣不再是“極端”事件
讓英國氣象局科學家斯蒂芬·貝爾徹教授沒想到的是,“在自己職業生涯中就能看到英國出現40攝氏度高溫紀錄”。事實上,從歐洲到北美,整個北半球今夏都已遭異常高溫天氣襲擊。 科研人員警告說,極端天氣不僅是天災,很大程度上更是人禍。從歐洲多地比預期更快創下紀錄的高溫,到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越發頻繁的山火……
極端天氣頻現 霧霾籠罩城市 怎樣應對氣候變化
金沙江上游雪山群雪線上升,冰蓋萎縮和消融明顯。 夏季高溫熱浪剛過,東北、西北及四川盆地等地又出現嚴重暴雨洪澇災害,隨后臺風頻繁生成和登陸,而各地霧霾天氣更是不時發出高級別預警。越來越多的城市、城鎮正在遭到來自氣候變化的威脅,而不斷推進的城鎮化也在加劇氣候變化,因為城市已成為二氧化碳排放的最大主
“第二地球”真的存在嗎?宜居行星不會只是個童話
格利澤581行星系統(假設581g和581d仍存在的情況下)與我們太陽系的比照圖 隨著行星普查數量激增,許多新的天體“公民”不斷出現在人類的類地行星目錄里。但“第二地球”的名號,卻不是隨便能叫的。迄今為止,最令人興奮、也是和地球狀況最為接近的,仍屬2010年由美國科學家領導的天文小組發現的格利澤5
極端天氣為何集中登場?
近來地球出現北半球冰封、南半球酷暑的“冰火兩重天”現象,美國東海岸遭遇暴風雪天氣和低溫,馬薩諸塞州的海浪凍成了冰雕,東北部部分地區氣溫甚至降到了“火星表面溫度以下”,而南半球的澳大利亞多地卻出現了極端高溫,悉尼氣溫創79年來最高。 “炸彈氣旋”導致美國低溫 此次,美國東海岸之所以出現數千萬人
銀河系發現至少五個“地球” 有5億顆行星處宜居帶
浩瀚宇宙中,究竟是否有與人類類似的生命存在?人類及地球在宇宙中究竟處于什么樣的位置?美國航天局的科學家對銀河系首次“行星人口普查”的初步推斷,再次激起了人類對宇宙求索的興趣。 2月19日,在華盛頓舉行的美國科學促進會年會上,來自美國航天局的科學家宣布了令人驚異的結論:銀河系至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