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53個暴雨預警生效96個鎮街遇暴雨大暴雨
記者11日從廣東省氣象局獲悉,該省已有近一半的市縣受強降水影響,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水汽的不斷上岸補充,雨勢仍會持續。截至11日9時20分,廣東有53個暴雨預警生效,其中7個紅色預警、12個橙色預警。 據氣象部門預報,預計未來24小時有超過60個縣(市、區)將出現大暴雨天氣(即24小時內降水量100毫米至249.9毫米的降雨過程)。按照《廣東省防汛防旱防風防凍應急預案》和廣東省防總有關規定,廣東省三防辦、省應急管理廳已于5月10日20時將防汛IV級應急響應提升至Ⅱ級。 根據統計,11日0時到6時,廣東省有2個鎮街錄得超過250毫米的特大暴雨,有43個鎮街錄得100毫米至250毫米的大暴雨,有51個鎮街錄得50毫米至100毫米的暴雨。其中,各市雨量最大的鎮街有:陽江陽東區合山鎮255.6毫米、珠海香洲區吉大街道196.2毫米、茂名高州市大坡鎮173.8毫米、深圳龍崗區南澳街道167.3毫米、江門開平市金雞鎮126.1毫米。 ......閱讀全文
廣東53個暴雨預警生效 96個鎮街遇暴雨大暴雨
記者11日從廣東省氣象局獲悉,該省已有近一半的市縣受強降水影響,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水汽的不斷上岸補充,雨勢仍會持續。截至11日9時20分,廣東有53個暴雨預警生效,其中7個紅色預警、12個橙色預警。 據氣象部門預報,預計未來24小時有超過60個縣(市、區)將出現大暴雨天氣(即24小時內降水量10
華南強降雨持續中 廣東福建等地暴雨如注
6月8日,江南南部、華南等地強降雨天氣持續,廣東、福建等地部分地區仍將出現大雨或暴雨,中央氣象臺今早繼續發布暴雨藍色預警。氣溫方面,未來幾天,陜西、河南到長江中下游一帶天氣干熱,高溫仍將間歇性出場,主要集中在河南及其周邊一帶,考生及家長需做好防暑降溫措施。 華南強降雨持
臺風“木蘭”登陸廣東徐聞 需警惕局地大暴雨
中國天氣網訊 今天(8月10日)10時50分前后,今年第7號臺風“木蘭”登陸廣東徐聞。受其影響,今天廣東、海南及廣西等地出現明顯風雨天氣,局地可能激發強烈降雨,需警惕地質災害、中小河流洪水等次生災害的發生。臺風“木蘭”登陸廣東徐聞 廣東廣西海南云南局地有大暴雨 今年第7號臺風“木蘭”的中心已于今
廣東遭強雷雨襲擊 近百縣市拉響暴雨大風警報
自4月6日進入汛期后,廣東省內大部分地區頻繁遭遇雷雨襲擊。27日,強雷雨再次襲擊廣東,截至記者晚上8時30分發稿為止,包括廣州、潮州、陽江在內的共94個縣市拉響了暴雨大風警報。 經過近一周的風雨“洗禮”后,伴隨高空槽東移和弱冷空氣主體南下,26日廣東強降水結束,
廣東局部遭遇暴雨冰雹和14級大風 部分房屋倒塌
?????? 4月5日,廣東大部分地區出現強降雨,局部地區出現冰雹,部分地區遭遇雷雨大風,清遠出現最大風力達14級。這造成清遠市局部地區部分房屋倒塌、農田和供電線路損毀。截至19時,尚未有人員傷亡報告。 廣東遭遇強對流天氣襲擊。廣東省氣象臺首席預報員盧山說,5日5時到下午16
屬于中國的特殊暴雨,他叫暖區暴雨
暖區暴雨是由中國學者黃士松在研究華南暴雨時提出的暴雨類型,暖區暴雨一般是指發生在距地面鋒面200~300km的暖區一側的暴雨,或者是發生在西南風和東南風匯合氣流中,無切變的西南氣流里,且不受臺風等熱帶系統控制。中國學者近幾年發現不僅華南地區有暖區暴雨,在我國的江南和江淮地區、華北地區也有暖區暴雨
暴雨黃色預警繼續!10省區將現大到暴雨
中國天氣網訊 中央氣象臺6月18日06時繼續發布暴雨黃色預警:預計,6月18日08時至19日08時,貴州東南部、湖南中南部和東北部、湖北東南部、江西中北部、浙江南部、廣西東北部、廣東中北部、福建北部以及西藏東南部、云南西北部等地有大到暴雨,其中,江西北部、廣西東北部、廣東中北部等地部分地區有大暴雨(
暴雨藍色預警:山東等地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雨
中央氣象臺7月22日06時繼續發布暴雨藍色預警: 預計,7月22日08時至23日08時,陜西南部、河南中東部、山東中南部、安徽北部、江蘇北部、湖北西部、重慶北部等地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雨,其中,山東中部等地局地有大暴雨(100~140毫米)。上述部分地區伴有短時強降水(最大小時降雨量30~60毫米
北京暴雨為何如此任性
15日夜間,一場大雨不期而至,突降北京。 “前幾天預報說有暴雨,但卻沒來,今天沒預報,卻來了。這到底是怎么回事?”有民眾疑問。 對此,北京市氣象局一位不愿具名的專家表示,前幾天天氣預報說暴雨主要是指累積雨量,長時間持續下,達到暴雨級別。而此次主要是小時雨量比較大,因此,公眾感受更為
這份《暴雨自救指南》,請收好!
極端天氣現象頻發情況下,暴雨天氣出現概率提高,尤其是一些傳統降水較少的地區,突然出現歷史性超量降水。 短時間的超量降水和持續不斷降水,會在局部地區乃至更廣闊的地區造成洪澇,既有的水利設施、防汛設施和防汛手段,以及援救手段不足以立刻生效或者立刻實現全面救援。因此在災害性暴雨情況下,應采取全面公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