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有句俗語,“越往上游走,賣水人越安全。”
生命科學最上游,一定是科研層面,而這個層面最大的賣水人,當屬實驗室中的科學儀器設備生產商。
科學服務牽動整個大健康行業的創新脈搏,市場規模超2000億美元,被譽為下一個10年高景氣大賽道。
2021年,隨著新冠疫情常態化,全球實驗室業務逐漸從停滯中恢復,科學儀器公司營收基本都呈高雙位數增長。于此之中,誰在向上攀升?誰又錯失機遇?
以2021年全球科學儀器企業營收排名為基準,醫趨勢帶你揭秘這個離下游最遠的“神秘”領域。
① 科學儀器范圍極廣,本文主要討論的是與生命科學相關,應用較廣泛、具有代表性的質譜、色譜、光譜等廠家以及相關業務占比較大的公司;不涉及非大健康領域儀器公司。
② 匯率:1歐元=1.0477美元;1日元=0.0078美元。
③ 每個企業生命科學業務劃分及定義各不相同,以上占比為根據各企業年報測算而來,僅做參考。
從整體營收來看,全球前十科學儀器企業6家來自美國,2家德國,日本、瑞士各占一家,基本反應了全球格局;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企業沒有進入前二十。
全球市場:
科學儀器企業營收取決于其下游市場驅動,比如生命科學領域包括:制藥、醫療器械、體外診斷、實驗室等。
2021整體營收排名前三的企業:賽默飛世爾、丹納赫、蔡司集團就得益于新冠疫情下,PCR實驗室以及CT影像診斷需求暴增。
而增速排名前三的企業:賽多利斯(+47.7)、珀金埃爾默(+34%)、丹納赫(+32%),也都是受益于新冠檢測紅利。
生命科學業務:
賽默飛世爾,2021年生命科學業務以約217億美元連續第九年位列榜首。
生命科學是丹納赫第一大業務,2021年營收約150億美元,增速高達41%;并購見長的丹納赫2021又將基因組學公司Aldevron納入生命科學麾下。
安捷倫生命科學業務2021年營收約50.2億美元,制藥客戶營收增幅達24%,驅動增長。
賽多利斯85%業務在生命科學領域,驅動了整體高增長。
珀金埃爾默的診斷業務占比58%,生命科學業務占比42%,但是生命科學業務是其診斷業務的重要后盾2021年營收約22億美元。
中國市場:
作為全球儀器巨頭的重要增長點,據部分企業披露數據,在中國區,2021年,
丹納赫以40億美元營收排第一;賽默飛世爾以34.4億美元營收排第二;
賽多利斯將中國特別設為戰略重點區域,以69%增幅排增速第一;珀金埃爾默以+36%排增速第二。
研發投入:
丹納赫以投入17.4億美元排第一,蔡司集團以研發占比12.5%排占比第一。
可以看到,整體營收排名前五的企業與研發投入前五的企業一致,一定程度上說明研發仍然是企業營收增長的正向相關系數。
2021 營收(億美元):392
同比:+22%
研發(億美元):14(占總營收3.6%)
中國區營收(億美元):34.4(+23%)
在科學儀器領域,賽默飛世爾是典型美國公司,擴張主要依靠并購。
合并前的Thermo Electron是全球NO.1的科學儀器公司;2007年與Fisher Scientific合并后位居前三;2013年收購Life Tech后又重新回到了第一的位置,并且保持至今。
2021年,賽默飛世爾總營收392.1億美元,同比增長22%;四大業務均實現了良好增長。其中與科學儀器相關兩大部門是主要驅動力。
生命科學解決方案:營收156億美元,增長28%。涵蓋生物科學、遺傳科學、新一代測序和生物生產四大業務。
因為與體外診斷業務息息相關,2021年營收增長仍然得益與新冠檢測需求的增加。
分析儀器:營收60.7億美元,增長18%。涵蓋色/質譜、化學分析(材料和礦物儀器、現場安全儀器、環境和過程儀器)、材料結構分析(電鏡、分子光譜、實驗室元素分析儀器)三大業務。
營收增長主要得益于,新冠疫情平穩下電子顯微鏡以及色譜、質譜儀需求加大。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2020年受到疫情不利影響,其分析儀器部門成為唯一業績下滑的業務;而同時得益于新冠紅利,其生命科學解決方案部門在2020年暴增77%。截止2021年底,賽默飛世爾與新冠相關營收額共計達157億美元,而未來這一盈利存在不確定性。
