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卡內基·梅隆大學以及德國燃燒技術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聯合研究證明,一種電解液可有效增加鋰空氣電池的容量。這種電解液由能釋放較多電子的陰離子和釋放電子較少的非水溶劑組成。該研究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 對于電動車而言,金屬空氣電池無疑是最具吸引力的潛在之星,它重量輕、能量密度高、續航時間長,將電動車所需要的特性集于一身。然而鋰空氣電池至今未能一顯身手,原因在于它存在致命缺陷,即固體反應生成物會在正極堆積,從而導致放電停止。非水溶性鋰空氣電池,其電化學反應的產物為過氧化鋰。過氧化鋰不溶解于質子惰性有機溶劑,會在陰極表面形成沉積物,最終會使陰極無法發生反應,從而降低電池的容量。 數家研究單位一直在試圖克服這個問題,其中的一個方法是,調整電解液來增強中間產品的溶解度。研究人員對電解液進行了定性和定量研究,測量如何通過溶解氧化鋰來提高電池容量。在他們設計的電解液中,電池容量可......閱讀全文
當眾多人聚焦鋰離子電池的時候,他把目光轉向了“冷門”的鈉離子電池,這“一眼”就是10年,也是這“一眼”打開了鈉離子電池產業化的大門。此時的胡勇勝,不僅是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還是中科海鈉的創始人。 不久前,中科海鈉生產的全球首款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鈉離子電池實現量產,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功能薄膜材料研究中心研究員唐永炳及其研究團隊聯合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中科院金屬研究所沈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研究員成會明研發出一種高性能的鈣離子電池。他們通過對電池結構的創新,使鈣離子電池具有全新的電化學反應機理,并實現了室溫下穩定的充放電反應。相關研究結果以
生活中電池無處不在,特別是鋰電池應用十分廣泛,正急速滲透汽車、儲能、航空航天及軍工等領域。因此,各國將提升動力電池的性能列為研究熱點之一。圖片源自網絡 據外媒報道,美國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英國《自然·納米技術》上發表論文稱,使用高度氟化的電解液可大幅提高電池儲電能力和耐用性,未來或可推動電動汽車
近日,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設計出一種新型的水系鋰鈉混合離子電池,給鈉離子電池家族增添了一支新軍。該研究成果在線發表于英國《科學報告》。 與傳統鋰離子電池“搖椅式”的工作原理不同,該類電池在充放電過程中,鋰離子和鈉離子分別僅在電池的一極與電解液之間移動。得益于這種獨特的工作原理
人類的生產、生活活動中較多的能量以廢熱形式排放至環境中,其中,在室溫附近存在大量溫差在幾十甚至幾度以內的低品位熱能。對此類熱能進行回收再利用可有效提高能源的綜合使用效率,有望廣泛應用于通訊電子、醫療健康等領域,成為改變人類未來生活的關鍵性技術之一。熱電技術、熱離子電容器和熱電池是三種典型的低品位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集成所功能薄膜材料研究中心研究員唐永炳及其研究團隊成功研發出了一種新型高性能、低成本的鈉型雙離子電池,有望代替現有鋰離子技術并實現產業化。相關研究成果A Novel Tin-Graphite Dual-Ion Battery Based on Sodium-Io
電池修復儀主要是針對鉛酸蓄電池進行修復的,對于蓄電池的非物理性損壞比如蓄電池化學反應中造成的硫化、鹽化、極板老化、軟化、失水、熱失控、極板活性物質脫落等現象具有較好的 修復效果,通過等離子共振,將硫化鉛結晶體轉化為自由移動的游離子參加化學反應,從而達到修復的目的。 操作說明 ①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集成所功能薄膜材料研究中心研究員唐永炳及其研究團隊成功研發出一種新型高性能、低成本的鉀型雙離子電池技術,有望代替現有傳統鋰離子電池技術并實現產業化。相關研究成果“一種新型鉀基離子電池”)已在線發表于國際材料頂尖期刊Advanced Materials上。 鋰
