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18年1月8日,即1818,應是黃道吉日,我選擇這一天,將我今年的第一篇博客上線,就是衷心祝各位網友<要發(財)、要發(財)>。
同時,虛心地請各位網友多多指教,謝您啦!
一、鐵人/馬拉松運動
耐力,也是一種能力!
當今,世界上奇怪的各種鐵人運動令人印象深刻,例如,在電視看到在極地進行馬拉松比賽;“鐵人三項運動”-游泳+公路自行車+公路長跑。
有一種嚇人的鐵人三項在體育頻道經常看到,這種鐵人三項,包括:
3.8公里公開水域游泳、180公里公路自行車和42.159公里的標準全程馬拉松。
這其中的任何一個項目對于普通人來說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將這三項瘋狂的比賽加在一起,更是一件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事情!但竟有不少人參加這種運動…...
我國也經常開展鐵人三項賽,既有男子組,又有女子組。例如,2017年7月13日下午3時半,央視體育頻道介紹在遼寧綏中的<2017中國鐵人三項聯賽>。
又如,25公里公共水域游泳賽,即使冠軍,也要游5個半小時!
體育評論員評論說:“鐵人傳奇,用痛苦激發人的潛能”。
二、鐵人/環法自行車賽
現在2017年7月13日上午9:00 ,央視體育頻道又在播放環法自行車賽。環法自行車賽,在體育迷中有極大的影響……
經常看央視體育頻道關於<環法自行車賽>的介紹,讓我知道環法自行車賽:歷史很久了,1903年開始,每年夏季舉行。每次賽期23天,共21個賽段。賽程長度超過3500公里,最多達5000公里,這一次比賽是長達23天的鏖戰。不同賽段的優勝者,可身穿黃色領騎衫。有位知名環法運動員最多竟參加了17次,即連續17年參加比賽,這位鐵人的能力令人佩服。
三、分析化學馬拉松學術報告會?
分析化學工作者有鐵人嗎?
分析化學工作者作學術報告的潛能有多大?
我建議,設想中的分析化學鐵人,是能參加分析化學馬拉松學術報告會。這可以仿照環法自行車賽的模式,分成九個賽段:
例如,有三位學者:W先生、Z先生和我。
某金秋周一天的上午9時正,在A大學,或B師大由W先生,Z先生和我三人先后各作1.0小時的自選主題的分析化學報告并答疑。聽眾為任何分析化學專業同志。
“馬拉松學術報告會”每人作9次報告,在9個單元的時間內完成:
接著我們三個人在周一下午2時正,重復上午……
接著我們三個人在周二上午,接周一下午。
接著我們三個人在周二下午,接周二上午。
然后,周三上午……
最后一次是周五上午。
說明,比賽的設計:報告人通常為3~4個,3~4個人的學術報告在一個上午或一個下午完成。
就像環法自行車賽那樣,有人堅持不了21賽段,會中途退賽。馬拉松分析化學學術報告會,可能也會有人堅持不了在四天半時間內連續作九次1小時的學術報告而中途退場……
路遙知馬力,考驗馬力!
當然,分析化學馬拉松學術報告會,應歡迎任何一位分析化學工作者參加作報告,包括國外學者,國內年輕人,即所謂“同場競技”。
今天,我只是提出這個希望,祝這個希望有一天能成為現實。
我想說,我或許能連續作2X9=18次(每次為1.0小時)的原創的不同的分析化學報告,至於報告后的預期效果,我爭取每次報告后均會獲聽眾較多的掌聲……
事實到底如何?真心期望有實踐的機會。
四、黃大年的院士帽子
1、新京報2017年7月13日A16<人物>版,用兩個版面介紹海歸科學家黃大年。
2009年,作為第一位到東北的“千人計劃”專家,黃大年從海外回到母校吉林大學。
歸國七年,黃大年帶著團隊突破一個個技術難點。在尖端裝備重力梯度儀的研制上,就數據獲取的能力和精度,我國與國際的研發速度相比至少縮短了10年,而在算法上,則達到了與國際持平的水平。
他原本將帶著團隊繼續突破,卻最終倒在了崗位上,2017年1月8日去世,享年58歲。
“他是最單純的赤膽忠心的海歸科學家。”清華大學副校長、中科院院士施一公說。
2、首次見到的一段文字
媒體介紹優秀的科學家的事跡很多,但新京報介紹黃大年事跡的以下的一段文字,我首次看到:
黃大年自己似乎總是不那么在意身外物。他是中科院院士評審專家,但他自己并不是院士。不少人勸他申報,但他總是拒絕,“評院士太花時間了。”
“參加學術會議或講座,他能一口氣準備十幾頁的材料,但要讓他填報個評獎材料,半頁紙都寫不滿。”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黨委書記黃忠民說,吉林大學早就催黃大年申報院士,但他總是回復學校說,“名頭不重要”。
3、黃大年助手對他的評價
“他總說自己沒有朋友也沒有敵人,只有國家利益。”科研助手于平說。
4、肅然起敬
一位大學教授,竟然對“院士”頭銜不追求,甚至視而不見,令人肅然起敬。
在我國分析化學界,有相似的人嗎?
