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腳板的介紹
紫花前胡紫花前胡又名:土當歸、鴨腳七、野辣菜、山芫荽、桑根子苗、鴨腳前胡、鴨腳板。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屬傘形科,在中國境內分布廣泛,多生長在山坡草地或稀疏樹林下,紫花前胡化學成分特殊,在醫學上有特殊的研究應用價值。紫花前胡的醇提物具有祛痰解痙,抗血小板聚集和抗炎作用,及抑制癌細胞的生長和代謝作用。......閱讀全文
野腳板的介紹
紫花前胡紫花前胡又名:土當歸、鴨腳七、野辣菜、山芫荽、桑根子苗、鴨腳前胡、鴨腳板。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屬傘形科,在中國境內分布廣泛,多生長在山坡草地或稀疏樹林下,紫花前胡化學成分特殊,在醫學上有特殊的研究應用價值。紫花前胡的醇提物具有祛痰解痙,抗血小板聚集和抗炎作用,及抑制癌細胞的生長和代謝作用。
野腳板的簡介
紫花前胡紫花前胡又名:土當歸、鴨腳七、野辣菜、山芫荽、桑根子苗、鴨腳前胡、鴨腳板。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屬傘形科,在中國境內分布廣泛,多生長在山坡草地或稀疏樹林下,紫花前胡化學成分特殊,在醫學上有特殊的研究應用價值。紫花前胡的醇提物具有祛痰解痙,抗血小板聚集和抗炎作用,及抑制癌細胞的生長和代謝作用。
野腳板的形態特征
傘形科植物紫花前胡Peucedanumdecursivum(Miq.)Maxim,多年生草本,高1-2m。葉1回至近2回羽狀分裂,小葉柄的邊緣翅狀延長,最終裂片橢圓形,長圓狀披針形至倒卵狀橢圓形,長5-13cm,寬2.5-5.5cm,邊緣有細而規則的鋸齒;莖上部葉片成膨大的紫色葉鞘。復傘形花序,
野腳板的理化鑒別
取粉末1g,加乙醚10ml浸漬2小時后,取乙醚浸出液2滴,分別滴在兩張小濾紙片上,置紫外光燈365nm下觀察,顯淡天藍色熒光。然后在其上面滴加15%氫氧化鈉數滴,2分鐘后熒光消失。將1張濾紙片避光保存,另一張濾紙暴光,約3小時后,在紫外光燈下觀察,暴光者,天藍色熒光加強,避光者,不顯熒光。取粉末
野腳板的化學成分
紫花前胡*系傘形科前胡屬植物。近年藥理研究表明,紫花前胡的醇提物具有祛痰解痙,抗血小板聚集和抗炎作用,及抑制癌細胞的生長和代謝作用。從其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離出7個化合物:歐前胡素(imperatorinⅠ),石防風素(de-toinⅡ),哥倫比亞內酯(columbianadinⅢ),β-谷甾醇(
野甘草的簡介
野甘草Scoparia dulcis在全球分布范圍廣泛,被多個國家的民族藥收載且應用歷史悠久。在國外(尤其是日本、印度)受到研究者的重視,而我國對其研究、關注較少,致使其資源日益減少。對野甘草藥用歷史、化學成分、藥理作用進行論述,并對其未來在藥品與食品方面的發展和應用前景進行展望,充分發掘其藥用
野芝麻的介紹
野芝麻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莖有長地下匍匐枝。各地常見野生,生蔭濕的路旁、山腳或林下。該種民間入藥,5-6月采收全草,陰干或鮮用。花用于治子宮及泌尿系統疾患、白帶及行經困難,全草用于跌打損傷、小兒疳積。《中華本草》將其功效分類為涼血止血藥;利尿通淋藥。
野生稻并不“野”
近日,我國科學家對野生稻的研究取得了新進展,研究成果在線發表于《基因組學研究》雜志。他們發現,野生稻并不“野”,顛覆了之前科學家對野生稻的認知,很多相關理論都要重新思考和修訂,對野生資源的科學保護也已刻不容緩。 普通野生稻一直被認為是亞洲栽培稻的野生祖先,也是水稻改良過程中的重要種質資源。普通
野甘草不是甘草
野甘草也叫假甘草,顧名思義,它有別于中藥常見的甘草。甘草是豆科、甘草屬的植物,入藥歷史悠久,《本草綱目》中有詳細敘述。而野甘草屬于玄參科、野甘草屬,原產于美洲熱帶地區,約有20種。到了19世紀,有一個種類先入侵到中國沿海,繼而進入內陸地區。現今,它已遍布全球熱帶、亞熱帶地區,在國內則主要分布在臺
