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2017年度搞笑諾貝爾獎頒獎典禮在哈佛大學的桑德斯劇院舉行, 與以往每年一樣,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獎依然評選出了包括物理學獎、生物學獎、營養學獎、醫學獎等10個領域的獎項,讓我們看一看與生物有關的獎項。
解剖學獎
獲獎者:James Heathcote,獲獎課題:Why Do Old Men Have Big Ears?(為何老年男性一雙大耳朵?),(doi:10.1136/bmj.311.7021.1668)。
雖然研究人員無法解釋這種現象,但研究數據表明,30歲后,每隔10年男性的耳朵都會生長約2毫米,而且相比女性而言,男性的頭發或許更趨于變短,相比之下,男性的耳朵變大或許就更加顯眼一些。
生物學獎
獲獎者:Kazunori Yoshizawa, Rodrigo Ferreira, Yoshitaka Kamimura et al. 獲獎課題:Female Penis, Male Vagina and Their Correlated Evolution in a Cave Insect。(doi:10.1016/j.cub.2014.03.022)
研究人員在巴西的洞穴中發現了一種新品種昆蟲(新穴蟲:Neotrogla),這些昆蟲的雌雄性別似乎是反過來的:雄性羞怯,雌性積極,雄性沒有外生殖器,雌性卻有。雌性昆蟲機體中有著像雄性一樣精細的陰莖樣器官,雌性的陰莖樣器官能夠作為一種性交器官同雄性進行交配,獲取養分來維持后代生長;此外研究人員還發現雌性的陰莖樣器官和雄性的生殖器之間存在一種關聯進化的關系。
營養學獎
獲獎者:Fernanda Ito, Enrico Bernard, and Rodrigo Torres. 獲獎課題:What is for Dinner? First Report of Human Blood in the Diet of the Hairy-Legged Vampire Bat Diphylla ecaudata。(doi:10.3161/15081109ACC2016.18.2.017)
研究人員發現,毛腿吸血蝠或會以人血作為食物;吸血是吸血蝙蝠最專業的覓食習慣之一,這些吸血蝙蝠包括飼如吸血蝠(Desmodus rotundus)、白翼吸血蝠(Diaemus youngi)和毛腿吸血蝠(Diphylla ecaudata),其以血液作為唯一的食物來源,研究人員利用PCR對毛腿吸血蝠的糞便進行DNA片段擴增后發現了雞血和人血的成分,這也就表明,毛腿吸血蝠的飲食模式要比研究人員之前認為的更為復雜,這或許是人類活動對當地生態環境的影響所致。
醫學獎
獲獎者:Jean-Pierre Royet, David Meunier, Nicolas Torquet, et al. 獲獎課題:The Neural Bases of Disgust for Cheese: An fMRI Study。(doi: 10.3389/fnhum.2016.00511)。
文章中,研究人員利用先進的大腦掃描技術評估了人們對奶酪的厭惡程度;盡管大部分人都非常喜歡吃奶酪,但某些人會覺得這些奶酪非常惡心;研究人員研究發現,相比其它類型的食物而言,有很大一部分比例的人群對奶酪感到非常惡心;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術(fMRI)進行研究,研究結果表明,相比喜歡吃奶酪的人群而言,討厭或不想吃奶酪的人群大腦中的內外蒼白球結構、屬于基底神經節的腦黑質結構的活性更高;參與獎懲的基底神經節結構也會參與到機體的厭惡行為中,而獎懲回路的核心結構—腹側蒼白球或許也會被奶酪所刺激而失活,本文研究闡明了厭惡奶酪的人群中出現的一種動機相關的激活抑制效應。
認知學獎
獲獎者:Matteo Martini, Ilaria Bufalari, Maria Antonietta Stazi, et al. 獲獎課題:Is That Me or My Twin? Lack of Self-Face Recognition Advantage in Identical Twins。(doi:10.1371/journal.pone.0120900)
