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海峽兩岸生物醫學研究領域交流與合作,2012海峽兩岸生物醫學研討會于9月13日至15日在上海青松城召開。本次研討會主要議題是亞洲常見癌癥和干細胞及轉化醫學。會議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財團法人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聯合資助,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營養科學研究所承辦,來自海峽兩岸學者共50余人參加會議。
開幕式由財團法人李國鼎基金會秘書長萬其超主持,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營養科學研究所陳雁所長首先代表東道主致辭,熱烈歡迎兩岸學者的到來。臺方代表團團長裘正健先生在講話中指出,本次會議的主題是當今世界醫學領域的前沿,臺灣方面在干細胞及轉化醫學研究和亞洲常見癌癥研究方面處于領先地位,希望通過交流互訪,促進合作,提高學術水平。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港澳臺辦主任魯榮凱介紹了2008年來基金委兩岸項目的資助情況,聯合基金為兩岸的合作拓展了領域,擴大了規模。健康是人類主要問題,本次研討會的兩個議題圍繞健康問題展開討論,將為兩岸的交流與合作提供平臺和思路。
中國科學院海峽兩岸科技合作中心主任張興根在講話中介紹了中科院目前兩岸的合作項目,期待雙方優勢互補,取得更大發展。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港澳臺辦副主任王逸就雙方科學家關心的今后兩岸在生物醫學領域的合作問題進行了解答,并對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展望,臺方代表團團長裘正健先生也表示臺灣方面也將配合大陸方面進一步做好支持,為兩岸科學家服務。
研討會上,兩岸科學家圍繞議題分別作了報告交流,并就本領域相關熱點問題展開了深入討論,為推動未來兩岸深層次合作研究打下了基礎,會議在和諧、融洽、友好、積極的氛圍中圓滿結束,會后與會代表還參觀了上海生科院營養所。
研討會現場
與會專家參觀營養所
近日舉行的一場深夜談判中,英國終于和歐盟達成協議,重新加入“身價”950億歐元的歐盟旗艦科學項目——“地平線歐洲”。這意味著英國科研人員可以申請“地平線歐洲”的項目資金并申請參與相關研究。據《自然》報......
2023年9月6日-8日,第二十屆北京分析測試學術報告會暨展覽會(BCEIA2023)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開幕。同期會議——青年分析科學家論壇是北京分析測試學術報告會暨展覽會(BCEI......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研究人員在新一期《應用物理學雜志》發表的論文中,將注意力神經網絡與圖神經網絡相結合,以更好地理解和設計蛋白質。該方法將幾何深度學習與語言模型的兩種優勢結合起來,不僅可預測現有蛋白質特性......
8月26日至27日,由中國科協指導、甘肅省科學技術協會、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臺北市交通安全促進會、蘭州交通大學共同主辦的第31屆海峽兩岸都市交通學術研討會在蘭州舉辦。本屆研討會以“智慧交通與韌性發展”......
——暨中國檢驗檢測學會測試裝備分會第一屆全體會員會議召開8月16日,中國檢驗檢測學會測試裝備分會第一屆全體會員會議和在吉林省延吉市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檢驗檢測學會測試裝備分會和安特百科(北京)技術發展......
——暨第四屆原子光譜應用與技術學術研討會閉幕2023年8月17-18日,第四屆原子光譜應用與技術學術研討會在延吉召開。8月17日,以州政協副主席延邊大學教授李東浩、東北大學教授兼副校長王建華、武漢大學......
——暨第四屆原子光譜應用與技術學術研討會成功舉辦2023年8月17-18日,第四屆原子光譜應用與技術學術研討會在延吉召開。會議由中國檢驗檢測學會主辦,中國檢驗檢測學會測試裝備分會、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
LipidALL脂代謝會議由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稅光厚研究員發起,至今已在國內多個城市成功舉辦八屆。豐富的會議主題與優質的會議內容數年來吸引了超過數萬名各地科研人員參與其中,極大推進了脂質/代......
“大灣區科學家”搭建三地科技合作橋梁廣東加快推動粵港澳協同創新,蘇國輝院士率先在內地建立聯合實驗室“今天有沒有運動啊?”這是中國科學院院士、暨南大學粵港澳中樞神經再生研究院院長蘇國輝與人聊天時,最常用......
央廣網北京6月24日消息近日,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袁之良團隊與南京大學尹華磊合作,首次在實驗上實現了打破安全碼率-距離界限的異步測量設備無關量子密鑰分發(也稱模式匹配量子密鑰分發),成功實現508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