近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清潔能源重點實驗室E01組博士生蔣禮威在研究員胡勇勝和副研究員陸雅翔的指導下,成功構建了一款水系鉀離子全電池,提出利用Fe部分取代Mn的富錳鉀基普魯士藍KxFeyMn1-y[Fe(CN)6]w·zH2O為正極、有機染料苝艷紫紅29 (PTCD
不久的將來,人們就再也不用擔心植入體內的電子器件出現電池電解液滲漏問題了。中國研究人員新近研制出一種柔性電池,電解液竟然是醫院里常用的生理鹽水。 這項工作由復旦大學王永剛教授等人領導完成,論文發表在新一期《化學》(Chem)雜志上,這是美國細胞出版社最新推出的化學期刊。
近年來,可再生能源在世界范圍內得到迅速發展,而大規模儲能技術是解決可再生能源并網發電的關鍵核心技術。傳統的以有機溶劑為電解液的鋰離子電池盡管在能量密度上具有優勢,但也存在安全性較低和成本較高的問題。與之相比,水系離子電池具有價格廉價、無環境污染且安全性高等優點,在電網級別的大規模儲能體系中具有潛
近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清潔能源重點實驗室E01組博士生蔣禮威在胡勇勝研究員和陸雅翔副研究員的指導下,成功構建了一款水系鉀離子全電池,提出了利用Fe部分取代Mn的富錳鉀基普魯士藍KxFeyMn1-y[Fe(CN)6]w·zH2O為正極、有機染料苝艷紫紅29 (PTC
電解液是儲能電池重要組成部分,調控電解液濃度是實現其功能化設計的有效策略之一。近年來,高鹽濃度電解液因特殊的體相與界面特性被廣泛用于金屬鋰電池、水系電池等。但與此相反,降低鹽濃度可能會帶來濃差極化,所以目前實際鋰電池應用大多集中于標準的1 M濃度,低鹽濃度電解液一直沒有得到系統的研究。鈉離子的S
電化學儲能技術是解決電動汽車與可再生能源并網發電的關鍵。以有機溶劑為電解液的鋰離子電池在能量密度上具有優勢,但存在安全隱患和鋰資源有限的問題。與之相比,水系非鋰離子(如鈉離子、鉀離子、鋅離子、鎂離子等)電池具有高安全和低成本等優點,在儲能領域中具有重要應用前景。自2013年以來,中國科學院寧波材
【前言】 新能源儲能領域在最近20 年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從大的發電站儲能,新能源電動車,到相對較小的便攜式電子設備,和醫用小心電子設備都具有廣泛的應用。自從1991年鋰電池第一次被商業化成功后,它就開啟了主導儲能市場之路。由于龐大和快速擴大的市場以及它本身的一些缺陷,鋰電池的進一步發展也遇到一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集成所功能薄膜材料研究中心研究員唐永炳及其研究團隊成功研發出了一種新型高性能、低成本的鈉型雙離子電池,有望代替現有鋰離子技術并實現產業化。相關研究成果已在線發表于 《先進能源材料》,并申請1項國際發明專利。 近年來,鋰的需求量隨鋰電池的廣泛應用逐年快速增長。然
水系鈉離子電池兼具鈉資源儲量豐富和水系電解液本質安全的雙重優勢,被視為一種理想的大規模靜態儲能技術。此前,研究人員針對水系鈉離子電池體系做了一些探索(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5, 6, 6401;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2015, 5, 15
記者今日從中科院寧波材料所獲悉,該所科研人員在水系離子電池研究中獲重要進展,首次提出用鋰鈉混合離子電解質這一全新理念構建新型水系離子電池,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科學報告》。 傳統的以有機溶劑為電解液的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高,但存在安全性低和成本高的問題。與之相比,水系離子電池具有價格廉價、無環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集成所功能薄膜材料研究中心研究員唐永炳及其研究團隊通過設計思路創新,成功研發出一種具有多離子設計策略的高性能鈉離子全電池。相關研究成果A Multi-Ion Strategy towards Rechargeable Sodium-Ion Full Batter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集成所功能薄膜材料研究中心研究員唐永炳及其研究團隊成功研發出了一種新型高性能、低成本雙碳鉀離子電池,相關研究成果A Dual-Carbon Battery Based on Potassium-Ion Electrolyte(《基于鉀離子電解液的雙碳電池(K-
