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5-03-27 08:54 原文鏈接: 2015自然指數:中國去年發表科研論文總量居亞太首位

      自然出版集團26日發布了2015自然指數,中國2014年發表的科研論文總量依然居于亞太地區首位。根據加權分數式計量,中國有五家科研機構躋身亞太地區產出高質量科研論文機構十強。相關結果發表在最新出版的《自然》雜志增刊——《2015亞太區自然指數》上。

      2015年自然指數顯示,中國科學院作為產出最多的高質量科研論文科研機構,對自然指數的貢獻較上一年增加了8%。早在2014自然指數中,中國科學院發表的高質量科研成果就已經是排名第二的美國哈佛大學的1.5倍。同時躋身亞太地區前十的其他四家中國機構為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京大學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據悉,2015亞太區自然指數統計的是201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發表的論文,包括了作者單位信息的數據庫,用以追蹤作者們在68種優選科學期刊上的論文貢獻度,這些期刊由在職科學家組成的獨立評選小組選出。自然指數用三種計量方法來追蹤作者單位數據:論文計數,論文每位作者貢獻度的分數式計量,以及加權分數式計量。加權分數式計量為首選方法,因為其提供了一個更加平衡的比較基礎。

      《自然》執行主編暨自然出版集團大中華地區總監尼克·坎貝爾博士介紹說:“如自然指數所顯示,中國正在收獲科研投入持續增加所帶來的果實——目前中國已是世界上高質量科研論文產出最多的國家之一。” 他認為,中國最近宣布的科研資助體系全面結構改革措施,會更好的幫助中國保持目前的發展勢頭并提升效率。

      按照加權分數式計量,我國在四個學科類別中有三個的貢獻度居于首位,即化學、物理學、地球與環境科學,在化學方面的論文產出比2013年增加了23%。我國前五大科研機構產出的高質量化學和物理學論文,占其發表的自然指數論文的90%以上。

    相關文章

    北京:科技項目申報不得將職稱論文等作為限制條件

    11月22日,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對《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條例(草案二次審議稿)》進行了審議。草案二次審議稿新增對科技服務業的支持、強化基礎學科人才培養等內容,并持續完善創新生態環境建設,......

    中國“高影響力論文”排名公布北京大學論文數量高達9330

    “中國引文庫”基于中國知網收錄的期刊、會議、博碩士學位論文,對各類研究成果統計了被引頻次。“學術精要數據庫”收錄了他引頻次各學科前10%的精華論文。更對PCSI指數、他引頻次、下載頻次排名前1%的高影......

    中國國家創新指數綜合排名世界再提升三位

    11月21日,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發布的《國家創新指數報告2022-2023》顯示,全球創新格局保持亞美歐三足鼎立態勢,科技創新中心東移趨勢更加顯著,中國創新能力綜合排名上升至第10位,向創新型......

    發論文費用太高?一個大膽的改革計劃正在推行

    5年前,由12個歐洲國家研究資助機構組成的資助聯盟cOAlitionS宣布了開放獲取出版計劃“PlanS”。該計劃致力于終止期刊訂閱模式,加速了期刊付費訂閱模式向開放獲取(OpenAccess,OA)......

    123頁材料舉報導師學術造假后續:導師又一篇稿件被期刊撤下

    近三年前,一位退學碩士研究生以長達123頁的材料實名舉報時任天津大學化工學院教授張裕卿學術不端,如今這一事件又迎來了后續進展。 有人注意到,本月稍早前,原張裕卿團隊于2019年2月8日在期刊......

    激活癌細胞自毀的“開關”發現

    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綜合癌癥中心的一個研究小組確定了CD95受體上一個可導致細胞死亡的關鍵表位。這種觸發細胞程序性死亡的新能力可能會為改進癌癥治療打開大門。這一發現發表在近期《自然》雜志旗下的《細胞......

    取消論文發表硬性規定,摒棄“快餐式”研究

    近年來,已有多所“雙一流”建設高校取消了博士研究生學位申請中對發表學術論文的硬性規定。為何要出臺這樣的政策,博士生們有何反應?對于博士生培養而言,發表論文究竟能起到怎樣的作用?不再硬性要求發表論文,意......

    故意的還是不小心?諾獎得主被曝14篇論文數據異常

    ThomasC.Südhof于2013年與JamesRothman和RandySchekman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以表彰他們發現了調節細胞內主要運輸系統——囊泡運輸的機制的突出貢獻。在202......

    劉慈欣:中國科幻發展的最大機遇就是中國發展本身

    “科幻文學發展到現在,需要有一些重大的變革才能恢復它自己的活力,至于這種變革是什么樣的,我覺得只能等時代來回答,我真的不知道。”10月18日,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會拉開帷幕,這也是世界科幻大會第一次......

    用科學挑戰《科學》:百位師生四年磨一劍為中國誠信正名

    “為了祖國的榮譽,可以來一場復制實驗。”2019年6月,《科學》發表了一篇題為《全球公民誠信度》的研究,中國在40個國家中排名最末。而衡量誠信的標準,只有撿到錢包后是否用電子郵件聯系失主這一條。這一結......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