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21-23日,中國光學學會2008年度學術年會在福建省泉州市華僑大學隆重召開。中國光學學會理事長周炳琨院士、副理事長徐至展院士、中科院半導體研究所王啟明院士等1200多名專家學者與會。 中國光學泰斗王大珩先生和母國光院士擔任本屆大會的名譽主席,中國光學學會理事長周炳琨院士擔任大會主席,學會副理事長徐至展院士、科技部副部長兼中國光學學會副理事長曹健林、中國光學學會常務理事王啟明院士擔任大會副主席。 共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光學研究人員、工程師、學生等1200余人參加了本次大會,大會共收到投稿1000余篇。本次大會除主會場外,還設了工程光學和光學制造、生物醫學光學、光電技術與系統等18個分會場供參會人員進行學術交流。同時大會還專設了光電產品展示區,供光電產品廠家進行產品展示與業務交流。 11月21日的開幕式分兩個部分進行。第一部分是領導講話和頒獎表彰儀式,福建省、泉州市以及華僑大學的領導分別介紹了本地區情況......閱讀全文
8月24~27日,中國光學學會2010年光學大會在天津大學召開。正值激光誕生50周年、中國光學學會成立30周年,與會人員圍繞光學材料研究進展與應用、光學計量與測試技術、激光物理技術與應用等18個學術專題進行了交流,探討光學科技發展的前沿動態。本次會議收到論文900余篇,對于促進光學與光
9月13日,第一屆全國環境光學與技術大會暨中國光學學會環境光學專業委員會2012年學術年會在安徽合肥召開,與會人員就環境光學研究領域的相關問題開展學術研討。 中國光學學會環境光學專業委員會主任、中科院安徽光機所所長劉文清研究員為大會致了歡迎詞。在中科院安
10月18日,由中國光學學會(COS)和國際工程光學學會(SPIE)共同主辦的2010亞洲光電子會議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會議期間,國際工程光學學會(SPIE)舉行了2010年度光學設計與工程獎學金頒獎儀式,國際工程光學學會(SPIE)主席Ralph James博士親自為北京理工大學博士生程德
6月13日至14日,由中科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IEEE光子學會、美國光學學會聯合主辦的微納光學工程國際會議(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icro/Nano Optical Engineering,ICOME)在長春光機所召開。會議得到了國家科學技術部、國
2020年3月28日,2019年第十六屆王大珩光學獎評審會以網絡視頻形式成功召開,會議由中國光學學會理事長龔旗煌院士主持。會議對中青年科技人員光學獎申請者申報材料進行審議和討論,經過無記名投票評選出2019年第十六屆王大珩光學獎中青年科技人員光學獎獲得者2名,獲獎者為浙江大學匡翠方教授和國防科
國際光學聯合會(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for Optics,ICO)于8月13~19日在墨西哥培爾布拉召開第22屆ICO全體會員大會(General Assembly),學會理事長周炳琨院士,學會理事、原國際光學聯合會副主席、清華大學教授金國藩院士,學會常務理
8月9日至12日,2019年中國光學學會學術大會在合肥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光學學會、中國科學院信息技術科學部、中國工程院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主辦,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承辦。 開幕式上,中科院院士、中國光學學會理事長龔旗煌,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大校長包信和
2010年8月24~27日,中國光學學會2010年光學大會在天津大學召開。正值激光誕生50周年、中國光學學會成立30周年,與會人員圍繞光學材料研究進展與應用、激光物理技術與應用等18個學術專題進行了交流,探討光學科技發展的前沿動態。海洋光學亞洲分公司攜NIRQuest256-2.5、LIB
10月9日至12日,由中國光學學會光學材料專業委員會和中國科學院強激光材料重點實驗室主辦、中國計量學院承辦的2014全國光學材料學術研討會在浙江杭州成功召開。中國科學院干福熹院士、吳以成院士、祝世寧院士擔任大會名譽主席,中科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黨委書記、副所長,中國光學學會光學材料專業委員會
圖為中國工程院院士金國藩(中) 中國光學工程學會第四次常務理事會日前在京召開。會上,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金國藩院士表示,打造科技強國需要大力推動和發展光學工程事業。 近年來,光學工程作為一門理工交叉學科,其理論體系得到了不斷地完善與發展,與信息科學、精密機械與制造、計算機科學
8月23至26日,由中國光學學會主辦的2010年光學學術年會在天津召開。“環境光學技術與應用”專題是首次設置在該學術年會中,會議主席是安徽光機所所長劉文清,該所環境光學中心在此項專題中有近20個學術報告。 劉文清應大會邀請作了“環境監測技術需求與發展趨勢”的特邀報告,主要從監
“七彩光譜 萬象更新”主題系列訪吉林大學吳玉清教授 光譜技術已邁過百年歷史長河,中國的光譜分析技術亦可追溯到上個世紀50年代,今日中國的光譜技術已從國際上“跟跑”躍升到部分領域領跑的地位。在這背后,國內老中青幾代科學家克服了嚴峻的挑戰、也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伴隨著將在成都召開的第21屆全國分子光譜學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光譜技術已邁過百年歷史長河,中國的光譜分析技術亦可追溯到上個世紀50年代,今日中國的光譜技術已從國際上“跟跑”躍升到部分領域領跑的地位。在這巨大飛躍的背后,是老中青科學家為克服嚴峻挑戰而付出的辛勤汗水。伴隨著將在成都召開的第21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中國光學學會光譜專業委員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8年10月31日,由慕尼黑博覽集團、慕尼黑展覽(上海)有限公司主辦、中國分析測試協會合辦、中國化學會協辦的“Analytica China 2018 第九屆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隆重召開。在安捷倫媒體見面會后(相關報道:打造中國特色產品服務 安捷倫an
