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4年醫藥行業整體增速放緩的形勢下,一些醫藥企業“趁機”玩起了“花樣”。
■ 放緩
放緩,是2014年醫藥行業避不開的話題。
根據CFDA(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公布的數據,醫藥行業多個指標的增長速度在2014年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放緩。
首先是醫藥工業總產值。進入2014年,醫藥工業總產值增速一直徘徊在15%-17%左右。就2014年前三個季度而言,醫藥工業總產值完成17705億元,同比增長15.6%,增速較2013年同期下降3.6%。
其次是醫藥工業銷售收入。在延續2013年醫藥工業銷售收入增速回落的基礎上,2014年繼續回落,其中1-9月銷售收入增速為13.3%,同比下滑5%,為2008年以來銷售收入增速的最低水平。
然后是醫藥工業利潤和利潤率。2014年醫藥工業利潤增速始終處在15%以下,截至9月,該增速已降低至12.02%,較2013年同期減少5%。至于利潤率,2013年有所下滑,2014年年初下滑至低谷9.4%,而綜合1-9月的平均利潤率為9.6%,同比下降0.1%。
其他包括醫藥流通銷售規模的增速、藥品終端市場規模的增速、醫藥產品出口的增速等皆呈現出放緩之勢。
CFDA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所長林建寧將增速放緩的原因概括為四點:全球經濟疲弱,導致醫藥產品出口低迷,下半年才見回暖;中國經濟增長不理想,對醫藥行業財政投入的增幅下降;醫保控費與反商業賄賂,使醫院終端增長乏力;藥品零售布局飽和,競爭激勵,以至于增長動力不足。
但在中國GDP增速由2013年的7.7%降低為2014年的7.4%的大環境下,與其他行業橫向對比,也許醫藥行業兩位數增速的表現仍有可圈可點之處。
■ 跨界
作為醫藥行業的一員,在增速放緩的大勢面前,越來越多的醫藥企業跨界到大健康領域。形象一點地說,這些醫藥企業,要么已經涉足大健康,要么正走在通往大健康的路上。
從字面來看,大健康囊括各類與健康相關的信息、產品和服務等。具體到醫藥企業所言的大健康,往往是指藥品以外的諸如食品、飲料、日化等,有些類似快消品——這個近兩年曝光率極高的詞語在2014年出盡了風頭。
在眾多涉足大健康的醫藥企業中,頗具代表性的是云南白藥和廣藥集團。前者憑借著牙膏產品成為中國牙膏市場民族第一品牌,并不斷擴充大健康產品線,在2014年年初通過收購的方式再添“新丁”——日子衛生巾。后者則對外透露其王老吉涼茶2014年已完成200億元的銷售目標,約占其曾設定的集團銷售總目標的1/3。
據不完全統計,以跨界經營的飲料產品為例,除廣藥集團的王老吉外,還有天士力的普洱茶珍、康美藥業的菊皇茶、以嶺藥業的津力旺、中新藥業的梅印象和梅味道等。其中,中新藥業在2014年再推新品梨印象和梨味道,并在6月宣布擬投資近3億元建設功能性植物飲料項目,以豐富大健康產品系列、做大做強大健康。
而這些還僅僅是飲料。
■ 新驅動
如果將跨界經營看作是醫藥企業為緩解行業增速放緩而在產品方面的一種嘗試,那布局醫藥電商或可理解為其在營銷層面尋求的另一突破點。
伴隨著2014年的結束,原定于2015年元旦后揭曉的《互聯網食品藥品經營監督管理辦法》正式進入倒計時。
在半年前公開的該《辦法》的征求意見稿中,涉及到允許互聯網銷售處方藥與允許網上藥店委托符合要求的第三方物流進行配送等內容。
盡管當時只是征求意見稿,但卻著實令醫藥電商們興奮了一把,對他們而言,這是“歷史性重大利好”。
那之后,不論是醫藥零售企業,還是醫藥工業企業,都不約而同地將目光集中在網上藥店,并通過各種方式或介入或加快其電商終端的運作。
此中,反應最快的當數華潤集團旗下的健一網。在征求意見稿頒布后的一周內,健一網即對外宣布完成金額達3億元的A輪融資。
隨后的8月,以嶺藥業籌備的以嶺健康城正式上線。緊接著9月,太安堂公告稱將收購在天貓醫藥館銷售排名前三的康愛多100%股權,太安堂以此切入醫藥電商,而康愛多也因此“苦盡甘來”。而后10月,片仔癀宣布成立電子商務部。再之后12月,康恩貝計劃斥資2.71億元受讓珍誠醫藥在線30.81%股權,入局醫藥電商。
當然,這只是醫藥電商熱潮中的一部分。
經CFDA查詢可知,目前已獲相關資質的網上藥店有268家。在新藥品互聯網交易政策出臺后,網上藥店的數量可能會呈現爆發式增長,但這能否帶來醫藥電商市場份額的同比例大幅度增加,還有待檢驗,畢竟醫藥電商的發展也受制于目前整體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進程。
4月1日~2日,中國藥科大學“共話中國生物醫藥未來”校友論壇在該校舉行。近千名中國藥科大學各行業杰出校友、百余位專家教授以及藥大友人齊聚一堂,直面生物醫藥領域核心基礎科學難題和卡脖子技術瓶頸,共同探討......
近日,上海市生物醫藥研發與轉化功能型平臺(以下簡稱“功能型平臺”)——高端制劑中試技術服務平臺在浦東張江正式揭牌運行。該平臺將聚焦高端制劑研發和中試,服務科研機構、biotech企業和大型制藥企業,共......
“政府在2009年至2016年期間提出了健康服務業和健康產業的概念,保障民生是健康產業的核心,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對于全國民生保障至關重要。”國家衛生健康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萬泉18日在上海表示,健......
“全面采用AI技術,智慧制藥能夠為制藥企業帶來從研發、生產、流通到終端消費全鏈條的質量提升。”在2023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名譽校長張伯禮建議,設立生物醫藥制造重......
日前,遠大醫藥發布公告稱集團用于治療胃腸胰腺神經內分泌瘤的全球創新放射性核素偶聯藥物ITM-11的新藥臨床試驗申請,近日已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正式受理。ITM-11是一款基于放射性核素偶聯技術靶向殺......
市場大盤2022年前三季度男性醫藥保健銷售額達42.9億元,同比上升18.7%。2020年第四季度男性醫藥保健市場線上銷售額突破十億大關,達12.9億元;2021年第一季度同比上升159.49%。20......
2月14日,北京經開區召開全球“新藥智造”合作伙伴大會,宣布將加快建設全球“新藥智造”產業高地。會上,北京經開區發布《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加快建設全球“新藥智造”產業高地行動計劃》及相關產業支持配套政策......
近日,中國化學會色譜專業委員會發布“中國化學會第十四屆全國生物醫藥色譜質譜及相關技術學術交流會(第五輪通知)”,大會預計于今年5月5-8日在云南省普洱市召開。詳細信息如下:由中國化學會色譜專業委員會、......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天壇生物(600161)、華蘭生物(002007)、智飛生物(300122)、康泰生物(300601)、沃森生物(300142)、上海萊士(002252)等。本文核心內容:生物醫藥產......
2022年12月12日,由北京理化分析測試技術學會、北京色譜學會主辦的2022年北京色譜年會在線上成功舉辦。本屆大會以“大健康-醫藥與環境分析”為主題,旨在促進北京地區色譜及相關技術的研究與應用,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