野芝麻的形態特征
多年生植物;根莖有長地下匍匐枝。莖高達1米,單生,直立,四棱形,具淺槽,中空,幾無毛。莖下部的葉卵圓形或心臟形,長4.5-8.5厘米,寬3.5-5厘米,先端尾狀漸尖,基部心形,莖上部的葉卵圓狀披針形,較莖下部的葉為長而狹,先端長尾狀漸尖,邊緣有微內彎的牙齒狀鋸齒,齒尖具胼胝體的小突尖,草質,兩面
野甘草的形態特征
直立草本或為半灌木狀,高可達100厘米,莖多分枝,枝有棱角及狹翅,無毛。葉對生或輪生,菱狀卵形至菱狀披針形,長者達35毫米,寬者達15毫米,枝上部葉較小而多,頂端鈍,基部長漸狹,全緣而成短柄,前半部有齒,齒有時頗深多少缺刻狀而重出,有時近全緣,兩面無毛。花單朵或更多成對生于葉腋,花梗細,長5-1
野養麥的介紹
野養麥別名:金養麥、苦養麥、養麥三七、萬年養、鐵石子、金鎖銀開、開金鎖、鐵甲將軍。野南養、黃養麥。 金蕎麥別名:苦蕎頭、蕎麥三七、萬年蕎
野綠麻的介紹
野綠麻,中藥名。為蕁麻科植物珠芽艾麻Laporteabulbifera(Sieb. et Zucc.) Wedd.的全草。分布于東北、西南及陜西、甘肅、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西藏等地。具有健脾消積之功效。用于小兒疳積。
多花野牡丹的介紹
多花野牡丹,別名:酒瓶果、催生藥、野廣石榴、烏提子、甕登木、山甜娘、老鼠丁根、基尖葉野牡丹,拉丁文名:Melastoma affine D. Don.野牡丹科、酸腳桿屬灌木,高約1米;莖鈍四棱形或近圓柱形,分枝多,密被緊貼的鱗片狀糙伏毛,毛扁平,邊緣流蘇狀。葉片堅紙質,披針形、卵狀披針形或近橢圓
野甘草的分布范圍
【原產地】:美洲熱帶 【入侵地】:廣東,廣西,云南,福建,臺灣,香港,澳門,海南,云南,上海 【入侵時間及地點】:19世紀在香港歸化。 分布于廣東、廣西、云南、福建;原產美洲熱帶,現已廣布于全球熱帶。喜生于荒地、路旁,亦偶見于山坡。
水保專家朱清科:腳板“寫”論文 項目找上門
搞了一輩子水保的朱清科平時話不多,可一聊起黃土地,馬上滔滔不絕。 項目“找上門” 這位60歲的北京林業大學水土保持學院教授在30多年的科研生涯中,專心跑野外,從不跑關系要項目。 相反,國家重點項目總是主動“找上門”,國際合作項目也不例外。 ——主持“淳化黃土殘原溝壑區
國藥控股重組昌野藥業 全發總店變昌野旗艦店
國內最大的醫藥分銷企業國藥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藥控股”),重組曾在重慶民營連鎖藥房中排名第四位的昌野藥業。昨日國藥重慶有限公司(下稱國控重慶)正式開業,昌野批發公司的資產全部注入國控重慶,昌野連鎖公司旗下的1000多家昌野藥房則保留。同時,昌野藥房已正式接手之前因資金鏈斷裂而關門
多花野牡丹的形態特征
灌木,高約1米;莖鈍四棱形或近圓柱形,分枝多,密被緊貼的鱗片狀糙伏毛,毛扁平,邊緣流蘇狀。葉片堅紙質,披針形、卵狀披針形或近橢圓形,頂端漸尖,基部圓形或近楔形,長5.4-13厘米,寬1.6-4.4厘米,全緣,5基出脈,葉面密被糙伏毛,基出脈下凹,背面被糙伏毛及密短柔毛,基出脈隆起,側脈微隆起,脈
多花野牡丹的臨床應用
①治療腸道感染:50%多花野牡丹糖漿,成人每次50毫升,小兒30毫升(嬰幼兒酌減),日服3~4次。部分病人配合穿心蓮穴位注射(足三里、上巨虛),以及補液、對癥治療。觀察中毒性消化不良、單純性消化不良、菌痢、腸炎計12例,結果痊愈10例,好轉2例。其中對消化不良、腸炎的療效較好,服藥后大便次數多在
野養麥的形態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可達80厘米。地下有塊根。莖直立,質軟。葉互生,有長柄;葉片卵狀三角形,長3~8厘米,基部心狀前形;托葉鞘膜質,易破。夏季開花;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花白色。秋季結果;瘦果卵形,有3棱。
野獅可感染家犬病毒