中國動態:2021年1月1日,賽默飛世爾中國區迎來了新任總裁馮時瀚(Hann Pang)。2021年其中國營收增長23%達34.4億美元。
2021 營收(億美元):294.5
同比:+32%
研發(億美元):17.4(占總營收5.9%)
中國區營收(億美元):40(+30%)
2021年,丹納赫集團營收294.5億美元,同比增長32.0%。三大業務里生命科學以41.4%的增速排第一。
生命科學是丹納赫第一大業務,營收149.6億美元,增長41.4%。
除了并購帶來的營收增長,還由與新冠研發相關的業務以及流式細胞儀、質譜儀需求增長所驅動。
以并購見長的丹納赫,其生命科學業務旗下此前已有Cytiva、PALL、徠卡、SCIEX、貝克曼、MOLECULAR DEVICES、Phenomenex、IDT、IDBS 九大品牌。
2021年,丹納赫又將110億美元用于并購,共計完成14 項交易。其中最大的收購項目就來自生命科學業務。
2021年8月,丹納赫以約96億美元現金收購Aldevron公司,將生命科學業務拓展至基因組學這一重要領域。
中國動態:
2021年,丹納赫中國區營收達40億美元,增長超30%;引領整個高增長地區成為其2021年增速最快的地區。
2022年起,丹納赫中國區全面升級:
原丹納赫大中華區總裁兼診斷平臺中國區總裁Jason Peng被任命為Danaher Vice President and Group Executive - China,直接匯報給丹納赫集團執行副總裁兼全球高增長市場負責人Jennifer Honeycutt,他還加入了丹納赫全球領導團隊。
包括生命科學、診斷等此前的各平臺負責人均直接向Jason匯報。
2021 營收(億美元):78.9
同比:+20%
研發(億美元):9.9(占總營收12.5%)
2021財年,蔡司集團營收75.29億歐元(約78.9億美元),創175年以來新高,同比增長19.56%。四大業務領域都實現兩位數增長。
作為其生命科學領域的重要布局,工業質量與研究業務2021財年營收18億歐元(約19億美元),增長10%。工業質量與研究業務涵蓋:工業質量解決方案(工業顯微鏡、工業CT、三坐標測量儀)、顯微鏡(光學顯微鏡、電鏡、X射線顯微鏡等)、光譜(光柵、光譜儀模塊光譜儀等)等三大板塊。
醫療領域的客戶對于計算機斷層掃描的無損檢測解決方案等需求走高;對光學測量儀器,光譜儀以及機器學習等新技術需求旺盛驅動了增長。
中國動態:以中國為首的亞洲市場和北美等地區增長強勁。2021財年,其大中華區再次實現超15%增長。
2021 營收(億美元):63.2
同比:+18%
研發(億美元):4.4(占總營收7%)
中國區營收(億美元):12.7(+17%)
2021財年,安捷倫總營收63.2億美元,同比增長18%。
生命科學與應用:2021財年營收28.2億美元,同比增長18%。主要針對制藥、政府及研究機構、化工能源、環境監測、食品五大客戶領域;產品涉及光譜、質譜、色譜儀器,細胞分析、實驗室自動化機器人、信息系統等。
增長依賴于液相色譜和細胞分析產品驅動;在客戶端,以及制藥、化工能源等主要終端市場的新儀器采購需求強勁,其中制藥市場增長高達24%。
2021Q4,安捷倫發布了新產品,主要用于改進蛋白質和肽的分析,以加快生物制藥領域基于蛋白質的新療法的開發。
安捷倫CrossLab:2021財年營收22億美元,同比增長16%。主要提供綜合實驗室解決方案服務,增長主要由耗材強勁營收所驅動。
中國動態:美洲和中國市場的強勁表現為安捷倫2021財年整體營收增長做出重要貢獻。其中,中國營收12.7億美元,同比增長17%。
2021 營收(億美元):50.67
同比:+34%
研發(億美元):2.75(占總營收5.4%)
中國區營收(億美元):6.7(+36%)
2021財年,珀金埃爾默整體營收50.67億美元,同比增長34%。
DAS(Discovery & Analytical Solutions)部門營收21.35億美元,同比增長24%。
DAS包含生命科學和應用市場兩大業務。2021財年業績增長主要由生命科學業務驅動,其中,制藥及生物科技用戶實現了兩位數的有機增長。
中國動態:2021財年,珀金埃爾默中國區營收6.7億美元,同比增長36%。
2021 營收(億美元):37.18
