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主要上市公司:金域醫學(603882.SH)、凱普生物(300639.SZ)、圣湘生物(688289.SH)、美康生物(300439.SZ)等
本文核心數據:第三方醫學診斷產品分類;獨立醫學實驗室數量;中國第三方醫學診斷市場規模
1、第三方醫學診斷產品類型及特點分析
第三方醫學診斷是指獨立于醫療機構,為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體檢中心、疾控中心等提供的醫學診斷檢測服務。第三方醫學診斷企業所設立的醫學檢驗中心又被稱為獨立醫學實驗室。第三方醫學診斷服務的日常業務及主要客戶情況如下圖所示:
從第三方醫學診斷行業的發展來看,其主要具有先發優勢和品牌效應、具有一定的服務半徑、輕資產運營、高端人才稀缺等特點。具體來看:
2、中國獨立醫學診斷實驗室數量:2021年我國獨立醫學實驗室數量已突破2100家
我國獨立醫學實驗室的發展起步晚,2001年我國獨立醫學實驗室僅2家。近年來,我國獨立醫學實驗室發展迅速,2015年數量達到356家,較2014年增加140家,增長率達64.81%。到2016年增加至468家,其中通過了ISO15189《醫學實驗室—質量和能力的專用要求》準則的有235家(ISO15189是現行國內醫學實驗室認可標準最高等級,國際上最高標準參考美國CAP)。2021年我國獨立醫學實驗室數量已突破2100家。
3、中國第三方醫學診斷行業市場規模:2022年我國第三方醫學診斷市場規模達到405億元
中國第三方醫學診斷行業市場規模呈現上升趨勢,近年來規模發展迅速,2016-2021年我國第三方醫學診斷市場規模年均復合增速達到25.8%。按照目前發展向好的趨勢下,第三方醫學診斷市場規模未來還會不斷增長。據初步測算,2022年我國第三方醫學診斷市場規模達到405億元。
4、中國第三方醫學診斷市場規模預測:預計2028年我國第三方醫學診斷市場規模將突破600億元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未來我國第三方醫學診斷市場規模將以7%左右的年均復合增速進行增長。預計2028年,我國第三方醫學診斷市場規模將突破600億元。
6月13日,在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以下簡稱復旦上醫)納入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托管(以下簡稱三方共建托管)五周年之際,復旦上醫舉行以“醫學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之路”為主題的研討會。......
6月6日,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昂在《北京市加快醫藥健康協同創新行動計劃(2024—2026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未來三年,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將深入落實《行動計劃》,從進......
5月30日,為慶祝第八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中國科協科普部聯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科學傳播與成果轉化中心共同策劃的《科學未來式》特別直播節目《未來可見》在“科普中國”平臺和抖音平臺同步直播,吸引了......
2024年5月18-19日,由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清華大學、生物芯片北京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辦,重慶醫科大學、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生物芯片分會、重慶市醫學會、北京博奧晶典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承辦的中國工......
作為波譜學的重要分支,電子自旋的直接表征工具,順磁共振波譜學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來,我國電子順磁共振波譜學在物理、化學、材料科學、生命科學、醫學和環境科學等領域,取得了許多令人矚目的研究成果,......
5月25日,我國首臺可用于臨床的科研型7.0T超高場磁共振在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正式開機。啟用儀式。湘雅醫院供圖7.0T磁共振因其接近活體解剖組織的超高分辨率成像、代謝成像、多核成像等技術,極大提高了神經......
5月11日,敘事醫學發展研討會暨中國敘事醫學專家共識(2023)發布會在北京大學醫學部召開。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山大學、海軍軍醫大學、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北京中醫醫院、北京積水潭醫院、浙江省腫瘤醫......
4月17日,由青海省科學技術協會、青海省科技廳主辦,青海省科學技術協會科技創新與學會服務中心承辦的全省醫學界科研誠信與醫學倫理專題培訓班在青海省科技館開班。全省醫學界專家學者、醫學界科技工作者共55人......
記者7日從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我國已設置13個類別的國家醫學中心,建設125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114個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國家衛生健康委體改司一級巡視員朱洪彪在發布會上介紹,我國在81個城......
近日,中國醫學科學院在2024年中國醫學發展大會上發布了《中國21世紀重要醫學成就》,“創建蛋白質組學體系”成為本年度入選的3項重要醫學成就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賀福初、西湖大學教授管坤良(開展相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