五、沒有羨慕、但又佩服、初心不改
1、羨慕
今天2017年12月13日,在我的生活中,在我的腦子里,好像從來沒有“羨慕”兩字,一切都很知足,一身輕松的感覺。
2、佩服
我平時看電視節目,時間花的最多的是體育頻道,尤其愛看田徑鉆石聯賽,每一站的比賽,我會反復看好多遍,可謂“百看不厭”。
田徑比賽的優點是,1厘米和0.01秒見高低。“關系”在田徑賽中不管用。
我佩服杰出田徑運動員的了不起。例如,今年7月13日下午5時,在央視體育頻道第三次重播2017年7月4日於巴黎的國際聯鉆石賽,美國撐高跳運動員肯德利德斯(KENDRICKS Sam)跳過5.82米,取得冠軍。他的插桿、起跳、過桿和轉身,他的力量、速度、技術和他的雄姿,給觀眾和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致央視知名田徑解說員楊雄連連稱贊,稱他是偉大的運動員!這讓我從里佩服。
撐高跳是技術性非常強的體育運動,能跳過5.80米的撐高運動員應該都是天才。
3、初心
今年我76周歲了,1963年南京大學化學系分析化學專業畢業,進入第二機械工業部北京五所分析化學研究室,心里就想著要把分析化學研究做好。如今我真老了,但當時1963年的“初心”,我從沒忘。
六、蘭州大學新校長
1,事由
2017-12-20日收到友人微信,標題是:
<化學院士,南開大學副校長嚴純華調任蘭州大學校長,熱烈祝賀!>
2,我的回憶及紀事:嚴純華,徐光憲與我
A,第一反映
以我對這位江蘇如阜(距我老家常熟100公里)人的了解,他從教授到院士,從南開副校長迅速晉升為蘭州大學正校長之路,亳不意外…真正德才兼備…
B,回憶
約20年前的一天下午,北大化學系嚴純華教授主持約200人的特大教室,邀我講<離子交換分析中的淋洗濃度速查法>。座無虛席。
嚴純華跟徐光憲研究稀土元素的萃取分離,并用於工業生產…
我研究稀土元素的離子交換分離,用於分析化學…
對于Sc3+和Y3+的分離,陽離子交換有獨特優點:
用1.9-2.2N的H2S04,可方便地使兩者分離,因為,此時在陽離子交換樹脂上的分配系數Kd,Sc3+為≤10,而Y3+為≥40,屬"易分離″!(詳見<分析化學>1985年4期原文)。
若釆用嚴純華、徐光憲的有機溶劑萃取法分離Sc3+與Y3+,就比較困難了…
赴北大前,我事先復印了發表於<分析化學>1985年4期的"<陽離子交換分離時的淋洗劑濃度速查法>″原文,人手一份。
報告結束,僅嚴純華教授象征性地提了一個問題…
我的(原創)報告,獲聽眾長時間掌聲。
這次報告,有北京大學化學系的邀請公函,至今仍珍藏著。
3,欣慰
1958年,我進南京大學化學系,第一本化學課本,是南京大學化學系系主任戴安邦先生與北京大學化學系張青蓮先生(江蘇常熟人)合寫的<無機化學教程>…
一個南京大學化學系畢業的學生,一輩子曾應邀到北京大學化學系作原創性化學學術報告,年齡老了,心里感到十分欣慰。
不好意思,想說:有幾個南京大學、或其他綜合性大學化學系的畢業生曾應邀站到北京大學化學系的講臺上作學術報告呢?
七、2018年是吉祥年
2018年耒了,2018年是大家喜歡的狗年!祝各位2018年事事如意!