據《印度教徒報》2019年8月10日消息,印度理工學院(IIT)馬德拉斯的研究人員首次以低碳鋼為陽極制造出一種可充電的鐵離子電池,可儲存電量及性價比都較高。相關研究結果8月2日發表在《化學通訊》雜志上。 由該院物理系桑德拉(Ramaprabhu Sundara)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制造的鐵離子電
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系的研究人員近日開發出一種新型無膜氫溴電池,其性能與傳統的有膜電池相當,卻大大降低了成本,在低成本高容量電化學儲能技術上取得了新的進展,有望深刻改變當今的能源格局。 當今儲能技術成本太高 在當今的能源市場上,電能來源十分豐富,既有傳統的煤電、油電、水電,也有正在大力發展的
耐低溫水系鋅基電池用電解質溶液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李先鋒、張華民帶領團隊,在低溫水系鋅基電池電解液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研發出一種耐低溫、經濟、安全、環保的水系鋅基電池用混合電解液。研究成果發表于《能源與環境科學》。 水系鋅基電池具有安全性高、成本低、能量密度高等優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集成所功能薄膜材料研究中心研究員唐永炳及其研究團隊成功研發出了一種基于改性凝膠聚合物電解質的高效柔性雙離子電池。相關研究成果A Flexible Dual-Ion Battery Based on PVDF-HFP-Modified Gel Polymer El
傳統的電化學儲能器件構型主要是通過將隔膜夾在兩個電極之間并注入電解液來構造的,即隔膜位于兩個電極之間,但三者之間是處于相互分離的狀態。當器件處于彎曲狀態時,上述三種構件由于不同的曲率半徑而在它們之間易產生相對位移或脫離,進而導致接觸電阻激增、電/離子傳輸阻滯,使電化學性能惡化。所以,傳統構件分離
電動車和電網儲能等大規模電池應用是世界關注的焦點,同時電池技術的安全性和可持續發展也對行業提出了重大挑戰。時有報道的多例智能手機和電動汽車電池著火事件,突顯了當下鋰離子電池使用可燃性非水電解液背后存在的安全隱患。而水系電池以不可燃的水溶液作為電解液,與鋰離子等非水電池相比,具有明顯的安全、廉價、
清潔能源是當今熱點,水系鉀離子電池更是有著很大的優勢。 近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清潔能源重點實驗室博士生蔣禮威在研究員胡勇勝和副研究員陸雅翔的指導下,利用鐵部分取代錳的富錳鉀基普魯士藍為正極、有機染料苝艷紫紅29 (PTCDI)為負極,及2
物理學家組織網報道稱,美國華人科學家團隊研制出一款基于水基電解液的新型鋰離子電池,不僅電壓首次達到筆記本電腦等家用電子產品所需的4伏標準,且能完全避免現有商用鋰電池存在的著火和爆炸危險。相關的兩篇論文分別發表在最近出版的《科學》和《焦耳》雜志上。 現有電子產品中,鋰離子電池都使用非水性電解液。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功能薄膜材料研究中心研究員唐永炳及其團隊聯合清華-伯克利國際學院研究員成會明等人,成功研發出一種具有長循環穩定性的新型鉀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相關研究成果"A fluoroxalate cathode material for potassium-ion
近日,我所儲能技術研究部(DNL17)李先鋒研究員、張華民研究員領導的研究團隊在低溫水系鋅基電池電解液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研發出全天候水系鋅基電池用電解質溶液。 水系鋅基電池具有安全性高、成本低、能量密度高等優點,在便攜式電子設備、電動汽車和大規模儲能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目前,水系鋅基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