研究人員發現,很多同卵雙胞胎或許無法在視覺上區分他們自身;盡管目前有很多關于雙胞胎的研究都重點對其面部識別進行進行探究,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試圖對同卵雙胞胎進行研究來區分雙胞胎的面部差異,研究結果表明,雙胞胎個體能夠同等地識別自己的面部特征和另外一名雙胞胎的面部特征,研究者推測,在同卵雙胞胎中,自我面部特征的形象表現或許會與孿生者存在一定的重疊部分,雙胞胎為了有效區分彼此,他們或許需要過多地依賴于多種感覺的整合過程。
產科學獎
獲獎者:Marisa López-Teijón, álex García-Faura, Alberto Prats-Galino, et al. 獲獎課題:Fetal Facial Expression in Response to Intravaginal Music Emission。(doi:10.1177/1742271x15609367)
研究人員發現,相比在母親肚子上放音樂而言,在母親陰道中放音樂或許會讓發育中的胎兒會對音樂產生更加強烈的反應;文章中,研究者對比了在兩種不同位置播放音樂時胎兒的反應,同時研究者利用3D/4D超聲來記錄胎兒的面部動作,胎兒從16周開始就能夠感受到音樂了,而且隨著胎齡的時間延長,其對音樂產生反應后的面部表情會更加豐富;研究人員發現,當胎兒胎齡達到16周時,其大腦神經通路就會參與到聽覺運動系統中去。同時該研究或有望幫助研究人員開發診斷胎兒聽力的新方法,并對胎兒的神經刺激進行深入研究。
搞笑諾貝爾獎(Ig Nobel Prizes)是對諾貝爾獎的有趣模仿,其名稱來自Ignoble(不名譽的)和Nobel Prize(諾貝爾獎)的結合,由美國人馬克-亞伯拉罕斯創辦,其創辦了一份名為《不可能的研究紀錄》的科學幽默雜志,從1991年開始,搞笑諾貝爾獎每年頒獎一次,獎項既包括生物、醫學、物理、和平、經濟、文學等固定獎項,也包括公共衛生、考古、營養學等隨機獎項,頒獎地點為哈佛大學的桑德斯劇場,到今年,已是第27屆。
搞笑諾貝爾獎創辦的初衷,并不僅僅是為了搞笑,其當初創辦的目的就是要選出那些“乍看之下令人發笑,之后發人深省”的研究,要知道,入選的研究課題,必須同時滿足兩個要求:其一是讓人開懷大笑,其二是要引發人思考。
北京時間9月1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9月14日6點(北京時間),第28屆搞笑諾貝爾獎頒獎典禮在美國哈佛大學桑德斯劇院舉行,搞笑諾貝爾獎始于1991年,旨在表彰有趣的科研成果。今年的主題是“心”,組......
搞笑諾貝爾獎(IgNobelPrizes)由美國人馬克?亞伯拉罕斯創辦,此人創辦了一份名為《AnnalsofImprobableResearch》的科學幽默雜志,從1991年開始,每年頒獎一次。入選“......
近日,2017年度搞笑諾貝爾獎頒獎典禮在哈佛大學的桑德斯劇院舉行,與以往每年一樣,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獎依然評選出了包括物理學獎、生物學獎、營養學獎、醫學獎等10個領域的獎項,讓我們看一看與生物有關的獎項......
近日,2017年度搞笑諾貝爾獎頒獎典禮在哈佛大學的桑德斯劇院舉行,與以往每年一樣,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獎依然評選出了包括物理學獎、生物學獎、營養學獎、醫學獎等10個領域的獎項,讓我們看一看與生物有關的獎項......
搞笑諾貝爾獎是模仿諾貝爾獎的一個幽默科學獎項,又稱另類諾貝爾獎。這一獎項自1991年以來每年頒發一次,均在諾貝爾獎揭曉前夕發布,宗旨是“表彰那些不能也不應被重復的科學研究”,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