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科學家在分子碰撞傳能動力學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21590802)等的資助下,南京大學謝代前教授團隊開展了HF–HF振動傳能的全維量子動力學理論研究,并發現該體系與一般的傳能規則相違背。研究成果于10月11日以“Breakdown of Energy Transfer Gap Laws Revealed by Full-dimensional Quantum Scattering between HF Molecules”(全維量子散射計算揭示了HF分子間傳能過程中內能能隙定則的破裂)為題在線發表于國際著名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訊》)上。論文鏈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19-12691-8。 分子間非彈性碰撞傳能過程廣泛存在于氣相化學環境中,研究其動力學性質在燃燒化學、星際化學、大氣化學和化學激光等領域具有重要理論和應用價值。定量研究分子間非彈性......閱讀全文
我國科學家在分子碰撞傳能動力學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21590802)等的資助下,南京大學謝代前教授團隊開展了HF–HF振動傳能的全維量子動力學理論研究,并發現該體系與一般的傳能規則相違背。研究成果于10月11日以“Breakdown of Energy Transfer Gap Laws Revealed by
電池離子儲能動力學原位測量研究獲重大突破
近日,《自然–通訊》雜志刊發了由暨南大學、中山大學、加拿大卡爾頓大學及加拿大科學院相關團隊合作完成的研究成果。該研究在國際上率先實現了對電池內部納米尺度電子、離子動態分布及其儲能動力學過程的實時、原位、精準測量。 原位、精準測量電池內部離子的微觀、瞬態動力學傳輸過程是全球性科學難題,對于深入理
冷分子制備、物性與化學動力學專項項目指南發布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0/488366.shtm 冷分子和超冷分子的碰撞和化學反應是原子分子物理和物理化學領域研究的前沿課題,對其研究能從量子力學層面來深入認識和理解分子碰撞和化學反應機理,并有助于促進對常溫下化學反應的研究。
臨床物理檢查方法介紹--胃腸道功能動力學檢查介紹
胃腸道功能動力學檢查介紹: 胃腸道功能動力學檢查包括胃運動功能測定,腸道通過時間測定和壓力測定,直腸-肛門運動功能測定,胃電圖(EGG),膽道運動功能檢測,胃充盈及排空功能檢查,小腸充盈及排空功能檢查,酸返流試驗八項檢查,主要檢查胃腸道功能。胃腸道功能動力學檢查正常值: (1) 腸道通過實踐測定
碰撞沖擊試驗機可用于哪些力學環境的試驗呢?
沖擊試驗的方法有三種:一是規定沖擊脈沖波形的方法;二是規定沖擊機的方法;三是規定沖擊響應譜的方法。通常方法一稱為沖擊試驗,方法二稱為強碰撞沖擊試驗,而碰撞試驗屬于規定沖擊脈沖波形的方法。 沖擊試驗主要用來確定電工電子元器件、設備及其他產品在使用和運輸過程中承受非多次重復的機械沖擊的能力,以評價其
太陽動力學探測衛星回傳影像首次公布
太陽動力學探測衛星拍攝到的太陽彩色合成圖。圖片來源:NASA 據英國《新科學家》雜志在線版4月22日(北京時間)報道,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首次發布了太陽動力學探測衛星發回的太陽活動影像。3月底剛剛開始運行的太陽動力學探測衛星給科學家帶來驚喜,展示了一個充滿活力的太陽,其中有許多人們從
近物所電子原子碰撞反應動力學實驗研究獲得進展
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原子物理一組科研人員利用自主研制的反應顯微成像譜儀,完成了電子入射氖原子的單電離反應Ne (e, 2e)實驗研究。研究人員從實驗測量反沖離子Ne+的動量譜中,首次發現了在中低能電子入射情況下存在明顯的大動量反沖離子的分布(如圖1所示)。根據反沖離子的動量分布特
我國學者揭示雙分子碰撞反應中新的漫游機理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分子反應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傅碧娜、中科院院士張東輝團隊與大連理工大學教授韓永昌、美國Emory大學教授Joel M. Bowman合作,發現了雙分子碰撞反應中碰撞誘導的新的漫游(roaming)機理。絡合物介導與碰撞誘導漫游機理的H2產物在平動能和角度上
新電子-分子碰撞模型數據庫助力國際核聚變研究
?澳大利亞研究人員在超級計算機幫助下創建的電子-分子碰撞模型數據庫被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采用,為ITER開發控制核聚變的關鍵診斷工具提供了幫助,朝最終實現受控核聚變又邁出一步。 核聚變是太陽等恒星的能量來源。在這些星體核心的超高溫和高壓下,氫原子核相互碰撞,聚合成更重的氦原子核,并在此
傳新型石墨烯傳感器可檢測納米分子
據報道稱,由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與西班牙光子科學院(Institute of Photonic Sciences)共同組成的一支研究團隊,最近利用石墨烯改善了分子檢測的紅外線吸收光譜。研究人員們發現,石墨烯能夠聚光于特定焦點上,從而準確地“聽”到納米級分子的振動。 歐洲研究人員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