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治療脈絡膜新生血管?
1.藥物治療 目前尚無治療特效藥物。吲哚美辛類藥物對抑制視網膜下新生血管的生長有一定療效。針對引起炎癥的各種病因,合理使用抗生素配合皮質激素,可減輕或消退炎癥反應。各種維生素類藥物可支持視網膜代謝。 2.光凝治療 光凝是治療視網膜下新生血管的有效方法,在于封閉新生血管。適應于活動性的位于中心凹外的視網膜下新生血管。光凝后2周通過熒光血管造影檢查患眼,是否有漿液性或出血性剝離和滲漏。若有殘余的滲漏或新生血管復發,需重復光凝治療。若癥狀復發,或用裂隙燈接觸鏡檢查證實病變區有液體存在者,須重復作眼底熒光血管造影,吲哚青綠血管造影及OCT復查,有指征時再做治療。 3.光動力療法(PDT) 治療單次和重復PDT治療,可以部分或完全封閉老年黃斑變性(AMD)的脈絡膜新生血管。多次PDT治療可以封閉CNV,降低AMD引起視力下降的危險性。PDT治療不影響病灶周圍的正常視網膜和脈絡膜組織,對視力無損害。 4.手術治療 在玻璃體......閱讀全文
怎樣治療脈絡膜新生血管?
1.藥物治療 目前尚無治療特效藥物。吲哚美辛類藥物對抑制視網膜下新生血管的生長有一定療效。針對引起炎癥的各種病因,合理使用抗生素配合皮質激素,可減輕或消退炎癥反應。各種維生素類藥物可支持視網膜代謝。 2.光凝治療 光凝是治療視網膜下新生血管的有效方法,在于封閉新生血管。適應于活動性的位于中
脈絡膜新生血管簡介
脈絡膜新生血管是指來自脈絡膜毛細血管的增殖血管,通過Bruch膜的裂口而擴展,在Bruch膜與視網膜色素上皮之間、或神經視網膜與視網膜色素上皮之間、或位于視網膜色素上皮與脈絡膜之間增殖形成,許多累及RPE-Bruch膜-脈絡膜毛細血管復合體的疾病均可導致CNV的形成,又稱視網膜下新生血管。多見于
脈絡膜新生血管的病因分析
許多疾病過程都可影響視網膜色素上皮-Bruch膜-脈絡膜毛細血管,因而常伴有視網膜下新生血管。這些疾病按其性質可分為如下幾類: 1.變性疾病 老年黃斑變性、變性性近視、視盤玻璃膜疣和眼底血管樣條紋等。 2.遺傳性黃斑變性 Best病、Stargardt病、黃色斑點視網膜變性、遺傳性原發性
脈絡膜新生血管的相關檢查
1.實驗檢查 可針對原發疾病開展實驗室檢查。 2.輔助檢查 (1)眼底熒光血管造影術 是檢出脈絡膜新生血管最有價值的方法。熒光血管造影的早期即脈絡膜期,可辨認脈絡膜新生血管的形態,呈花邊狀或單車輪狀圖形,或呈扇形向周邊擴展。靜脈期熒光素從新生血管壁向外滲漏,形成局限性強熒光區。晚期熒光素從
簡述脈絡膜新生血管的臨床表現
視網膜下新生血管出現的早期,無自覺癥狀。隨著其逐漸擴大、滲漏和破裂出血,可致視力減退、視物變形,出現中心或旁中心暗點。癥狀反復發作者,黃斑部受到嚴重破壞,造成永久性視力障礙。在一般眼底檢查時,表現為滲出和出血。比較可靠的指征是出現視網膜下出血。因出血位于色素上皮深面而呈暗紅色、青灰色或棕灰色,邊
40多種眼病相關的脈絡膜新生血管機制
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眼科王雨生教授等,在其所完成的《脈絡膜新生血管性疾病防止的基礎與臨床研究》課題中,首次發現一種與40多種眼病相關的脈絡膜新生血管(CNV)機制,并根據這一機制原理研制出治療CNV 的多種有效方法,為臨床治療CNV開辟了新途徑。該成果榮獲2010年陜西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脈
視網膜下新生血管膜的治療方法介紹
視網膜下新生血管病因不同,治療上應首先考慮針對病因進行治療,如炎癥引起者可使用激素治療,希望借此抑制新生血管膜生長或使新生血管膜縮小。 非病因治療方法包括: 1.抗新生血管治療 VEGF被認為是視網膜下新生血管膜的重要細胞因子。雷珠單抗是一種人源化重組抗VEGF單克隆抗體,2006年美國F
視網膜下新生血管膜簡介
黃斑部視網膜下新生血管膜,是由多種病因所致的脈絡膜新生血管芽穿越Bruch膜并在視網膜色素上皮下和(或)上增殖形成的纖維血管組織,常伴有視網膜下的漿液性滲出和(或)出血,為多種眼底疾病導致視力喪失的最主要原因。
簡述脈絡膜黑色素瘤的治療
目前脈絡膜黑色素瘤通常采用綜合治療方案進行處理。對于瘤體較小,視功能尚好,患者強烈要求保持眼球者,可以采用激光、局部敷貼放療或局部切除腫瘤等;如果瘤體較大,視功能破壞嚴重,或者患者強烈要求摘除眼球者,可以行眼球摘除聯合眼臺植入手術。如果腫瘤細胞已經從眼內轉移至眶內者,可以行眶內容剜除術。手術后根
復發性息肉狀脈絡膜血管病變病例報告
病例報告患者,女,68歲,因左眼視物模糊伴眼前黑影于2012年l0月l0日至廣州軍區武漢總醫院就診。既往史:患2型糖尿病2年,現口服瑞格列奈片l mg,每日3次,嚼服阿卡波糖片50 mg,每日3次,血糖控制佳。眼科檢查:視力右眼1.0,左眼0.2,矯正后不能提高。眼壓:右眼17 mmHg(1 mm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