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新版課程體系及科創金融方向發布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8618.shtm......閱讀全文
清華大學非全日制金融碩士啟動首屆招生
據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消息,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正計劃開設非全日制金融碩士(技術轉移)項目,并已啟動首屆招生工作。目前在該學院官網,預申請與資格審查通道已開放。預計首屆學生將于2021年秋季入學,一般安排周末集中授課,學制為2~3年。 據介紹,針對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對擁有科技創新、金融對接和
FT全球金融碩士排名發布,清華經管學院位列第五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2735.shtm澎湃新聞從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獲悉,6月12日,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以下簡稱FT)公布了2023年全球金融碩士排行榜。在無工作經驗要求類別中,清華經管學院
南開大學開設“技術轉移與科創金融”碩士項目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7955.shtm 中新網天津4月6日電 (孫玲玲 吳軍輝)記者從南開大學獲悉,為深度融入、全力支持天開高教科創園建設,作為重點依托高校,南開大學開啟天開園高端人才“定制”培養,在金融學院金融專碩項
金融扶持-期待落地
“民營和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尚未有效緩解。”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全國兩會期間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如何緩解民營和小微企業融資難,也成為今年兩會的熱點話題之一。記者注意到,有多位石油和化工代表委員建議解決民營企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 其實,民營和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并非近兩年出現
科技金融新版課程體系及科創金融方向發布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8618.shtm
科技金融新版課程體系及科創金融方向發布
4 月 15 日,上海交通大學(以下簡稱上海交大)舉行“科金創享·未來金融前沿論壇”。其間,上海交大中銀科技金融學院與多家機構和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科技金融 MBA 新版課程體系和金融碩士(MF)科創金融方向同期發布。 “深化產教融合是優化科技金融人才培養模式的主動作為。”上海交大黨委常務副
第七屆金融科技與金融安全大會舉辦
2023中關村論壇系列活動——第七屆金融科技與金融安全大會近日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展示中心舉行。本屆大會以“強化數字創新 筑牢安全屏障”為主題,圍繞數字金融安全、銀行科技安全、金融軟件供應鏈安全、新一代信息技術安全等議題,邀請近百位金融科技領域專家學者和科技企業、金融機構代表,共話金融科技
湖北扎實推進科技金融結合
2014年,湖北扎實推進科技金融創新,積極探索科技金融工作新路徑,助推企業融資發展,不斷優化科技金融發展環境,成效較為顯著。 一是探索設立省科技創業天使投資引導基金和風險資金池。先后起草了《湖北省天使投資引導基金管理暫行辦法(討論稿)》等文件,提出了風險補助的支持方式,對已投資于
低碳經濟-催生碳金融
兩百年來,人類文明動力大都基于碳燃燒,從而改變了地球的大氣結構。現在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是400PPM至450PPM,超過了臨界值,致使世界各地惡劣氣候頻發,控制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成為亟待解決的全球性問題。 近些年來,世界各國一直為改變全球氣候變暖而積極努力。《聯合國氣候變化公約》及《
六項金融科技成果亮相服貿會-助力金融數字化
8月31日至9月5日,2022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在北京舉行。在9月3日首鋼園服貿會成果發布現場,神州信息連續發布六項前沿金融科技創新成果,助力金融數字化,服務實體經濟。 數據作為生產要素已成為金融機構戰略性資產和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體現。神州信息圍繞“數據資產”自主研發的三款產品亮相服貿會,
評論:碩士城管,是“仕”不是“碩”
近日,有消息稱江蘇常州城管一線共有12名碩士,且這些碩士城管隊員中有的就是從事沿街巡查工作。消息一出立即引發網友熱議,一些網友稱,初中生就能干的工作,碩士去做,這不是浪費嗎?面對熱議,這些碩士城管隊員和城管部門表示,他們一點都不覺得浪費。 碩士當城管,乍一看是高學歷在吸引眼球,我以為
取消碩士新生獎學金背后的動因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3709.shtm
碩士生實習:“機會”還是“雞肋”
?范先佐 ? ? 熊丙奇■本報記者 韓天琪 隨著應屆生就業壓力的逐年增大,“實習”逐漸成為在校生與社會接軌的重要環節。與大多數本科生培養方案中將實習環節設置為必修環節、并且給予一定學分不同的是,碩士生的實習往往面臨尷尬的局面。 很多大學或研究所實驗室有明文規定,在讀碩
寧夏1000萬元科技金融專項撬動8億多金融資本支持
近日,寧夏自治區科技廳、財政廳下達了《2015年科技金融專項資金的通知》,對65家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成果轉化或產業化項目的8億多元貸款給予了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評估費用、貸款利息、擔保費用補助,補助總額1000萬元,專項資金與貸款之比達到1:80,財政科技投入資金放大倍增效果顯著。 為切實發揮科
雄安探索金融支撐體系
8月31日,剛剛成立一個多月的中國雄安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發布了第一份面向全國的人才招聘計劃。其實,從4月1日宣布成立雄安新區開始,雄安三縣產業就已經開始同步啟動轉型升級,在當地傳統塑料制品、服裝等產業正式啟動搬遷程序之前,市場已經開始自動退出。 與此同時,隨著央企、國企逐步進駐并開啟
