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初120元,現在550元,翻倍地漲”“買的時候480元,剛買完就漲到580元”……臨近畢業,碩士學位論文查重服務價格漲勢“兇猛”。不少研究生直言,查重負擔越來越重,畢業前還要被宰一次。 論文查重又稱“學術不端行為檢測”,目的是杜絕抄襲、剽竊、侵占、篡改他人學術成果等行為。目前國內知名度較高的查重服務,由同方知網數字出版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俗稱知網查重。 盡管查重渠道還有萬方查重、維普查重等,但知網擁有豐富的全文比對資源庫支撐,查重結果權威性更高,高校往往將其作為碩士學位論文查重的首選。 近期知網查重服務為何大幅漲價?網上售賣的知網查重是否正規?高校對于碩士學位論文查重有哪些具體規定?記者就這些問題展開了調查。 頻繁漲價,買早了還得補差價 4月末,重慶某高校應屆碩士畢業生周鋒接到學校通知,要求近期上傳學位論文進行初檢。為了保證順利通過,他決定在網上購買查重服務先行自檢。 當他準備下單時卻發現,前幾天只賣30......閱讀全文
一年一度的大學畢業論文答辯季又來了,大學老師也開始進入論文評審和答辯的“黑五月”。同過去不夠規范的做法相比,各大高校對畢業論文的要求在近些年明顯提高。比如,為了避免過去頻繁發生的論文抄襲現象,高校普遍規定了論文查重率的合格標準。一些高校規定不同檔次的論文要達到不同標準的查重率,以體現不同學歷的不
現在很多同學都要交畢業論文了,論文查重這門生意又火了起來。各大高校對畢業論文的查重通過率要求各不一樣,對本科生、碩士、博士的要求也不盡相同,但一般都在5%到30%之間。 據說,淘寶網上提供“論文查重”服務的部分商家,就算沒有傳說中的幾十萬,月營業額數以萬元計那也是家常便飯。他們大多數是以低價散
在論文查重的時候大多的學校都會規定學生需要使用知網系統進行查重,因為相對來說知網查重的結果還是最嚴格最值得信賴的,那么很多同學在交定稿之前也會自己先檢測一下論文,小編今天就給大家帶來了使用知網檢測系統的幾點建議,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小編曾經分享過一篇《免費論文檢測》知網檢測系統——使用知網檢測系統的
學位論文的抄襲究竟有多少?恐怕很難得出準確的數據,起界定也不那么容易,除非有太多的復制黏貼現象可以通過查重系統來識別外,其實許多學生所謂“策略性”、“技術性”的抄襲大多是沒辦法簡單認定的。但即便這樣,我們還是可以看到有許多大范圍雷同的論文被揭露。比如近期影響比較大的山東大學的碩士論文抄襲事件、西
“一個愿買,一個愿賣,看似是市場行為,但用戶在與知網的價格談判中幾乎沒有議價能力。更何況,知網壟斷地位的形成,并不完全是市場造就的。比如,按規定,本科生以及碩博生,其論文都必須通過知網查重,才能夠順利獲得答辯資格并從高校畢業。” 最近,知網掉進了輿論漩渦,其壟斷學術資源的話題備受公眾關注。
據中國之聲《全國華語廣播網》報道,論文查重,幾乎已經成為國內大學生在畢業答辯前的必經步驟,根據各個學校不同的標準,論文的重復率在10%-25%不等,就基本可以被認定為抄襲,無法參加畢業答辯。 近日,有廣西財經學院法學院的教師反映,院長雷裕春的九篇論文和一篇專著,經過知網檢測,重復率有的在30%
“圖書館訂購的‘中國期刊網’(中國知網)系列數據庫2015年合同期已到,由于數據庫商漲價過高,圖書館目前正在全力與對方進行2016年的續訂談判,上一年度合同截止到2016年3月31日,期滿后數據庫商隨時可能中斷北大的訪問服務。”3月31日,北京大學官網上貼出中國知網(以下簡稱“知網”)即將停用的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在不經意的眨眼中,時光悄悄地又帶著我們來到了一年一度的畢業論文季。小七作為當年論文檢測亂象受害者中的一員,忍不住和學弟學妹們說三道四一番。眾所周知,21世紀什么最貴?人才!或者更準確一點說,創新型人才!有鑒于此,國家對學術不端行為越抓越嚴,對高校畢業論文的原創性也