同比:+21%
研發(億美元):1.7(占總營收4.6%)
中國區營收(億美元):10.6(+34%)
2021財年,梅特勒-托利多總營收37.18億美元,同比增長21%。
其實驗室業務營收20.83億美元,同比增長25%;是2021財年主要驅動力。
梅特勒-托利多的運營架構主要以區域劃分為五大板塊,包括:美國、瑞士、西歐、中國、其他。
中國動態:2021財年,中國區營收10.6億美元,同比增長34%;占比全球29%。是其除美國外全球第二大市場。
2021 營收(億美元):36.5
同比:+48%
研發(億美元):1.5(占總營收4%)
中國區營收(億美元):4(+69%)
得益于核心業務發展、新冠疫情產生的額外需求以及多項收并購,2021財年,賽多利斯總營收達34.5億歐元(約36.5億美元),同比增長 49.3%。
其兩大業務生物工藝解決方案和實驗室產品及服務有85%專注于生命科學領域。
2021財年,
生物工藝解決方案:營收27.3億歐元,同比增長53%;
實驗室產品及服務:營收7.2億歐元,同比增長31%。
中國動態:中國區營收3.8億歐元,同比增長69%。作為其增長最快的區域,賽多利斯特別把中國設為戰略重點區域。未來隨著中國醫療支出的進一步增加以及中國生物制藥產業快速發展,市場具有相當大的增長潛力。為了從這個市場的動態發展中獲益,賽多利斯已經在擴大生產能力方面進行了大量的投資。
2021 營收(億美元):33
同比:+8.8%
中國區營收(億美元):6.4(+19%)
2021財年,島津總營收4281.75億日元(約33億美元),增長8.8%。主要由液相色譜儀和質譜儀系統等關鍵業務的強勁銷售,驅動了整體營收。
色譜儀、質譜儀隸屬于其分析檢測儀器業務,該業務2021財年營收2775.15億日元(約21.6億美元),同比增長11.7%。
除了醫藥、CRO客戶需求增長,各國政府實施預算、學術機構恢復運營等因素也驅動了業務增長。
中國動態:2021財年,中國營收814.69億日元(約6.4億美元),占比19%,是除日本總部外其最大市場,同比增長11.8%。在生命科學領域,隨著2020版《中國藥典》的發布,使需求強勢逆轉,制藥和合同分析應用中液相色譜儀銷售都有所增長。
2021 營收(億美元):27.8
同比:+18%
研發(億美元):1.68(占總營收6%)
中國區營收(億美元):5.2(+29%)
2021年,沃特世營收總額27.8億美元,同比增長18%。
沃特世業務分為WATERS和TA兩大板塊,因為具有類似的經濟特征、產品和服務、客戶市場、銷售模式以及監管環境,因此將其營收統一核算。
儀器:營收13.15億美元,同比增長23%。
WATERS業務:主要為液相色譜、質譜儀,分析儀器和其他精密化學耗材等。
TA業務:主要熱分析儀等。
中國動態:2021年,沃特世在中國營收5.21億美元,同比大增29%,擺脫2020年業績下降陰霾。
2021 營收(億美元):24.18
同比:+21.6%
研發(億美元):2.2(占總營收9%)
布魯克2021財年營收24.2億美元,同比增長21.6%。
布魯克三大業務部門:BSI Life Science(BioSpin、CALID)、BSI Nano、BEST
2021財年:
BSI Life Science:營收15.1億美元,增長20.5%,業務涵蓋Bruker BioSpin Group(服務醫學影像領域)營收6.9億美元;Bruker CALID Group(服務醫學實驗室領域,包括質譜儀等)營收8.2億美元。
BSI Nano(射頻熒光儀器、光譜色譜儀等):營收7億美元,增長25%。
BEST(服務于核領域、材料研究等):營收2.2億美元,增長18%。
全球巨頭在這個離科學最近的領域拼得如火如荼,遺憾的是,其中卻難見中國企業的身影。
據統計,2016-2019年,中科院下屬研究采購的200萬以上科學儀器包括質譜儀、光學色譜儀、光學顯微鏡等,國產設備比例不足1.5%。高端科學儀器依賴進口仍是當前中國的主要現狀。
有人形容,科學儀器的研發是一場馬拉松,國產儀器公司,還正在活動筋骨,想要在短期內實現質的突破,挑戰巨大。
