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2010年中國近海海洋科學考察開放共享航次再度起航,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副所長代亮和科研處、科考船隊負責同志到碼頭送行。
本航次使用“科學三號”海洋科學考察船,航期約10天,將開展多學科綜合性海洋調查,深入認識黃海、東海和南海海洋物理、地質環境與資源變化規律與機制,圍繞“中國近海環境背景特征及其變化規律”、“中國近海生物多樣性特征及其演變規律”和“中國近海富營養化及其生態安全”三大科學問題,重點進行水文氣象、海洋化學、海洋生態、海洋地質等觀測內容。
6月8日,“科學三號”海洋科學考察船執行了2010年東海(長江口)海洋科學共享航次任務。該航次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于2009年度試點資助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海洋科學調查船時費”5個共享航次之一,由海洋所負責組織實施,共搭載了18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對長江口及東海陸架海域7條科學考察斷面的46個調查取樣站位進行了考察,來自海洋所、廈門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南京大學、華東師范大學的25名專家參加了該航次。
代亮(右一)看望航次首席科學家、船長
2010年中國近海海洋科學考察開放共享航次航線示意圖
西班牙帕爾馬當地時間2023年6月5日,國際湖沼與海洋科學學會(ASLO:AssociationfortheSciencesofLimnologyandOceanography)將RuthPatric......
中新社北京8月19日電(記者阮煜琳)中國自然資源部19日消息,“聯合國海洋科學促進可持續發展十年”中國委員會成立會議19日在北京召開。為推動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相關目標落實,第72屆和7......
營員云上大合影 海洋所供圖山西省營員正在認真觀看直播 海洋所供圖介紹中科院海洋所所史館 海洋所供圖在潮間帶開展海洋生物采集 ......
近日,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簡稱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海洋新材料聯合實驗室”建設方案通過論證。中國工程院歐進萍院士、中國科學院魏悅廣院士、俄羅斯工程院張以河院士等來自北京大學、哈爾濱工業大......
12月5日,記者從中山大學海洋科學學院獲悉,該院歷時四年編纂推出的一系列海洋科學專業本科教材,現已推廣至中國海洋大學、廈門大學、南京大學等10余所涉海大學。據介紹,這是全國首套專門針對海洋相關專業編纂......
英國政府科學辦公室近日發布《未來海洋發展報告》,從經濟、環境、全球管理和海洋科學四個方面闡述了英國基本情況、優勢和應對未來海洋發展的思路。 &......
我國海洋數據共享邁出重要一步。作為首批通過認定的8個重點領域科學數據共享平臺之一,在19日舉行的“2018中國海洋信息技術高端論壇”上,國家海洋科學數據共享服務平臺正式發布。共享信息包括海洋多學科實測......
海洋科學技術獎獎勵辦公室日前組織召開2017年度海洋科學技術獎評審委員會評審會議。經過專家認真評審,海洋科學技術研究類共有20項成果擬獲獎,其中特等獎1項、一等獎5項、二等獎14項;海洋科技轉化類共有......
11月17日上午,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國家數學與交叉科學中心(以下簡稱“交叉中心”)和中國海洋大學(以下簡稱“海大”)合作協議簽約儀式在海大舉行。會議現場海大校長于志剛指出,海大和交叉中心合......
5月15日從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獲悉,由海洋國家實驗室和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發組織(CSIRO)共建的國際南半球海洋研究中心將于5月22日在澳大利亞霍巴特市正式啟用。據悉,這是我國在世界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