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原湖南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位于歷史名城,湖南省會長沙,脫胎于1906年美國雅禮協會在中國創辦最早的西醫院之一——雅禮醫院,始建于1958年,是國家教育部重點高校——中南大學附屬的大型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是國內學科最齊全、技術力量最雄厚的醫院之一,素有“南湘雅”美譽。先后榮獲全國百佳醫院、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全國群眾滿意醫療衛生機構等榮譽稱號。
醫院現有在崗正式職工4700余人,其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631人,“千人計劃”學者2人,長江學者講座教授1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項目獲得者1人;占地面積230余畝(其中醫療用地約160畝),醫療建筑面積36.46萬平方米,編制床位3500張;擁有先進的PET-CT(Biograph mCT·X)、醫用回旋加速器、醫用直線加速器、雙源CT、3.0T核磁共振儀等千萬元以上設備8臺(件)。
醫院擁有國內先進的門診自助就醫系統,2016年醫院門急診量逾302萬人次,出院病人13.9萬人次,為湖南省首位。每年開展高新技術近100項,在國內較早開展了多種器官移植,受術者生存質量高,整體水平達國內先進,是全國獲準開展器官移植項目最多的醫院之一。還擁有30個衛生部專科醫師培訓基地、衛生部全科醫師臨床培養基地,10個省級診療中心、11個省級質控中心,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湖南省衛生應急救援培訓基地亦落戶該院。
醫院擁有兩個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代謝性疾病、精神心理疾病),形成了由精神病與精神衛生學(含醫學心理中心)、心胸外科、代謝病與內分泌學、神經病學、耳鼻咽喉科學、普通外科學(重點培育學科)6個國家重點學科以及藥學部(臨床藥學)、骨科、心血管內科、血液內科、內分泌科、胸外科、心臟大血管外科、精神病科、臨床護理專業、呼吸內科、神經內科、腎病科、普通外科、眼科、皮膚科、麻醉科、耳鼻咽喉科、消化內科、醫學影像科、感染病科、康復醫學科、風濕免疫科、老年病科等23個衛生部臨床重點建設專科,糖尿病免疫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腎臟病和血液凈化學湖南重點實驗室、醫學表觀基因組學湖南省重點實驗室、湖南省心血管病現代醫療技術研究中心、精神疾病診療技術湖南省工程實驗室、精神病學與精神衛生學湖南省重點實驗室和湖南省麻醉臨床醫療技術研究中心7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皮膚病與性病學、兒科學、眼科學、護理學、腫瘤學、醫學心理學、中西醫結合醫學、特種醫學等11個湖南省重點學科組成的優勢學科平臺。
醫院為臨床醫學和中西醫結合一級博士點單位,擁有臨床醫學一級學科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擁有在崗博士生導師108人,碩士生導師248人。承擔本科、碩士、博士研究生等多層次教學任務,在院學生2000余名。擁有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牽頭兒科學、內科學和精神病學3門國家精品課程,獲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
我院先后獲得各級成果獎400余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獎11項(其中5項為參與),全國科學大會獎3項。近五年來承擔國家課題近300項,其中主持973項目1項,公益性衛生行業專項項目1項,支撐計劃項目、國際重點合作項目、重大國際合作項目國家自然基金杰青項目、國家自然基金重點項目、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和973課題共計15項。
醫院地址:湖南省長沙市人民中路139號
郵 編:410011
總 機:0731-85295888、0731-85295999
傳 真:0731-85533525
弗蘭克·威爾切克和阿道夫·普拉森西亞在訪談中當今的科學領域中充滿了科學家和人文學者之間的對話和互動。新知識的前沿是跨越傳統學科界限合作的產物。我相信,新知將在不同研究背景的科研人員一起解決具體問題時碰......
2013年11月19日,《泰晤士報》、《紐約時報》、《自然》雜志都登了同一條訃告。諾貝爾委員會官網也放上一張黑白照,以示悼念。這個普通的日子里,因他去世,世界顯得格外灰暗。他叫弗雷德里克·桑格。一個鮮......
據諾貝爾獎官網消息,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于北京時間10月6日17點45分正式揭曉,由來自德國的BenjaminList和來自美國的DavidMacMillan兩位位科學家共同獲得,以表彰他們在不對稱......
諾貝爾物理學獎新聞發布會:瑞典皇家科學院決定將20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真鍋淑郎(SyukuroManabe)和克勞斯·哈塞爾曼(KlausHasselmann)、喬治·帕里西(GiorgioPar......
北京時間2021年9月25日零點,有“諾獎風向標”之稱的拉斯克獎(theLaskerAwards)公布,三位在光遺傳學領域作出重要貢獻的科學家獲得阿爾伯特·拉斯克基礎醫學研究獎。獲獎理由:發現了可以激......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化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文學獎以及經濟學獎頒獎儀式因新冠疫情10日改為線上舉行,活動地點也首次改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市政廳。獲得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是英國科學家羅杰·彭羅斯以......
記者11月23日從諾貝爾獎獲得者世界大會組委會獲悉,以“科學無邊界、科技共同體”為宗旨的“諾貝爾獎獲得者2020世界大會”將在北京召開。大會在中國科協指導下,由諾貝爾獎獲得者科學聯盟、中國國際經濟技術......
記者11月23日從諾貝爾獎獲得者世界大會組委會獲悉,以“科學無邊界、科技共同體”為宗旨的“諾貝爾獎獲得者2020世界大會”將在北京召開。大會在中國科協指導下,由諾貝爾獎獲得者科學聯盟、中國國際經濟技術......
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格雷格·塞門扎(GreggL.Semenza)涉嫌學術不端事件持續發酵。截至10月20日上午,知名學術打假網站Pubpeer上曝出的爭議論文已增至40篇,......
諾貝爾獎帶來了哪些啟示,諾貝爾獎獲得者又有哪些最新認識,這幾乎是每年諾獎揭曉時,公眾都會關注的問題。在今年諾貝爾獎揭曉前夕,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傳播中心連續推出主題為“2020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