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能耗指標或輕松完成。 對于能耗指標,外界曾一度擔憂目標難以完成。2014年底的年度能源工作會議透露,預計2014年全面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升到11.1%,距離11.4%的“十二五”目標一步之遙。 能源消費結構變化背后,是在政府大力支持新能源發展的政策助推下,煤炭和清潔能源的變遷,煤炭比重在逐漸下降,其他能源占比在上升。 根據能源局統計,2014年清潔能源裝機增長依然迅速,水電新增裝機近2000萬千瓦,預計總裝機達到約3億千瓦,年發電量約1萬億千瓦時,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規劃目標。 核電新投產5臺機組,全國在運核電機組達到22臺,裝機容量2010萬千瓦。風電并網裝機已超9000萬千瓦,預計年發電量1500億千瓦時。太陽能發電并網裝機達到3000萬千瓦,預計年發電量250億千瓦時。生物質能、地熱能發電裝機超過920萬千瓦,預計發電量350億千瓦時。 能源消費結構變化的同時,在全社會治理空氣污染的環......閱讀全文
作為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先驅、節能減排的領路人,歐盟已為“綠色”付出了高昂代價,不過成績也頗為明顯:2020年減排目標接近達成。 新一年,歐盟更誓言將綠色進行到底,隨著1月22日發布2030年歐盟減排及可再生能源目標日期的臨近,歐盟四大經濟體——德國、英國、法國、意大利,聯合奧地利、比利時、丹
發展光伏、風電等可再生能源,是清潔低碳能源的發展方向。我國明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達到15%左右,到2030年達到20%左右。截至2015年,這一比重僅為12%。 為進一步推動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國家能源局近日印發《關于建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目標引導制度的指導意見
英國能源和氣候變化大臣埃德?戴維(Ed Davey)表示將反對歐盟可再生能源發電新目標。 英國政府欲阻止在整個歐盟范圍內實施新的可再生能源目標的計劃近日受到英國環保活動家和行業專家的猛烈抨擊。他們稱,新的可再生能源目標對減排溫室氣體和創造綠色經濟來說必不可少。 《衛報》稱,英國能源和氣候變化
中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面臨怎樣的能源挑戰,又該如何應對?能源體系結構必須能支撐三大目標,即“能源三角”,在充足能源供應、環境污染和社會發展目標之間進行平衡。作為發展中國家,我國需要通過改革能源價格和能源補貼來平衡三大目標。 我參加了今年的冬季達沃斯論壇,感覺參會者非常關注中國下一步將如何轉變
澳大利亞首個商業規模太陽能電站――格里諾河太陽能電站。(自路透社) 據路透社報道,澳大利亞日前啟動了其國內首個商業規模太陽能電站――格里諾河太陽能電站。 格里諾河太陽能電站位于澳大利亞西部沃克奧維鎮,由澳大利亞西部的神韻能源集團與美國通用電氣集團聯合成
歐盟委員會日前表示,為促進可再生能源投資,歐洲必須盡快制定2030年目標,否則綠色電力的增長將在2020年之后陷入停滯狀態。 可再生能源部門業內人士認為,歐盟應該加強指導,制定具有法律約束力的目標。但歐盟一些成員國反對制定新的可再生能源法律目標。到目前為止,歐盟堅持在2
歐洲的立法者們已經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這些措施將大大提振有關歐盟清潔能源的雄心。法國的海上風力渦輪機 圖片來源:Loic Venance/AFP/Getty Images 歐洲議會日前表示,到2030年,歐盟能源消耗的1/3以上應來自于風力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而現有目標僅略高于1/4。但這一決
今天,國家能源局印發《2015年度全國可再生能源電力發展監測評價的通報》(國能新能[2016]214號),以附件報告的形式通報了2015年全國可再生能源發展情況,各省可再生能源電力和非水電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比重,以及可再生能源限電情況,同時也對監測指標評價方法進行了說明。報告是國家能源局首次公布