碳市場亟須碳金融監管
在秘魯利馬召開的聯合國應對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0次締約方大會的“中國角”邊會上,中央財經大學氣候與能源金融研究中心發布了《2014中國碳金融發展報告》。 本次報告發布會的主題為“氣候變化和融資機制”,由中央財經大學氣候與能源金融研究中心、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和樂施會聯合主辦。
推動金融與環保產業融合
隨著“水十條”的即將出臺,環保投資再度成為熱點話題。記者了解到,環保領域未來的年投資需求將達到2萬億元以上,但財政沒有這么多資金怎么辦?如何引導民間資金進入環保領域?如何建立一個綠色金融的政策體系,將有限的財政資金作為杠桿,撬動幾倍、乃至十幾倍的民間資本投入到環境保護領域? 由中國環境科學學會
行業領袖峰會聚焦“產業+金融”
? 當前石油和化工行業正處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成為行業面臨的重要問題。11月4日,在西安召開的2017石油和化工行業領袖峰會暨《中國化工報》理事會第十三次年會上,與會專家認為,未來石油和化工行業的轉型發展將倚重并購重組,而產業基金能夠有效提升資本運作和資源整合空
2022金融支持綠色科技論壇舉行
近日,北京綠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聯合金融支持綠色科技平臺發起機構及合作伙伴在線上舉辦了“金融支持綠色科技論壇——2022年會”。金融界與綠色科技界的專家、學者及投資機構代表圍繞“30·60雙碳目標引領下的綠色科技創新及金融支持”主題開展了深入研討,展望了綠色低碳科技領域的發展路徑、創新及投資趨勢
開發性金融破解“太湖困局”
長三角是我國改革開發以來,率先實現經濟發展的區域之一。歷經過去三十年經濟的快速發展,長三角城市圈已成為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但是高耗能、高污染的經濟增長方式最終釀成環境危機,太湖藍藻的爆發為我們再次敲響了警鐘。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也是污染治理、改善環境的重要手段。國家開發銀行(以下簡稱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揭牌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18日揭牌 我國新一輪金融監管領域機構改革邁出重要一步 組建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 是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中備受關注的內容 根據改革方案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在中國銀保監會基礎上組建 統一負責除證券業之外的金融業監管 強化機構監管、行為監管、功能監管、穿透式監管、
金融服務,為實體經濟添動力
“光伏電站建設順利推進,這筆貸款幫了大忙。”安徽驕陽電力科技有限公司項目融資負責人張春光介紹,受益于中國人民銀行推出的碳減排支持工具,興業銀行合肥分行在一季度提供的1000萬元貸款利率很優惠,使企業資金成本負擔大為減輕。 “金融輔導隊上門了解情況,給出1億元授信額度,6天后2600萬元貸款就到
開拓國內首個“技術轉移碩士”培養體系
7月30日,上海交大中銀科技金融學院正式揭牌。 這是一所按照國際一流標準建設的科技金融學院。未來,學院將著力開拓包括全國首個“技術轉移碩士”在內的創新復合型人才培養體系,積極履行交叉科研、成果轉化、智庫平臺等職能,同時為中銀打造科技金融領軍銀行新品牌不斷助力,也力爭為我國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的
湖北扎實推進科技與金融深度融合
為全面激活湖北科技創新創業活力,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深入推進“創新湖北”建設,湖北省科技廳將重點圍繞創新財政科技投入方式、引導創投資本投資科技成果轉化、投資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推進科技與金融深度融合、完善科技金融支撐服務體系等方面開展工作。 1.支持設立科技天使投資基金。支持創投機構聯合省
評論:以綠色金融促低碳發展
發展綠色、循環、低碳經濟,必然催生綠色金融。綠色金融是對傳統金融的延伸和發展,傳統金融單純追求商業效益,而綠色金融追求的是商業效益和生態效益的最佳平衡。向綠色金融轉型,是銀行應盡的社會責任,也有利于銀行業擴大影響力。 近年來,盡管綠色金融項目貸款總量不斷增加,但總體占比仍較低,我國綠色金融尚處
綠色氣候基金融資98億美元
發達國家承諾為聯合國幫助低收入國家進行碳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捐助98億美元。 在綠色氣候基金(GCF)巴黎會議后,27個國家承諾為其進行新一輪融資。盡管美國和澳大利亞缺席了本次會議,但此次融資總額超過了2014年的93億美元。包括英國,德國和法國在內的13個國家承諾,他們會在5年前融資數額的基
聶曉偉:科技金融-需分段“活血”
■科技創新處于不同的階段,融資需求也有所不同,科技金融應分段施策,對不同階段的創新活動“精準”發力,更好地為科技創新加油助力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血液,在尚無直接產出的科技創新活動中更是不可或缺的關鍵因素。簡單說來,科技金融的使命,就是“圍繞創新鏈完善資金鏈,加快科技成果產業化”。科技創新處于不同
中國7家銀行試水碳金融
在昨天由北京環境交易所主辦的“2011年地壇論壇”上,中國銀監會有關負責人透露,已有浦發、民生、興業等7家銀行與國際金融公司合作,開始試水碳金融,并開發出8種融資模式。 在國際碳金融的交易當中,大型金融機構已成為重要主體。早在2006年,德國巴特萊銀行首先推出了VER(自愿減排)和約,開啟
未來科學城搭起金融服務平臺
瞄準“露營熱”的便攜移動電源,首創深度試駕營銷模式的“超級電動”平臺,集人身安全監控、作業輔導、風險預警等為一體的“云+端”智能可穿戴設備……這些可能成為創新創業“明日之星”的項目正在未來科學城加速成長。而為了助力這些新星閃耀,金融服務正成為未來科學城服務的重點。 在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指
重慶市成立科技金融服務聯盟
4月22日,重慶市科技金融服務聯盟成立大會暨投融資對接會在重慶市舉行。科技部資源配置與管理司副司長劉智敏和重慶市科委主任李殿勛共同為重慶市科技金融服務聯盟揭牌。 劉智敏在主旨演講中指出,促進科技金融融合發展,優化創新創業的投融資環境,對實施大眾創新創業具有重要意義,是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