周錦帆2018年元旦前一天於北京三里屯南路核桃園
八,后話
這篇博客,承<分析測試百科網>優秀的劉會蘭同志和小楊同志的辛苦,整理好后,發給我再校對一次。我將待上線的<整理稿>12-31日發給友人,聽聽他的意見,立即有了回音:
A,當今我國實用光譜分析一把手、<有害物質分析-儀器及應用>第二主編、廣東檢驗檢疫局玩具化學檢測實驗室主任劉崇華研究員<於2018-1-1日>的回音:
“周老師是名符其實的分析化學報告鐵人[強表情]祝周老師新年快樂!身體健康![祝賀表情][拳頭表情] ”
B,“我也一直都很佩服你。”
這是廣東某副廳級檢驗檢疫局原技術中心正主任蔡泓(己退休)今天(2018-1-2)清晨從澳大利亞發給我的。
蔡泓的女兒和女婿己在澳大利亞定居多年,她與夫君現在與女兒女婿一起生活…
近日全家三代,與另一家兩代,兩輛房車旅游數天后今天回家。這是她在返家的房車里發給我的:
回家了!這一程竟走了4000多公里(13天),累并快樂著。辛苦了!咱家的“Dad and Driver”。
家長,你的孩子能這么撒歡嗎?
家長,請你對孩子的"學習螺絲″調松一點。
想對廖金水先生說:
您前世肯定(!)做了功德無量的好事,才會有今生娶到好人蔡泓為妻!羨慕你呀!
祝你倆再幸福50年!
什么是快樂?照片上的人都快樂!4位孩子的快樂5分,其中紅衣女孩的快樂5分+/兒童快樂+幸福標兵。
周錦帆2018-1-2於三里屯南路家里,
同時聽著<教堂音樂>CD的男聲+女聲四重唱…聽CD是不花錢的文明快樂!我真不知道/難於想像~優美的能傳世的音樂,作曲家是怎么從腦海中想出耒的?
九,蔡泓一家嚇人的旅游
今天2018-1-3日清晨5時45分,打開手機,看到了泓主任她在52分鐘前發給我的,她一家三代人,開著房車,從悉尼經墨爾本到澳大利亞南部阿德萊德的長途旅行后回到家的小結:
哇,5025公里,看了數字,覺得更累了[驚訝表情][驚訝表情]
我的感想:
5025公里的房車自駕游,接近北京到蘇州的兩個耒回!
這是我心目中的,一家三代人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
我相信:我們若干年后也會有的…
文中人物介紹:
蔡泓,廣東某沿海大城市檢驗檢疫局(副廳級)原技術中心中任(已退休),夫君是該市退休公務員。
女兒:悉尼市律師,中山大學法律系畢業后赴澳大利亞留學;女婿:悉尼市高中優秀數學教師,廣東人。
2018-1-3,清晨5時58分寫畢
十,好人蔡泓紀事
1,工會主席
她,典型的小個子廣東人,皮膚稍黑,副廳長檢驗檢疫局民選工會主席。
她是我在檢驗檢疫局27年見到的除學歷略低(好像是中專)以外,作為一個人,各項參數均為滿分的女同志!這在我腦子里是唯一的。所以,她才會被人選為工會主席。
2,副廳級技術中心主任
她是中專生,這可能又是在全國檢驗檢疫系統是唯一的、手下有60多人認可作為她的下屬,局領導也放心將60多人、有數十臺大型分析儀器的技術中心讓她去管…肯定有她的獨到之處…
3,問我一問題
大概20年前吧,有一次,我到她們局公差…
有如下對話:
"老周,我們實驗室有個年青技術人員修改出口水產品中獸殘含量的色譜圖(使產品合格),讓我發現了。你認為該怎么處理?″
"從嚴處理!這是原則問題。無論從對你們局,對技術中心其他同志,包括這位年青同志,都有好處!″
"我也是這么想的。″
我暗暗佩服平時工作極為忙碌的這位中專生,竟能認真、仔細到能發現某個下屬在大型色譜儀上將獸殘色譜圖造假,這讓人真是難於置信!難怪局領導對這位小個子中專人放心…
4,力薦"顧問″
她力薦我任她們局當顧問!局領導同意了,并舉辦了隆重的全局大會,發聘書…
我對她心存感激!
5,一雙羊皮冬鞋
她告訴我:"在澳大利亞給女兒女婿照顧孩子,每周給我發工資…″
這讓我吃一驚!
她從女兒女婿拿到了"工資″,給我買了"澳大利亞造″的羊皮冬鞋,從澳大利亞寄到北京耒,寄給70多歲老人的我…
我怎么舍得穿這雙鞋呢?問題是,我今天己虛歲78歲了,再不穿,還有多少時間穿呢?!
6,殷切期望
我估計2018-2022年的5年里,我與老伴還能走動。
殷切期望蔡泓一家三代人在這5年里能到祖國的首都北京耒,我請他們吃飯…歡聚一堂灬
十一,老實人L處長
今天1月5日中午,與老友、老實人、退休處長L在<僑福大廈>的<度小月飯店>兩人小聚:
L處長,這位無錫(與常熟45km)人的突出優點是<句句真話>,與他交流時,不必同時想著~"這句話是真話?還是假話?",所以,每次交流都很輕松…
他贈我精美掛歷,我贈他GAP140公分男孩T恤(他寶貝外孫穿)。
他說:"我女兒,不是名牌是不要的。″
前天,老家常熟親戚耒電,"新年禮物郵包收到啦。“
這次郵包有6件GAP不同大小的T恤…
十二,這輩子佩服誰?