蘇格蘭政府認為可再生能源將為蘇格蘭提供足夠的電力資源。 蘇格蘭政府認為可再生能源將為蘇格蘭提供足夠的電力資源。(自英國廣播公司) 在日前舉行的英國風能協會大會上,蘇格蘭首席大臣亞歷克斯?薩爾蒙德(Alex Salmond)表示,蘇格蘭將在2015年使可再生能源發
德國萊比錫旁的風力發電機組。 據《衛報》報道,來自奧地利、比利時、丹麥、法國、德國、愛爾蘭、意大利和葡萄牙八國的能源部長日前向歐盟發出呼吁,要求設立2030年可再生能源目標,從而使歐盟減少對進口化石燃料的依賴,同時提振就業、促進經濟增長。 可再生能源目標是歐盟應對能源和氣候變化一攬子
矗立在山頂的風力渦輪機。圖片來源:路透社 據路透社報道,澳大利亞政府日前表示,將重新評估其強制性可再生能源目標。此舉引起了環保團體的擔憂,他們認為目標若被調低,則可能為興建新的燃煤電廠以及污染物的增加提供便利。 澳大利亞此前設立的目標是到2020年,其20%的電力生產來自可再生能源。
本月底,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將在南非德班召開,各國將就新的減排目標承諾展開艱難博弈。 盡管在“十一五”期間的節能減排努力令世人矚目,但是不敵能源消費總量上升,中國仍然成為世界第一大排放國,并且這一趨勢在“十二五”期間仍將延續,中國將進一步拉大與第二大排放國美國的距離。 可以預料的是,中國在碳排
自由民主黨人、英國能源與氣候部長埃德﹒戴維(Ed Davey)近日在倫敦舉行的一次會議上表示,歐盟應當提高企業排放二氧化碳的成本,從而有助于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并提高效率。 戴維稱,由于過去企業能通過歐盟排放交易計劃無償獲得遠多于必需的二氧化碳排放配額,因此企業排放二氧化碳的成本太低。如果
日前,世界銀行發布政策建議報告《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新目標——邁向綠色未來》,建議中國加快水電發展,盡快改善風電的開發質量,鼓勵省及區域之間的可再生能源交易,推廣綠色電力認購機制。 “中國過去30年在發展可再生能源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我們編寫這份報告的目的之一就是宣傳中國的豐富經驗和
“依照確保能源供給、治理環境污染、調整經濟結構、應對價格沖擊、保障能源安全的優先順序對能源革命目標進行評估,結果顯示這些目標的實現存在某種程度的‘不可能三角’,即很難保證‘既有能源用,又沒有污染,價格還便宜’等目標同時實現。” 2015年2月8日,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下稱“人大國
醞釀已久的能源法正加快落地步伐。4月10日,國家能源局就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源法(征求意見稿)》,再次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征求意見稿主要涉及:推動能源清潔低碳發展,提高能源供應能力,健全能源普遍服務機制,全面推進能源市場化等內容。專家表示,能源是國民經濟重要領域,制定《能源法》是我國推進能源安
與往年不同,國家能源局在2015年全國能源工作會議報告中并未設定水電、核電、風電、光伏等具體發展目標。取而代之,以大力推進能源消費革命、能源供給革命、能源技術革命、能源體制機制創新、抓好國際合作等為主線,部署2015年重點能源工作。 在2013年、2014年的能源工作報告中,能源局均提出當年
“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然趨勢,不能攤大餅,關鍵是提高城鎮化質量,要走集約、節能、生態的新型城鎮化路子。”中國政府對中國新城鎮化建設的要求得到了學界和產業界的認同。但《中國城市“十二五”核心問題研究報告》也指出,“十二五”期間將是中國城市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城市病的多發期和爆發期。在新城鎮化道路上,
能源領域最需要革命的是能源管理體制,這可以作為判斷能源改革成功與否的標志。長期以來,能源管理體制是經濟體制改革中的一大短板,常被視為計劃經濟最后的“堡壘”。其中,兩個最大的問題是國企壟斷和所謂的價格“管制”。如今,能源總量控制給能源體制改革提供了比較好的時機和基本條件。相對寬松的能源供需有利于能
歐盟日前發布了最新的能源路線圖,準備在2050年基本實現無碳的燃料組合,指導投資者超越歐盟現有的能源目標。歐盟能源專員呼吁,歐洲需要加快制定2030年綠色能源目標。 據路透社報道,環保人士和團體對此表示歡迎,期待歐盟加快遠離化石燃料和核能,特別是考慮到今年的日本核危機。 歐盟能源專員袞特爾●
