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0-01-10 11:34 原文鏈接: 2019年國家科技獎揭曉:三大獎共296項!

      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今天(10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每年評審一次,根據《關于深化科技獎勵制度改革的方案》,三大獎每年授獎總數不超過300項。經學科專業評審組、評審委員會和獎勵委員會三級評審,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共評選出296個項目和12名科技專家。其中:

       國家自然科學獎46項:一等獎1項,二等獎45項;

       國家技術發明獎65項:一等獎3項,二等獎62項;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185項:特等獎3項,一等獎22項(含創新團隊1項),二等獎160項。

       10名外籍科學家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分量最重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分別頒給了中國工程院黃旭華院士和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曾慶存院士。

      具體名單如下:

    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

    圖片.png

    黃旭華

    圖片.png

    曾慶存

    2019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

    一 等 獎  

    序號

    項目名稱

    主要完成人

    提名專家

    1

    高效手性螺環催化劑的發現

    周其林(南開大學)

    謝建華(南開大學)

    朱守非(南開大學)

    王立新(南開大學)

    丁奎嶺

    馮小明

    陳?軍

    二 等 獎

    <li id="omoqo"></li>
  • 序號

    項目名稱

    主要完成人

    提名單位

    (專家)

    1

    隨機控制與非線性濾波的數學理論

    湯善健(復旦大學)

    彭實戈

    2

    幾類偏微分方程高效算法研究

    黃云清(湘潭大學)

    江松

    3

    Pinkall-Sterling猜想和超曲面幾何的研究

    李海中(清華大學)

    教育部

    4

    拓撲量子材料制備與量子特性的實驗研究

    賈金鋒(上海交通大學)

    錢冬(上海交通大學)

    劉燦華(上海交通大學)

    高春雷(上海交通大學)

    管丹丹(上海交通大學)

    教育部

    5

    超構表面對電磁波的調控

    周磊(復旦大學)

    孫樹林(復旦大學)

    何瓊(復旦大學)

    郝加明(復旦大學)

    肖詩逸(復旦大學)

    上海市

    6

    鐵基超導電子結構與磁相互作用的理論研究

    盧仲毅(中國人民大學)

    向濤(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馬鋒杰(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

    閆循旺(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

    高淼(中國人民大學)

    謝心澄

    孫昌璞

    陳仙輝

    7

    CALYPSO晶體結構預測方法與應用

    馬琰銘(吉林大學)

    王彥超(吉林大學)

    呂健(吉林大學)

    劉寒雨(吉林大學)

    王暉(吉林大學)

    教育部

    8

    電化學表面增強拉曼光譜學研究

    田中群(廈門大學)

    任斌(廈門大學)

    李劍鋒(廈門大學)

    吳德印(廈門大學)

    劉國坤(廈門大學)

    萬立駿

    姚建年

    徐紅星

    9

    石墨烯的可控生長及其性能調控

    劉云圻(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于貴(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武斌(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魏大程(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陳建毅(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北京市

    10

    氧化氟烷基化反應

    卿鳳翎(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儲玲玲(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陳超(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蔣信義(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吳欣悅(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上海市

    11

    功能染料穩定性強化原理與應用基礎研究

    朱為宏(華東理工大學)

    郭志前(華東理工大學)

    吳永真(華東理工大學)

    解永樹(華東理工大學)

    趙春常(華東理工大學)

    上海市

    12

    固體催化劑結構缺陷調控方法和機理研究

    鞏金龍(天津大學)

    馬新賓(天津大學)

    鄒吉軍(天津大學)

    李蘭冬(南開大學)

    王拓(天津大學)

    謝在庫

    13

    碰撞型斑巖銅礦成礦理論

    侯增謙(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楊志明(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高永豐(河北地質大學)

    鄭遠川(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張洪瑞(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毛景文

    徐義剛

    張宏福

    14

    燃燒廢氣中氮氧化物催化凈化基礎研究

    賀泓(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余運波(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單文坡(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劉福東(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徐文青(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曲久輝

    陶澍

    朱利中

    15

    地表水熱關鍵參數熱紅外遙感反演理論與方法

    李召良(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唐伯惠(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唐榮林(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周成虎(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吳驊(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農業農村部

    16

    大氣復合污染條件下新粒子生成與二次氣溶膠增長機制

    胡敏(北京大學)

    吳志軍(北京大學)

    何凌燕(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郭松(北京大學)

    黃曉鋒(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教育部

    17

    復雜地質過程的激光微區同位素研究

    楊進輝(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楊岳衡(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謝烈文(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 所)

    吳福元(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

    18

    大熊貓適應性演化與瀕危機制研究

    魏輔文(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聶永剛(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胡義波(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吳琦(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詹祥江(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周琪

    桂建芳

    陳曄光

    19

    組蛋白甲基化和小RNA調控植物生長發育和轉座子活性的機制研究

    曹曉風(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劉春艷(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宋顯偉(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陸發隆(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劉斌(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李家洋

    韓斌

    林鴻宣

    20

    多細胞生物細胞自噬分子機制及與神經退行性疾病的關系

    張宏(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趙燕(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田燁(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

    趙紅玉(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

    李思慧(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


    21

    動物流感病毒跨種感染人及傳播能力研究

    陳化蘭(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

    施建忠(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

    鄧國華(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

    楊煥良(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

    李雁冰(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

    黑龍江省

    22

    基于連鎖不平衡及長單倍型分析的精神疾病關鍵基因精細定位研究

    師詠勇(上海交通大學)

    賀林(上海交通大學)

    李志強(上海交通大學)

    賀光(上海交通大學)

