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6-04-27 09:12 原文鏈接: 2016年全國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要點

      2016年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將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緊緊圍繞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題主線,以3項規劃計劃為切入點做好系統謀劃,以7項制度為重點健全制度體系,以六大項目為抓手帶動整體工作,以3個能力建設為基礎進一步提升能力,協調推進生態保護、監督管理、監測評價工作,推動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在“十三五”開好局、起好步。

       一、系統謀劃“十三五”工作

       編制3項重要規劃計劃。深入落實《國家海洋局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實施方案》,制訂2016年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工作計劃;系統謀劃海洋生態環境監測體系發展,開展全國海洋生態環境監測體系總體布局及發展思路研究,編制《全國海洋生態環境監測與評價“十三五”規劃》和《全國海洋生態保護與建設“十三五”規劃》。

       二、深化制度體系建設

       加快法律法規和標準修訂。全面梳理海洋環保領域法律、法規和標準,研究提出廢改立的相關意見;配合做好《海洋環境保護法》和《海洋石油勘探開發環境保護管理條例》修訂工作;盡快印發海洋應急快速監測等技術規范,同時推進海水水質、沉積物質量標準規范修訂,加快衛星遙感、傾倒區選劃、實時在線監測、新型污染物應急監測等重點標準立項和業務化研究。

       抓好7項重點制度建設。完善海洋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評價方法體系,出臺關于加強濱海濕地保護的意見,探索推進海洋工程區域限批制度,沿海省級海洋部門結合實際推進海洋生態補償和生態損害賠償制度建設,加強重點生態區域生態補償和重大環境突發事件賠償,遼寧、天津、山東、浙江、福建、廣東加快推進污染物入海總量控制試點,開展面向沿海各級政府的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績效考核機制研究。

       三、推進六大重大項目工程建設

       開展南紅北柳濕地修復工程、藍色海灣整治行動、全球立體觀測監測工程3項重大項目前期預研;各省級海洋部門和各分局要建立本地區修復整治項目庫,推進一批修復整治工程;加快推進海洋生態環境監督管理系統建設,力爭年底前實現8個子系統正式上線運行;建立國家海洋環境實時在線監控系統,構建多源監測、數據傳輸、信息處理、評價分析、綜合管控相結合的全流程體系;籌備第3次海洋污染基線調查和海洋生態專項調查。

       四、夯實能力建設基礎

       加強監測機構能力建設,省級海洋部門進一步加強市、縣兩級監測機構能力建設;強化應急響應能力建設,提升重大海上溢油監視監測能力,重點加強遙感監視、視頻監視、溢油跟蹤預警等方面建設等。

       五、強化海洋生態保護與建設

       加強海洋生態保護。深入推進海洋生態文明示范建設,加大對24處國家級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的指導和監督,制定“扶優扶先”支持政策,構建“有進有出”的動態調整機制;完成全國海洋生態紅線劃定工作,已劃定生態紅線的省(區、市)加強常態化監視監測;新建一批海洋保護區,做好各級海洋保護區基礎信息統計工作等。

       六、嚴格實施生態環境監督管理

       強化海洋工程全過程監管。健全完善海洋環境監督管理制度,修訂相關規范性文件;各級海洋部門要強化海洋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禁止在重點海灣、重要河口、重要濱海濕地、重要砂質岸線等區域圍填海;各分局要結合海洋督察制度實施,加強海洋工程建設項目的事中事后監管。

       提升海洋環境審批規范化管理水平。健全海洋環境行政審批責任制,完善海洋工程建設項目評審規則和審查要點;組織開展國家海洋工程專家庫實施情況評估,完善專家庫管理平臺;繼續開展海洋工程報告書質量評估工作,出臺報告書質量評估評分標準;做好臨時性海洋傾倒區審批中介服務規范清理的后續銜接工作,啟動新一批正式傾倒區報批工作。