中國科學儀器產業正在路上,如今從國家領導人到國家部委再到地方政府,都將科學儀器放在了重要位置。根據 SDI 數據,2020年中國科學儀器市場規模約98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16%(已超過全球增長率)。
從政策來看:截止目前,中國已有14個省份推出國產儀器支持政策。
從資本來看:
一級市場據不完全統計,截止2021年有超過12家臨床質譜企業完成融資,投資的機構包括高瓴資本、松禾資本、元生創投、君聯資本、經緯中國等;
二級市場多家IPO上市的中國科學儀器企業營收達10億左右,其中聚光科技、安圖生物、禾信儀器等企業近幾年都在關鍵技術領域實現了突破。
和高端芯片等技術壁壘較高領域類似,高端科學儀器領域也是一個強者恒強,較為穩定的世界,中國企業仍然道阻且長。
12月10日,上海市科委發布2024年第四批科技創新券(儀器類)兌付清單通知,顯示,本批次共計102家企業獲批兌付,對付總金額為842.7721萬元。整理發現,本批次公布的兌付名單中生命科學領域,包括......
近日,《西部地區鼓勵類產業目錄(2025年本)》正式發布,涵蓋了重慶市、四川省、貴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區、陜西省、甘肅省、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內蒙古自治區等地區的特色產業。該目......
2024年11月30日,“高端科學儀器底層創新與核心技術攻關”戰略研討會在北京召開。本次研討會由自然科學基金委交叉科學部主辦,自然科學基金委副主任吳驪珠院士出席會議并講話。交叉科學部副主任付雪峰主持會......
關于公開征求《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與報告指南鋼鐵行業》《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查技術指南鋼鐵行業》意見的通知為加強企業溫室氣體排放管理,規范鋼鐵行業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報告與核查工作,根據《碳排放權交易管......
12月1日,由科學技術部、中國科學院主辦,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承辦的第七屆全國科學實驗展演匯演活動暨頒獎典禮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高新校區圓滿落下帷幕。來自全國57個推薦單位的166支代表隊為公眾呈現了一場精......
12月5日,以“數字科技創新驅動可持續發展”為主題的第二屆數字地球青年創新論壇在香港中文大學召開。會上頒發了國際數字地球學會“青年科學家獎”,河海大學長江保護與綠色發展研究院教授直偉、新加坡科技研究局......
“在這個從氣候變化到公共衛生危機等方面均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全球性挑戰的時代,科學在尋找可持續解決方案方面的作用從未像現在這樣重要。”12月5日,2024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在北京開幕,聯合國教育、科......
12月5日,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主辦的光明科學城論壇·2024在光明云谷國際會議中心拉開帷幕。論壇以“聚力”“聯動”“揚帆”為主題,匯聚國內外科技、教育以及產業領域各界人士,共議科技前沿發展趨勢。據了解,......
12月5日,財政部在官網發布了《關于政府采購領域本國產品標準及實施政策有關事項的通知》,該通知為征求意見稿,明確了本國產品的標準定義,同時明確了對于政府采購本國產品的支持方式,即招投標過程中對本國產品......
中國國家博物館內,“率真與真實——卡拉瓦喬的藝術世界”展覽正在展出。展覽的唯一主角,是意大利畫家卡拉瓦喬晚期藝術杰作《沉醉中的抹大拉的馬利亞》。《沉醉中的抹大拉的馬利亞》“以一幅真跡作品為中心而展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