    趙欣之(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市

    23

    數種新發自然疫源性疾病的發現與溯源研究

    曹務春(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

    江佳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

    賈娜(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

    方立群(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

    黎浩(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

    鄔堂春

    李松

    汪海

    24

    抑郁癥發病新機理及抗抑郁新靶點的研究

    高天明(南方醫科大學)

    朱東亞(南京醫科大學)

    曹鵬(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朱心紅(南方醫科大學)

    曹雄(南方醫科大學)

    張旭

    葉玉如

    陸林

    25

    炎癥巨噬細胞的活化、調控及效應機制

    周榮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江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彭慧(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王夏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田志剛(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張學敏

    26

    乙肝病毒變異和免疫遺傳在肝細胞癌發生發展中的新機制

    曹廣文(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

    殷建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

    蔣德科(復旦大學)

    屠紅(上海市腫瘤研究所)

    余龍(復旦大學)

    欽倫秀

    楊曉

    王隴德

    27

    互聯網視頻流的高通量計算理論與方法

    張勇東(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

    顏成鋼(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

    謝洪濤(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

    唐金輝(南京理工大學)

    唐勝(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

    中國電子學會

    28

    高功率微波擊穿機理及抑制方法

    常超(西北核技術研究所)

    陳昌華(西北核技術研究所)

    陳懷璧(清華大學)

    唐傳祥(清華大學)

    劉國治(西北核技術研究所)

    中央軍委科學技術委員會

    29

    時延系統的魯棒控制理論與方法

    徐勝元(南京理工大學)

    張保勇(南京理工大學)

    馬倩(南京理工大學)

    林參(香港大學)

    張正強(曲阜師范大學)

    教育部

    30

    多模圖像結構化稀疏表示與融合理論方法研究

    李樹濤(湖南大學)

    方樂緣(湖南大學)

    康旭東(湖南大學)

    楊斌(湖南大學)

    湖南省

    31

    動態系統運行安全性評估理論與方法

    周東華(清華大學)

    胡昌華(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工程大學)

    司小勝(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工程大學)

    徐正國(清華大學)

    李鋼(清華大學)

    教育部

    32

    神經網絡的若干關鍵基礎理論研究

    章毅(四川大學)

    周激流(四川大學)

    呂建成(電子科技大學)

    張蕾(電子科技大學)

    彭德中(電子科技大學)

    四川省

    33

    生產全流程多目標動態優化決策與控制一體化理論及應用

    柴天佑(東北大學)

    唐立新(東北大學)

    劉騰飛(東北大學)

    楊光紅(東北大學)

    王良勇(東北大學)

    教育部

    34

    磁性納米材料構筑與多功能調控

    侯仰龍(北京大學)

    高松(北京大學)

    余靚(北京大學)

    馬丁(北京大學)

    楊策(北京大學)

    教育部

    35

    高性能納米線儲能材料與器件的制備科學和輸運調控機制

    麥立強(武漢理工大學)

    徐林(武漢理工大學)

    趙云龍(武漢理工大學)

    何亮(武漢理工大學)

    牛朝江(武漢理工大學)

    張清杰

    趙進才

    黃云輝

    36

    低維半導體材料的能帶結構與光子特性調控

    潘安練(湖南大學)

    鄒炳鎖(湖南大學)

    段曦東(湖南大學)

    李洪來(湖南大學)

    莊秀娟(湖南大學)

    湖南省

    37

    動力學新模式的發現及在塑性非晶合金材料研發中的應用

    白海洋(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聞平(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孫保安(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柳延輝(中國

    相關文章

    勇擔科技創新“動力源”逾百家A股公司上榜國家科技獎

    6月24日,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揭曉,250個項目脫穎而出。上市公司作為科技創新的“排頭兵”和“動力源”,自然是國家科學技術獎的重要參與者。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

    重磅,2023年國家科技獎初評結果公布(附全名單)

    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初評工作已經結束。現將初評通過的59項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52項國家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132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在國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統公共服務平臺(https:/......

    重磅!2020國家科技獎,高校獲獎數排名

    近日,2020年度國家科技獎獲獎名單正式出爐。根據《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的規定,經國家科學技術獎勵評審委員會評審,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審定和科技部審核,國務院批準并報請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授予顧誦......

    2020年度國家科技獎初評結果出爐!

    今天,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正式公布了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的初評結果。本年度初評通過46項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47項國家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133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專用項目另行公......

    鐘南山團隊獲國家科技獎提名這些入圍國家科技進步獎

    記者昨天從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獲悉,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提名工作已結束,共收到有關單位和專家提名的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333項,國家技術發明獎項目333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項目1135項。......

    貴州省多個項目榮獲國家科技獎

    1月10日上午,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由貴州大學作為第一完成單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宋寶安牽頭完成的“防治農作物主要病蟲害綠色新農藥新制劑的研制及應用”項目及由甕福集團有限責......

    權重角度丨三大獎”獲獎高校,誰的獎更有分量?

    1月10日上午,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一年一度的國家科學技術獎評選結果隨之揭曉。國家科學技術獎每年評審一次,包括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即俗......

    權重角度丨三大獎”獲獎高校,誰的獎更有分量?

    1月10日上午,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一年一度的國家科學技術獎評選結果隨之揭曉。國家科學技術獎每年評審一次,包括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即俗......

    2019國家科技獎公示:三大獎共296項!

    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今天(10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每年評審一次,根據《關于深化科技獎勵制度改革的方案》,三大獎每年授獎總數不超過300項。經學科專業評審組、評審委員會......

    2019年國家科技獎揭曉:三大獎共296項!

    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今天(10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每年評審一次,根據《關于深化科技獎勵制度改革的方案》,三大獎每年授獎總數不超過300項。經學科專業評審組、評審委員會......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