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部推五大區域環評個別地方卯足勁排污
國家環境保護部正著手推進環渤海等五大區域重點產業發展戰略環境影響評價,以遏制區域性、流域性環境污染和生態退化問題。 首次大范圍環評 來自環保部的消息稱,14日召開的環保部常務會議聽取了五大區域重點產業發展戰略環評情況。 環渤海沿海地區、海峽西岸經濟區、北部灣經濟區沿海、成渝經濟區和黃河中上游能源化工區等五大區域,是我國基礎性、戰略性產業布局的重要區域,在我國總體生態安全格局中地位突出。 隨著國家區域發展戰略的深入推進,環渤海、北部灣、成渝、海峽西岸和黃河中上游能源化工區等重要經濟增長區正在形成,其生態環境質量的好壞將直接關系到我國未來中長期生態安全的總體水平和環境質量的演變趨勢。 據環保部副部長、五大區域戰略環評領導小組組長吳曉青介紹,環保部于2009年初組織開展了五大區域戰略環評。五大區域涵蓋1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67個地級市和37個縣(區),國土面積111萬平方公里,經濟總量占全國的1......閱讀全文
環保部推五大區域環評 個別地方卯足勁排污
國家環境保護部正著手推進環渤海等五大區域重點產業發展戰略環境影響評價,以遏制區域性、流域性環境污染和生態退化問題。 首次大范圍環評 來自環保部的消息稱,14日召開的環保部常務會議聽取了五大區域重點產業發展戰略環評情況。 環渤海沿海地區、海峽西岸經濟區、北部灣經濟區沿海、成渝經濟
環保部強化環保評估 嚴防重化工業遍地開花
環渤海沿海地區、海峽西岸經濟區、北部灣經濟區沿海、成渝經濟區和黃河中上游能源化工區等五大區域重點產業發展戰略環境影響評價項目成果今日亮相,通過了專家驗收,標志著戰略環評基礎性工作總體完成。五大區域產業發展與生態安全的矛盾和潛在風險有哪些,如何破解區域資源環境約束,逐
“重化工業化”漸近分水嶺 高能耗產業達峰值
在近日召開的“綠色發展與科技創新”論壇上,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杜祥琬表示,在“十二五”期間,中國高耗能產業的產能將達到峰值。“十五”和“十一五”期間中國經濟不斷加速的“重化工業化”的發展格局有望扭轉。 根據其研究,2010年鋼鐵行業將達到峰值6億噸左右
中央要求渤海灣嚴控新石化項目 調整涉千億資金
康菲中國違規作業導致的蓬萊19-3油田溢油事故,正如“多米諾骨牌”,波及整個渤海灣的海上油氣勘探項目和陸上石化項目。 9月7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就此指出,要切實改變沿海地區重化工比重過大、過于集中的狀況,嚴格控制新上石化項目。 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相關人士14日向《經濟參考報》記者
沿海重化工布局不合理挑戰環保
瞭望2010011期封面 《瞭望》文章:沿海重化工挑戰環保 從我國海岸線北端的渤海灣開始,一路逶迤南行,一直到大西南出海口北部灣,在中國1.8萬公里海岸線上,諸多地點都佇立著龐大的儲油罐、高聳的反應塔、巨型的高爐……這一切,就是我國沿海重化工快速發展的真實寫照。而令人擔憂的是,除
渤海灣入海排污口現場排查全面啟動 首批安排環渤海4市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舉措部署,扎實推進渤海地區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生態環境部在今年1月開展唐山黑沿子鎮試驗性排查的基礎上,于 6月24日啟動河北唐山、天津(濱海新區)、遼寧大連、山東煙臺等4城市入海排污口現場排查工作。 根據工作安排,現場工作為期一周,采取拉網式
生態環境部啟動第二批環渤海入海排污口現場排查工作
7月22日,生態環境部召開環渤海8市入海排污口現場排查推進會。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決策部署,生態環境部今日在環渤海營口、盤錦、錦州、葫蘆島、滄州、濱州、東營、濰坊等8市同步啟動第二批入海排污口現場排查工作,將采取“一竿子插到底”的方式,會同地方政府全面清查向渤海排污
曹鳳中:重金屬污染防治規劃很快將出臺
12月2日,華泰聯合證券2011年投資策略報告會在深圳舉行,主題為“ 轉型先聲,博弈先機”。國家環保總局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曹鳳中分析了“十二五”節能減排政策對重化工業發展的影響。 國家環保總局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曹鳳中 他表示,節能減排政策對重化工
國家整治重化工污染沿長江“梯度轉移”
針對近年來重化工企業帶來的污染沿長江“梯度轉移”明顯、惡意偷排頻發水污染風險高等問題,下一步國家在加強督查問責、推進專項整治的同時,將研究制定長效監管辦法,完善政策措施,始終保持嚴格監管高壓態勢。中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綜合協調組組長、國家發改委基礎產業司司長羅國三日前在京表示。
環保部環評新規頻出 首次啟西部大開發戰略環評
歲末年初,西部大開發重點區域和行業發展戰略環境評價(簡稱“西部大開發戰略環評”)啟動會,西南、西北區域戰略環評技術方案評審會陸續舉行。環保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一位資深研究員日前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環保部首次啟動西部大開發戰略環評,將凝聚國家多個部門共識,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行政約束力”,今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