進入2018年,虛歲78歲了。從1958年進南京大學化學系,己有60年。
我這輩子佩服誰?
有一位~龐國芳院士!我國分析化學唯一的"工匠″~印象中:
每年365天,可能有360天在實驗室;
春節7天長假,至少5天在實驗室。
誰能做到?
龐國芳院士,為我國檢驗檢疫事業、為我國的食品安全作了別人無法比肩的貢獻!
另外,一些老專家,還是真正要向龐國芳院士學習~婉拒與自己學術專長不相干的xx活動。
把時間用在對得起"院士帽子″的實驗室里…或在家里聽聽CD…
周錦帆2018-1-5於北京
十三,歷時半年
細心的網友,讀了這篇短文,知道這短文的寫作,始於2017-7-13,寫畢於2018-1-5,歷時近半年之久。給我錄入博客的分析測試百科網的小劉和小楊這兩位年青同志知道~僅博客標題,在這半年中我修改了4~5次…自己認為,寫作是比較認真的,甚至是力求"精益求精!″
我想,我的博客,可以說是篇長短不同的日記,這些文字真實地記錄我當時在做什么事,在想什么,對什么事是怎么看的…
在此,再次真誠地請閱我博客的每位網友提寶貴意見…以利改進。謝!
2018-1-5,晚上22-59分。
十四,沒想到
沒想到我3個月前的博文<29歲嫁出去>,網友閱讀量超900!
這是否說明:這博客引起網友的高度關注?尤其是女同志?
仍希望年青的朋友不忘我多年的建議:珍惜難得的青春,不要自作聰明地等待天上掉下來的"緣分″,與其高傲地等待,不如現實地伸手/爭取:早戀愛,早結婚,早生子吧!
祝幸福!
周錦帆2018-1-17日
一項3月24日發表于《自然-新陳代謝》的研究顯示,一種包裹神經細胞傳遞的電信號的脂肪物質也可能成為大腦的能量來源——尤其是在能量儲備不足時。馬拉松運動員涉及運動控制、感覺和情緒處理的大腦區域,賽后髓鞘......
3月31日,KDL“世界孤獨癥意識日”公益馬拉松在華東師范大學閔行校區舉行。本次活動由華東師范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吳涇鎮教育委員會和華東師范大學閔行永德實驗小學共同發起,圍繞“用愛奔跑點亮星夢”這一主......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離不開原始創新,真正的原始創新來自基礎研究,而可靠的數據資源是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的重要支撐。誰掌握數據資源,誰就掌握了原始創新的主動權和科技創新的戰略先機。“誰能把握大數據、人工智能......
——訪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檢驗檢測科學院首席科學家龐國芳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首席科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龐國芳在農藥等化學污染物殘留微量分析技術領域有許多開拓性、創新性的研究工作,特別是農藥殘留快速檢......
央視網消息:“十一”國慶長假臨近,多家旅游平臺發布的2022年國慶假期旅行預測報告顯示,國慶長假旅游進入穩序增長階段,本地游、周邊游是今年國慶假期旅游消費的主流。作為今年最后一個長假,國慶假期旅游熱度......
根據《自然》在線發表的一項研究SpreadofaSARS-CoV-2variantthroughEuropeinthesummerof2020,從2020年6月開始歐洲旅行的恢復可能促成了SARS-C......
5月22日,甘肅白銀,黃河石林山地馬拉松百公里越野賽遭遇極端天氣,截至23日8時,已發現20人遇難,1人失聯。當天中午1點左右,百公里越野賽高海拔賽段20公里至31公里處,受極端天氣影響,參賽人員出現......
啟動儀式現場(國家癌癥中心供圖)9月12日,由國家癌癥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中國癌癥基金會主辦,加拿大駐華大使館、國家體育總局人力資源開發中心、朝陽區衛生健康委員會、北京腫瘤學會協......
近日,由市場監管總局組織實施,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龐國芳院士團隊牽頭承擔的國家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項目“水果和蔬菜中農藥化學污染物殘留水平調查及數據庫建設”項目綜合績效評價會在京召開。龐國芳院士代表項......
12月18日上午,AOAC最高科學榮譽獎-哈維?威利獎獲得者、中國檢測領域的第一位院士龐國芳加盟南京大學。據統計,南京大學環境學院已擁有三位“中國工程院”院士的豪華配置,分別是張全興(自主培養)、龐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