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4-07-09 08:53 原文鏈接: “第二地球”真的存在嗎?宜居行星不會只是個童話

    格利澤581行星系統(假設581g和581d仍存在的情況下)與我們太陽系的比照圖

      隨著行星普查數量激增,許多新的天體“公民”不斷出現在人類的類地行星目錄里。但“第二地球”的名號,卻不是隨便能叫的。迄今為止,最令人興奮、也是和地球狀況最為接近的,仍屬2010年由美國科學家領導的天文小組發現的格利澤581g(Gliese 581g)。

      不過,有后續研究一直在懷疑,格利澤581g是否真的存在,但質疑方一直未敢斷言。而據英國《每日郵報》在線版日前消息稱,一項最新研究表明,這顆最像人類家園的“第二地球”,很可能僅是主恒星磁場爆發導致的光線誤差成像,是宇宙給人類的一個“幻覺”。

      照此說來,人類期冀的新地球之夢又破滅了一個,還是曾經最靠譜的一個。

      世所矚目的天文發現

      2010年9月,美國加州大學圣克魯斯分校科學家領導的小組宣布發現了20光年外一個新家園——“第二地球”格利澤581g,這是人類首次發現表面可適宜生命生長的系外行星,研究人員甚至宣稱“該行星百分之百適宜生命體居住”。

      與那些動輒上百光年之遠的行星相比(另一顆著名的“宜居星球”開普勒-22b,其系統距離太陽系有600光年的距離),格利澤581g可謂是“近鄰”了,更何況,它還是最接近地球狀況的系外行星——格利澤581g還有4個到5個行星鄰居,它自己的位置正處于“宜居帶”,該區域的行星氣候不會太冷也不會太熱,有形成海洋、湖泊和河流的液態水。每30天或者更長一點時間,它便圍繞主恒星格利澤581運行一周,其自身的質量是地球的3.1倍至4.3倍,主要也由巖石構成。

      這項被稱為“無與倫比”“世人矚目”的天文發現,讓學界一時間興奮不已。許多人甚至發揮想象,從中能發現類似人類的生命。

      根本沒有這顆行星?

      然而,在宣布發現僅僅兩周之后,吊起所有人胃口的系外行星卻被另一組科學家發現其有問題——瑞士天文學家首先宣布,經過對主恒星受圍繞其運行行星重力作用而產生的細微變化的分析,他們在這個行星系統內沒有發現格利澤581g的蛛絲馬跡。

      當時,各執一詞的雙方都被認為還需要在接下來的幾年內以更多的觀測數據來加強印證。2011年,來自加拿大的天文統計專家,以“貝葉斯分析方法”再次佐證該星不存在——模型報告同一系統中沒有任何一顆行星位于宜居帶,而“格利澤581g存在”這一結論有誤的可能性是99.9978%。

      但格利澤581g的發現者們仍然堅持他們的數據。2013年,他們獲得了行星宜居實驗室的支持,更借助新的研究進展有力回擊了“質疑派”的批評,讓格利澤581g似乎穩穩坐在了“最有可能的宜居星球”排行榜首位上。

      而最近,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科學家指出,事實上格利澤581g并不存在,該行星系統中另一顆行星、更早被發現的格利澤581d也不存在。格利澤581d曾被認為是一顆公轉軌道比較大的低溫星球,但溫室效應也允許其支持生命存在。現在,它會和“兄弟”一起被刪除出系統名錄。

      該校天文學家保羅·羅伯遜表示,這兩顆行星都是主恒星磁場爆發導致的光線誤差成像,實際上那個行星系統里并沒有它們。此地倒是還有3顆已被證實存在的行星,但它們都不位于“宜居帶”。

      現已有三位專家同意該觀點,最新研究報告也將于近期發布。

      宜居行星不會只是個童話

      在2010年,關于“第二地球”格利澤581g的發現和疑惑,入選了美國《國家地理》十大太空事件以及《時代》周刊十大科學發現;在這一年后,國外多部天文學紀錄片中,都出現了對格利澤581g的描述;去年阿雷西博行星宜居實驗室(PHL)發布的研究報告中,它是5個最有可能成為地球之外人類宜居地的行星。