由中國光學工程學會及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主辦的2016年光電子?中國博覽會(Photonics China 2016),即將于2016年5月9日-11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盛大開幕。繼2015年光電子?中國博覽會(Photonics China 2015)的勝利召開,各大科研單位、企業及學術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20年10月31日,由中國光學學會和中國化學會主辦的“第21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暨由中國光學會光譜專業委員會主辦的“2020年光譜年會”在四川世外桃源酒店隆重召開,本次會議由大理大學、四川大學與環境化學與生態毒理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聯合承辦。大會邀請了國內外光譜及相關領
8.476,這是長春光機所主辦的英文期刊Light獲得的第一個影響因子。從創刊至今,Light只有“兩歲半”,盡管年幼卻后勁十足——目前,它已發表來自19個國家/地區的97篇學術文章。知名學者評價:現在,新生科技期刊如洪流一般將我們淹沒,它們中大量期刊是過剩的、質量有待商榷的。幸運的是,我們偶爾
“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China 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nctional Materials and Applications),是1991年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儀表功能材料分會、國家“863”新材料專家委員會、重慶材料研究院及中國材料研究學會、中國電子
第24屆國際光學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for Optics,ICO)大會于2017年8月21日至25日在日本東京召開。會議期間舉行了國際光學委員會2017-2020任期換屆選舉,北京大學副校長、人工微結構和介觀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光學學會理事
關鍵字:Nexus 128,小動物光聲成像系統,臨床應用,心血管、藥物代謝、疾病早期診斷、基因表達研究、干細胞及免疫、腫瘤生物學,腦神經生物學 光聲成像開始逐步應用到臨床患者的身上,這項技術將對臨床醫學成像,如從早期腫瘤檢測到神經學和無標記組織學研究都將產生革命性的影響。在今年夏初召開的2
由中國光學學會和中國化學會主辦的“第21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暨由中國光學會光譜專業委員會主辦的“2020年光譜年會”將于2020年5月15-18日在成都召開,會議由四川大學分析測試中心承辦。本次大會將秉承前20屆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之宗旨,以期形成自由研討的學術氛圍,讓光譜相關或相近的思想撞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由中國質譜學會、中國化學會質譜分析專業委員會和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質譜儀器專業委員會聯合主辦的“2018年中國質譜學術大會”將于2018年11月23日在廣州召開。本屆會議在中國質譜發展歷史上將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它標志著中國質譜發展進入了新時代。近日,分析測試百科網采訪到
第12屆全國發光學學術會議暨發光學相關產業研討會在蘇州納米所召開 第12屆全國發光學學術會議暨發光學相關產業研討會11月5日至8日在中科院蘇州納米所召開。會議由中國物理學會發光分會和中國稀土學會發光專業委員會聯合主辦,中科院蘇州納米所、蘇州工業園區承辦。來自全國100余家單位300
——2016年國際生物醫學工程與醫療儀器學術產業大會在京召開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6年11月29日,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中國光學工程學會聯合主辦,中國儀器儀表學會醫療儀器分會、清華大學醫學院、解放軍總醫院檢驗科和中關村醫療器械產業技術創新聯盟聯合承辦的2016年國際生物醫
由中國光學學會和中國化學會主辦,韶關學院和韶關市化學化工學會聯合承辦的“第17屆全國分子光譜學術報告會”,將于2012年10月19~23日在廣東韶關召開。 本次會議將是我國分子光譜領域的又一次聚會。本著繼往開來、與時俱進的精神,本次會
光譜技術已邁過百年歷史長河,中國的光譜分析技術亦可追溯到上個世紀50年代,今日中國的光譜技術已從國際上“跟跑”躍升到部分領域領跑的地位。在這背后,老中青科學家,克服了嚴峻的挑戰、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伴隨著將在成都召開的第21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中國光學學會光譜專業委員會和分析測試百科網聯合舉
“七彩光譜 萬象更新”主題,訪重慶三峽學院楊季冬教授 光譜技術已邁過百年歷史長河,中國的光譜分析技術亦可追溯到上個世紀50年代,今日中國的光譜技術已從國際上“跟跑”躍升到部分領域領跑的地位。在這背后,老中青科學家,克服了嚴峻的挑戰、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伴隨著將在成都召開的第21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
葉軍是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物理學教授、美國國家標準和技術局(NIST)與科羅拉多大學聯合建立的實驗天體物理實驗室(JILA)研究員。2006~2007年,他的研究小組做成一臺世界上最準確——每7000萬年僅誤差1秒——的鍶原子光鐘 (optical atomic clock) ,精度超過了目前存放于美國
會議現場 10月19日至21日,由安徽省光學學會大氣與環境光學專業委員會主辦的大氣與環境光學2012年度學術年會在安徽霍山召開。 來自中科院安徽光機所、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解放軍電子工程學院、陸軍軍官學院等單位的近30位專家代表出席了會議。 年會上,
8月23~26日,第八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在哈爾濱工業大學舉行。來自國內外的近百名專家學者圍繞新材料研發前沿和新材料產業的核心領域——功能材料進行了深入交流和研討。 鄒廣田院士等學科帶頭人,“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和“863計劃”專家組成員等參加會議并作專題報告。會議征集學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