能源消費總量40億噸標煤、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6%、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11.4%。 這是日前發布的《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下稱《規劃》)所劃定的三項約束性指標。從規劃來看“十二五”期間實施能源消費強度和消費總量雙控制是首要目標,以分布式能源等為重點
能源消費總量40億噸標煤、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6%、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11.4%。 這是日前發布的《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下稱《規劃》)所劃定的三項約束性指標。從規劃來看“十二五”期間實施能源消費強度和消費總量雙控制是首要目標,以分布式能源等為重
世界自然基金會全球氣候變化應對計劃主任楊富強3月24日在接受科技日報專訪時表示,“十二五”期間,我國能源進口依存度加大,污染減排壓力巨大,保持較高的節能目標有利于解決上述問題。況且我國經濟發展具有后發優勢,能源強度下降的潛力空間巨大。 國家統計局數據表明,“十一五”期
日前,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從礦工手中接過最后一塊煤炭,德國境內最后一座硬煤礦——位于魯爾區的哈妮爾煤礦正式關閉,這標志著硬煤開采在德國正式成為歷史。為了實現能源轉型,德國政府制定了雄心勃勃的轉型目標。然而,如何解決能源需求缺口,應對能源價格上升?德國能源轉型還面臨不少難題。圖片來源于網絡 結構調
日前,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從礦工手中接過最后一塊煤炭,德國境內最后一座硬煤礦——位于魯爾區的哈妮爾煤礦正式關閉,這標志著硬煤開采在德國正式成為歷史。為了實現能源轉型,德國政府制定了雄心勃勃的轉型目標。然而,如何解決能源需求缺口,應對能源價格上升?德國能源轉型還面臨不少難題。圖片來源于網絡 結構調
2.5億人仍在使用薪柴、木炭做飯取暖;6500萬人無電可用……近日,東北亞和東南亞兩份“能源互聯網規劃研究報告”發布,一組數據觸目驚心。 雖然當下能源技術不斷發展,各國對清潔發展和電網互聯也越加重視,但面臨能源供給形勢嚴峻、化石能源比重過高和跨國輸電能力不足等問題的國家和地區仍不在少數。 此
能源問題是影響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性、戰略性問題,必須系統謀劃和長遠考慮,形成明確的能源戰略及實施舉措。近兩年,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組織殼牌公司、哈佛大學、清華大學等中外多家機構的70余位專家,開展了中國中長期能源發展戰略研究。重點對全球和中國能源的供求形勢,未來中國能源發展的目標、原則和戰略途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1月24日報道,歐盟委員會公布了2030年氣候和能源政策目標,為了照顧經濟發展,歐盟建議放寬原本為應對氣候變化所制定的嚴格條規,但遭到環保組織和團體的指責。 多年來,歐洲為因應氣候變化,對碳排放量實施嚴厲管制、強制擴大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甚至不惜犧牲經濟增長。可是如今在
歐盟正致力于實現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達到20%市場份額的目標。如果所有成員國貫徹執行目前的所有政策并有支撐方案銜接,這一目標將能夠實現。因此,委員會呼吁歐盟進一步協調支撐方案的建立和改革,并增加成員國之間可再生能源交易。此外,需要開始討論為2020年之后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建立一個堅實的框架,
據英國《衛報》報道,歐盟委員會一份尚在討論之中的內部文件稱,如果各成員國能夠切實履行承諾,歐盟有望在未來十年將可再生能源發電比例提升至50%以上。 歐盟計劃加快其電網改造項目進程。據稱將于7月15日發布的這份歐盟文件稱:“為實現歐盟2030年能源與氣候變化目標,可再生能源的發電裝機容量份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