      盡管現在,格利澤581g存在的可能性已微乎其微,盡管已有大量事實驗證,多數類地行星和太陽系外星系都與我們的太陽系大相徑庭,但天文學家們仍然相信,在系外行星的發現之旅上,還有更大的獎項正等著我們——那就是一個真正與我們的地球具有同樣尺寸和溫度的星球。

      就在上周,一顆新晉“超級地球”——格利澤832c出現了,其距離地球僅16光年,同樣具有支持生命存活的條件——類似地球的溫度、相似的季節性、允許液態水的存在。鑒于這個距離,它可能成為有史以來人們發現的距我們最近、也是和地球條件最相似的系外行星。

      格利澤581g也許只是場宇宙幻影,但宜居行星不會只是個天文童話。有一點毋庸置疑,我們的地球絕不是唯一和偶然,在地球之外,也一定有著我們的“兄弟”。

    相關文章

    導致白堊紀恐龍滅絕的小行星不止一顆

    科技日報北京10月8日電(記者張佳欣)英國赫瑞-瓦特大學團隊確認,6600萬年前撞擊地球并導致恐龍滅絕的巨大小行星還有“幫兇”:在同一時期,另一顆較小的太空巖石撞擊了西非海岸附近的海域,形成了一個巨大......

    為行星探測精準“畫地圖”

    人類對宇宙的探索從未停止,深空探測已成為當今科研的前沿領域。行星遙感測繪技術在深空探測重大任務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支撐作用,幫助人類了解行星的形貌和物質組成。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行星遙感團隊,開......

    科學家提出新假設:4億多年前地球曾被“光環”圍繞

    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團隊開展的一項新研究顯示,約4.66億年前,當地球與一顆小行星擦肩而過時,地球的引力撕碎了小行星,產生的碎片可能在地球赤道之上形成了一個類似土星環的光環。這個環或許存在了數千萬年,并......

    在菲律賓上空,小行星撞地球!

    一個閃爍的綠色火球在云層后面出現,緊隨其后是一條橙色的尾巴,幾秒鐘后就消失了。9月5日,社交媒體上出現了一段拍攝于菲律賓北部卡加延省的視頻。當天,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在菲律賓以東的大氣層中燃燒殆盡,并......

    科學家回信|平勁松:行星或存在細胞級別生命體

     編者按:2023年5月起,“學習強國”學習平臺與中國科學報社聯合發起“科學家回信”活動,邀請廣大讀者向自己心中向往尊敬的科學家、科技工作者提問、留言。活動啟動后,“學習強國”“科學網App......

    韋布發現“超級胖子”行星

    環繞橙矮星運行的寒冷氣態巨行星,質量約為太陽系木星的6倍(藝術圖)。圖片來源:《自然》網站科技日報北京7月25日電 (記者張夢然)《自然》24日報道稱,詹姆斯·韋布空間望遠鏡(JWST)觀測......

    我國首臺行星際閃爍監測望遠鏡建成

    5月10日,我國首臺專門用于行星際閃爍觀測的射電望遠鏡、“十三五”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空間環境地基綜合監測網”(子午工程二期)重大設備之一行星際閃爍監測望遠鏡(IPS望遠鏡)通過工藝測試,標志著該望......

    國際聯合研究發現行星形成的證據

    英國參與的國際天文學研究團隊在年輕的類太陽恒星周圍發現了水蒸氣,這可能是行星形成的證據。研究結果發表在《自然·天文學》雜志上。該新發現得益于阿塔卡馬大型毫米/亞毫米陣列(ALMA)的觀測數據,使天文學......

    系外衛星尋找地外生命的又一希望

    圍繞太陽系外行星運行的系外衛星(藝術圖)。圖片來源:美國太空新聞網圍繞系外行星運行的衛星或是太陽系外最可能存在生命的地方。圖片來源:《新科學家》網站夜晚,星光閃爍,月亮散發出柔和的銀白色光芒。仰望夜空......

    研究證實,這顆超級地球是第一顆擁有永久黑暗面的行星

    想象一下,如果西半球永遠是夜晚,東半球永遠是白天,倫敦人想要看到太陽,唯一的途徑就是飛往東京。3月28日發表于《天體物理學雜志》上的一項研究,科學家提供了迄今為止最令人信服的證據證明。一顆行星具有這種......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