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中韓科技創新論壇在渝舉行
10月21日,第五屆中韓科技創新論壇在重慶舉行。中韓兩國近百名科技專家以“科技與創新驅動未來發展”為主旨展開探討。 中國科技部國際合作司代表在開幕式上稱,中韓兩國自1992年建交,并于當年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大韓民國政府科學技術合作協定》。自此,中韓科技合作已走過了20年歷程。通過兩國科技部的共同努力,目前兩國已建立的科技合作機制包括:聯合征集項目、共建聯合研究中心、中韓科學家交流互訪、舉辦科技創新論壇等。近年來雙方在海洋研究、新材料、新能源等方面合作密切。 中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元、韓國科學技術政策研究院副院長李正源代表兩國科技政策研究部門進行了主旨演講。隨后,中韓兩國科學家就“電子通信、激光物理、生物醫藥、智能交通、新材料、導航技術”六個主題展開探討。雙方科學家在兩國科技戰略合作的領域內,結合兩國科技合作的實際,研討提出明后兩年中韓科技合作的重點,提出了加快推動兩國科技合作的具體......閱讀全文
安捷倫科技與上海科技館合作共建“安捷倫科學實驗室”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7年6月27日,安捷倫科技與上海科技館正式簽署合作協議,共建“安捷倫科學實驗室”系列品牌活動,并與上海科技館共同開展“Agilent After School”合作項目。本次合作中,安捷倫科技除向上海科技館提供“安捷倫科學實驗室”項目中所需科普套件外,另捐贈20000美金
中國科學院將積極推進國際科技合作
記者日前從中國科學院了解到,2009年中科院將積極推進與發達國家、周邊國家、國際科技組織等的國際科技合作。 據介紹,在與發達國家合作方面,中科院將重點加強與國立科研機構、研究型大學和大型企業的戰略性合作,在項目合作、組織合作等方面積極探索以我為主、互利互惠的新模式,促進中科院原始創新能力、
中英科技合作聚焦之十:納米與材料科學合作蓄勢待發
人們耳熟能詳的納米技術早已經與化學、物理、生物等多個學科發生奇妙的交叉和融合,為這些領域支撐起更大的發展空間。而材料科學作為另一個激動人心的領域,直接影響著建筑、汽車、衛生保健、電子產品等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方面。在能源短缺、氣候變暖的今天,納米和材料科學肩負起改善人類生活質量和環境的重要使命,承載
大灣區科學論壇:戰勝疫情要靠全球科技合作
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持續推進的引領帶動下,深入推動粵港澳科技合作和共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已成為粵港澳三地的強烈共識。這是12月11日至13日在廣州舉行的2021年大灣區科學論壇發出的信息。 2021年大灣區科學論壇以“探索未來,共享科學”為主題,吸引了來自全球各地超過百位院士專家齊聚線上線下,共同
再續合作新篇 助力中意科技合作交流
應意大利歐洲研究促進署(APRE)邀請,交流中心黨委書記毛建軍率團于2017年9月4日至9月8日赴意大利羅馬參加由APRE組織舉辦的“龍星加”項目協調會。 其間,雙方回顧合作經驗,并就未來如何更好服務中意科研界合作明確了工作方向。 雙方總結了自2008年機構間合作備忘錄簽訂以來,兩機
政府間國際科技創新合作/港澳臺科技創新合作 申報指南
科技部關于發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政府間國際科技創新合作/港澳臺科技創新合作”重點專項2019年度第一批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國務院各有關部門科技主管司局,各有關單位: 根據國務院印發的《關于深化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
中國科學院與上海市科技合作逐步深化
中科院與上海市科技會談現場,雙方簽署合作補充協議 3月11日,中國科學院與上海市在北京舉行科技合作會談,旨在全面深化院市合作,共同推進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和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應勇出席會議并講話。會后,中科院副院長相里斌和上海市常務副市長周波代表雙方簽訂
科技部官員:我國已具備參與國際大科學合作能力
4月,中巴簽署科技、能源等多個領域合作文件;5月,中美舉行第三輪戰略與經濟對話,雙方同意在科技創新等領域加強合作;6月,中德決定建立電動汽車戰略伙伴關系,擴大在新能源、節能環保、能效領域合作…… “十二五”開局的2011年,見證了中外國際科技合作風生水起。中國科技外交會駛向何方?值此第九屆全國
中國科學院與吉林省舉行科技合作會談
10月25日,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在長春與吉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孫政才以及省長王儒林舉行工作會談,并代表中科院與吉林省人民政府共同簽署了《共建國家重大科技創新基地協議》。 白春禮對吉林省多年來為中科院各研究單位及各項事業發展給予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他指出,中科院與吉
鎂伽科技與丹納赫生命科學達成戰略合作關系
2022年8月31日,鎂伽科技與丹納赫生命科學在鎂伽鯤鵬實驗室(北京)舉行戰略合作簽約儀式,雙方圍繞生命科學領域相關行業整體解決方案建立長期戰略合作關系。本次合作將基于實驗室自動化的應用需求,聯合雙方核心技術能力,充分整合優勢資源,共同推進生命科學領域,尤其是藥物篩選、生物制藥、細胞基因治療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