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中石油管道建設項目經理部正式宣布,中緬油氣管道(國內段)水土保持生態文明工程建成。這標志著我國石油工業首個水土保持生態文明工程建成投用,也標志著我國綠色管道建設理論體系已經形成。 中緬油氣管道工程是我國四大能源通道之一。管道途經地區地處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的接合處,地殼活動劇烈,地形地貌極其復雜,沿線高山峻嶺,屬于熱帶雨林、地震活躍帶及喀斯特地貌,有著鮮明的“三高四活躍”特點。在這里建設大口徑長距離管道,水土保持和環境保護任務艱巨,成為目前國內和世界上建設難度最大的管道工程之一。 面對前所未有的世界級難題,中國石油在中緬油氣管道建設中實施油氣管道并行敷設等50多項技術創新,節約用地363公頃,減少土地擾動面積1735公頃;投入12.27億元用作水土保持專項資金;率先在我國石油工業領域創建國家水土保持生態文明工程,并在西三線、錦鄭項目推廣;全面推行“一次性通過”;通過科技示范建設一批環境和水土流失治理樣板工程......閱讀全文
在位于西氣東輸靖邊壓氣站以東16公里的喬溝灣鄉,10年前,這里曾是轟轟烈烈的西氣東輸管道黃土塬段施工現場;今天,這里沙棘、紫穗槐郁郁蔥蔥,像鋪了一張巨大的綠色地毯。 如果不是每隔50米豎立著一個2米高的標識樁,誰會想到一條鋼鐵巨龍正靜靜地臥在“地毯”之下,將清潔的天然氣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千家
2013年,江蘇在全國率先開展城市黑臭河道整治工作,每年整治100條河流,計劃用3年時間,基本消除城市河道黑臭現象。截至2014年,江蘇整治城市河道長度超過890公里,投入資金超過110億元。 江蘇濱江臨海,水系發達,河網如織,湖泊星羅棋布,水域面積約占全省總面積的16.8%,具有“水鄉江蘇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保護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環境保護局,遼河保護區管理局,各直屬單位: 為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的任務部署,提升環境科技創新能力,為探索中國環保新道路構建
隨著收入的增加,居民對和身體健康密切相關的環境問題的關注度不斷提高,同時,工業化和城鎮化的發展導致水污染的范圍不斷擴散、程度不斷加深。水環境惡化和人民需求標準上升之間的矛盾,為水處理及相關行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根據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環境監測儀器專業委員會發布的《我國環境監測儀器行業2
“引渤入新”示意圖 瘋子的幻想?智者的良策? 11月5日,烏魯木齊。一場由一家新疆省級智囊機構、一家國家級科研機構和一所新疆高校主辦,兩個地區發改委參與承辦的“陸海統籌海水西調高峰論壇”上,上百位水利工程專家和企業代表共同論證了一項名叫“海水西調、引渤入新”的科學設想。
農村治污工程要接地氣,多聽聽農民意見,量身定制技術方案,項目才能更加服水土、更加科學有效,工程才能長效運行 在東部某縣采訪,基層干部抱怨農村治污難:縣里推進城鄉污水處理一體化,管網通到一個個村莊,錢花了不少,可許多農民卻不買賬。為啥?到村里一打聽,才知道答案。有村民說,管網進村但沒有入戶,自己
這段時間,水土君一直在思考土壤環評和地下水環評如何銜接,怎么銜接的問題。那么既然要銜接,自然得有個可銜接的點,這個點貌似就是“包氣帶”。如何認識、對待和處理它,將是能否建立暢通橋梁的重要紐帶。 孤立無援的“包氣帶” 地下水環評至今10年,從一開始“地面以下巖土空隙中的水”變成“地面以下飽和含
近日,記者收到內蒙古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建設鎮居民的舉報。舉報信稱:海拉爾晨鳴紙業有限責任公司違規排污,污染河水和草原。 海拉爾晨鳴紙業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海拉爾晨鳴)是國內造紙行業龍頭企業、在A+B+H股三個市場上市的造紙企業——山東晨鳴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晨鳴紙業)旗下控股公司,晨鳴紙業在國
將木屑、枝椏、秸桿等農林剩余物高值化綜合利用替代化石燃料的科技夢想正在成為現實。這是中國林科院林產化學工業研究所所長蔣劍春研究員率領的創新團隊,開展產學研合作,經過10多年的苦心研究,取得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可喜成果——農林剩余物多途徑熱解氣化聯產炭材料關鍵技術。創新集成的農林剩余物多途徑熱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