       七、深化海洋環境監測評價工作

       做好年度海洋環境監測評價工作。組織開展6大類監測任務;優化國家監測布局,強化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監測;嚴格監測質量管理,做好監測人員培訓交流工作,建立健全開放實驗室制度,推進中美海洋垃圾防治姊妹城市合作,組織開展海洋微塑料監測試點工作等。

       強化海洋環境信息管理與服務應用。創新信息發布機制,開發“互聯網+”信息產品及發布平臺,進一步豐富海洋環境信息產品體系,組織編制《2000年~2015年全國海洋生態環境狀況報告》等。

       八、做好海洋生態環境應急響應工作

       完善環境災害和突發事件應急響應機制。完善赤潮(綠潮)海洋環境災害應急響應機制,強化危險化學品泄漏突發事件應急準備,開展各級海洋核應急預案修訂工作等。

       加強海上石油勘探開發活動溢油應急工作。各分局要監督石油企業定期開展生產設施、儲存設施和輸油管道的溢油風險排查;開展遙感監視、視頻監控、船舶監視相結合的海上油田溢油監控;健全完善海洋石油勘探開發溢油應急工作機制等。

    相關文章

    國家發展改革委與塞爾維亞有關部門達成三份合作文件

    國家發展改革委與塞爾維亞政府有關部門達成三份合作文件: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與塞爾維亞共和國內外貿易部關于建立推動落實中塞共建“一帶一路”中期行動計劃工作協調機制的諒解備忘錄》雙方同......

    《生態環境執法人員行為規范》印發

    為進一步加強生態環境執法隊伍建設,促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廉潔執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及《生態環境行政處罰辦法》等法律法規規章,結合執法工作實際,生態環境......

    國家能源局等三部門公布首批農村能源革命試點縣名單

    近日,國家能源局、生態環境部、農業農村部聯合印發通知,經地方申報、專家評估和部門審核,確定將河北省圍場縣、山西省浮山縣、內蒙古自治區庫倫旗、吉林省蛟河市、江蘇省溧陽市、浙江省安吉縣、安徽省長豐縣、福建......

    劉中民院士:煤基乙醇技術實現煤炭清潔高效低碳利用

    12月28日,全球規模最大的乙醇生產裝置在安徽淮北啟動試生產,每年可產出無水乙醇60萬噸,開創了一條煤炭清潔高效低碳利用的新路線。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劉中民院士團隊從2010年起,提出了以合成......

    《云南省生態環境保護條例(草案)》征求意見

    云南省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12月19日發布關于《云南省生態環境保護條例(草案)》公開征求意見的公告,征求意見截止至2024年1月20日。全文如下:云南省生態環境保護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第一章......

    《日用玻璃行業規范條件(2023年版)》解讀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修訂后的《日用玻璃行業規范條件(2023年版)》(以下簡稱《規范條件》)。現就《規范條件》有關內容解讀如下:一、修訂并發布《規范條件》的背景和意義日用玻璃行業主要包括玻璃儀器......

    杜絕“一刀切”!廣西全面啟動第二輪第二批自治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

    10月8日,記者從廣西壯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獲悉,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對廣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全國、全區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堅決貫徹落實自治區......

    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情況全部對外公開

    根據《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規定》《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工作辦法》有關要求,第二輪前五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情況已分批次向社會公開。2023年10月10日,第二輪第六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的......

    國家環境保護燃煤低碳利用與重金屬污染控制工程技術中心通過驗收

    關于同意國家環境保護燃煤低碳利用與重金屬污染控制工程技術中心通過驗收的通知湖北省生態環境廳,華中科技大學,湖北省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根據《國家環境保護工程技術中心管理辦法》有關規定,經組織專家審核和研......

    國家環境保護物聯網技術研究應用(無錫)工程技術中心通過驗收

    關于同意國家環境保護物聯網技術研究應用(無錫)工程技術中心通過驗收的通知江蘇省生態環境廳,無錫高科物聯網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根據《國家環境保護工程技術中心管理辦法》有關規定,經組織專家審核和研究,國家環......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