犬瘟熱是一種致命病毒性疾病,主要存在于犬類中,但也會感染其他哺乳動物。該病毒曾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因為首次從家犬轉移到坦桑尼亞塞倫蓋蒂野生獅子身上而成為新聞,此次事件曾導致該類貓科動物新宿主死亡率達到30%。 為了保護獅子,科學家啟動了一項為犬類注射疫苗抵抗該病毒的運動,科技博客網The Ve
野綠麻的形態特征
珠芽艾麻又名:零余子蕁麻,華中艾麻,麻風草。多年生草本。根數條,叢生,紡錘狀,紅褐色。莖下部多少木質化,高50-150厘米,不分枝或少分枝,在上部常呈“之”字形彎曲,具5條縱棱,有短柔毛和稀疏的刺毛,以后漸脫落;珠芽1-3個,常生于不生長花序的葉腋,木質化,球形,直徑3-6毫米,多數植株無珠芽。
野油麻的形態特征
多年生草本,具根狀莖,基部匍匐生根。葉對生,橢圓狀披針形,長2.5~8厘米,寬0.7~2.5厘米,先端鈍或急尖,基部寬心形,邊緣有鈍齒,兩面均有白色柔毛,下面較密;葉柄短,長0.2~0.5厘米。輪傘花序,花輪7~13,每輪有花6至多數,腋生或頂生于枝梢;苞片很小,剛毛狀,對生于小花柄基部;花萼鐘
研究發現野生稻并不“野”
中國科學院遺傳發育所研究員儲成才研究組和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研究人員合作開展的一項研究發現,野生稻基因組中有著人工選擇馴化的痕跡,他們巧妙地證實有大量栽培稻基因流入野生稻群體。日前出版的美國《基因組學研究》雜志發表了這一成果。 研究人員通過對已發表的大量野生稻和栽培稻基因組
路邊的野蘑菇,你不要采
日前,國務院食品安全辦防控野生蘑菇中毒工作座談會在昆明舉行。據了解,我國食用菌資源分布廣泛,隨之而來的是每年因誤食野生蘑菇導致的中毒事件時有發生,尤其集中在云南、貴州、四川、廣東和湖南等地區,強化做好防控野生蘑菇中毒工作十分必要。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食品監管二司司長馬純良在上述座談會上表
野尻霉素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野尻霉素英文名稱nojirimycin定 義一些鏈霉菌產生的5-氨基-5-脫氧-D-葡萄糖,是一種抗生素。形成吡喃環后,和吡喃型葡萄糖相似,可以作為腸α葡糖苷酶、胰α淀粉酶,以及N-糖鏈加工中的α葡糖苷酶等的抑制劑。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糖類(二級學科)
野甘草的生長習性介紹
直立草本或為半灌木狀。一般性農田和草坪雜草,多生長于荒地、山坡、路旁,喜生于濕潤環境,海岸沙地也能生長。 一般性雜草。為常見農田和草坪雜草。 全年可采,鮮用或曬干。
小葉野決明的鑒定介紹
全草長20-50cm。莖圓柱形或稍扁,直徑2mm,表面有細縱紋,無毛;質脆,易折斷,斷面類白色。三出復葉;托葉卵形至披針形,長2.5-5cm,寬1-2.5cm,基部聯合。小葉皺縮或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菱形或橢圓形,長4-7cm,寬1.5-3cm,下面有柔毛,近無柄。有時可見花序和莢果。蝶形,黃色
小葉野決明的形態特征
小葉野決明多年生草本,高達50-90cm。莖直立,上部有分枝,枝具棱,綠色,疏生長柔毛。三出復葉;小葉片倒卵形或長圓狀倒披針形,長2-4cm,寬1-2cm,先端圓鈍,基部楔形,全緣,上面有毛或無毛,背面疏被長柔毛;托葉2,呈葉狀,披針形或條形,分離;總葉柄長2-3cm。總狀花序頂生,花密,互生,
野甘草的化學成分
全草(地上部分)含生物堿1.6%、野甘草醇(Dulciol)和抗糖尿病成分阿邁靈(Amellin)。根含甘露醇(Mannitol)約1%,并含鞣質等。根皮合廿六醇(Hexacosanol)。B-谷甾醇(B-Sitosterol)、D-甘露醇。全草含α-香樹脂醇(α-amyrin)、野甘草酸(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