3月27日,微博用戶@科研狗的基金夢發微博稱湖南大學碩士畢業生劉夢潔學位論文涉嫌抄襲自己2017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書,使得自己2019年完成的博士論文的送審和查重受到影響,希望湖南大學給出具體回復,3月28日,@湖南大學發微博回復稱對此事高度重視,將展開核查工作。事情經過 3月27日,
演員翟天臨近日被曝出北京電影學院博士研究生在讀期間,發表的一篇學術性質文章有疑似抄襲行為。北京電影學院已經對這一事件成立調查組。昨日晚間,北京大學也發布聲明:對近日媒體關注的“翟天臨涉嫌學術不端”一事,我院高度重視。將根據其博士學位授予單位的調查結論按規定做出處理。 由直播時的一句“知網是什么
近期,翟天臨事件仍在發酵,不知“知網”為何物的他不僅牽出國內藝人論文造假的問題,也讓此前涉嫌學術資源壟斷的中國知網(以下簡稱知網)再次陷入爭議。知網,這個中國最大的學術電子資源集成商,因強勢提高服務價格,已多次遭到來自各方尤其是學界的質疑。 鑒于學術數據庫的特殊性,其對權威學術資源的版權壟斷具
龔自珍曾疾呼“不拘一格降人才”,如今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普通高考之外,各高校的自主招生不失為一種選拔優秀人才的方式,但其中的弊端也逐漸顯現。 前日,“河南四家長質疑考生高考答題卡被調包”事件甚囂塵上,河南省紀委監察委已經通報調查結果:4名考生答題卡均為本人書寫,不存在人為調包試卷和答題卡現象。隨
論文查重是如今每個大學生在畢業答辯前的必經步驟,根據各個學校不同的標準,論文的重復率在10%~25%不等,基本可以被認定為抄襲,無法參加畢業答辯。近日有廣西財經學院法學院的教師反映,院長雷裕春的9篇論文和1篇專著,經知網檢測,重復率有的在30%,有的甚至高達94%,而該校學術委員會認定所有論文
2019年已經結束,小編在此簡單匯總六件本年度較為著名的“學術不端”事件,并且整理事件后期的處理結果。一、翟天臨事件 2月8日,翟天臨因在直播中被問及知網時,回答到“知網是什么?”引起網友們重點關注到他的北大博士頭銜,隨后翟天臨的論文作品被披露,其中含有大段抄襲語句。 翟天臨曾在《廣電時評》
在南京大學社會學院網站上,這位教授的個人成果頁面目前只張貼著英文論著目錄,沒有任何中文論文。這對一位本土的人文社科學者來說,是非常少見的情形。梁瑩的一些論文與別人論文存在大面積雷同 但梁瑩事實上著述頗豐,僅所能查到的,以她為第一或第二作者的中文文獻就超過了120篇。 不過在過去幾年里,她的這
在南京大學社會學院網站上,這位教授的個人成果頁面目前只張貼著英文論著目錄,沒有任何中文論文。這對一位本土的人文社科學者來說,是非常少見的情形。 但梁瑩事實上著述頗豐,僅中國青年報記者所能查到的,以她為第一或第二作者的中文文獻就超過了120篇。 不過在過去幾年里,她的這些學術成果陸續被從網上
最近網上關于博士的話題此起彼伏,轟轟烈烈,大家對注水博士表現出了比注水豬肉還高的關注度。印象中上次博士群體有這么大的曝光度,還是博士倫廣告。 很多人也在后臺問我:畢導哥哥,怎么判斷一個人是不是博士呢?博士之間有生物電流、能相互感應是真的嗎? 這當然是真的!一般來說我們第一眼就能看出來一個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