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熱浪事件:“熱穹頂”和全球變暖協同所致
2022年北半球入夏以來,包括美國、歐洲乃至我國境內,接連出現了罕見熱浪。7月22日,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員王春在團隊在《大氣科學進展》上發表研究文章,對2021年6月底至7月初北美西部發生的一次超級熱浪事件進行了分析。研究指出,大氣環流異常引起的局地“熱穹頂”和全球變暖對本次超級熱浪事件均有重要的貢獻。這項研究對于熱浪事件的形成與發展,以及了解未來情景下熱浪事件的變化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2021年6月底至7月初,北美西部氣溫打破了多地有觀測以來的歷史紀錄,加拿大的英屬哥倫比亞省利頓鎮甚至出現了49.5℃的歷史最高氣溫。此次“前所未有”的超級熱浪事件導致了數百人死亡,造成了沿海生物的大量死亡,引發了可怕的森林野火。實際上,近半個世紀以來,全球地表溫度表現出前所未有的強烈增暖。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最新發布的第六次氣候變化評估報告(IPCC AR6)指出,相對于1850-1900年,2001-2020年平均全球地表溫度升......閱讀全文
沙塵天氣強弱主要取決于天氣氣候因素
沙塵暴是影響我國北方的主要災害性天氣之一。這種災害雖不像臺風、地震那樣給人類帶來突發性和毀滅性的災難,但其常年季節性的侵擾,對國民經濟建設造成的損失較大,尤其是大氣沙塵氣溶膠突發性增多和遠距離輸送,對生態環境的破壞、空氣污染以及對人類健康的危害更是不容忽視。 沙塵天氣與沙塵暴 沙塵天氣與沙塵
惡劣天氣利好煤炭股
昨天午后,煤炭股異軍突起,領漲兩市。截至收盤,山西焦化、美錦能源封漲停,云煤能源上漲4.43%,大有能源上漲3.97%,安泰集團上漲3.81%。 大同證券投資顧問付永指出,隨著我國經濟見底企穩的信號明確,煤炭行業的市場信心有所恢復,另外,受寒潮天氣影響,大范圍降溫或成為
極端天氣為何集中登場?
近來地球出現北半球冰封、南半球酷暑的“冰火兩重天”現象,美國東海岸遭遇暴風雪天氣和低溫,馬薩諸塞州的海浪凍成了冰雕,東北部部分地區氣溫甚至降到了“火星表面溫度以下”,而南半球的澳大利亞多地卻出現了極端高溫,悉尼氣溫創79年來最高。 “炸彈氣旋”導致美國低溫 此次,美國東海岸之所以出現數千萬人
沙塵天氣又要來了
據最新氣象資料分析,預計20-21日北京市有大風天氣,21日風力達今年以來最強,并伴有沙塵天氣。北京市氣象臺已于4月20日15時30分升級發布大風黃色預警信號、15時35分發布沙塵藍色預警信號;20日與北京市森防辦聯合發布森林火險橙色預警。預計,大風主要出現在兩個階段:一是20日下午至23時,有4級
元旦假期全國大部天氣晴好 南方地區多降水天氣
據中央氣象臺網站消息,元旦假期全國大部天氣晴好,南方地區多降水天氣。 內蒙古華北東北地區出現大風降溫天氣 受冷空氣影響,昨日,內蒙古中東部、山西、河北中北部、北京、天津、山東北部和半島地區、河南西北部及遼寧、吉林中東部、黑龍江東南部等地出現6~8級陣風,局地9~10級;內蒙古中部、寧
天氣太熱北極熊挨餓
天氣變暖讓北極熊難以捕獲食物。 圖片來源:inquisitr.com 北極熊要在海冰的幫助下獲得自己主要的食物:海豹。但隨著氣候變暖,海冰數量不斷減少,以至于它們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尋找獵物,這對北極熊的健康產生了巨大影響。 科學家近日在《科學》雜志報告稱,北極熊一直難以找到足
天氣越熱自殺率越高
今年入夏以來,全球多地高溫、干旱、災難性降水等極端天氣事件接連發生,其中,干旱和高溫還加劇了北半球野火災情。這些極端天氣給人類健康、農業、生態系統等帶來了巨大的不利影響。 但高溫對于人類的影響也許還不止于此。《自然—氣候變化》雜志上的一項研究顯示,高溫會提升人們的自殺率。 研究人員對美國和
今年天氣為何如此“任性”
從年初的雨打春開始,仿佛就預示著2015年天氣的不平常。整個第一季度,北方氣溫如過山車一般跌宕起伏,人們盼望的“四季如春”被過成了“春如四季”,不僅鬧心的秋褲脫了穿、穿了脫,最近北京靈山、河北圍場、康寶及內蒙古中部等地竟然還上演了一幕五月飛雪奇觀。 南方的小伙伴們也是大開眼界。5月5日華南才進
河北天津啟動重污染天氣預警
近日,受不利氣象條件等因素影響,河北省多個城市空氣出現重污染,從2月21日起,石家莊、保定、衡水、邢臺、邯鄲和定州、辛集出現連續空氣質量指數(AQI)大于300的重污染天氣。河北省重污染天氣應急指揮部辦公室迅速啟動區域橙色(Ⅱ級)應急響應。這是河北省首次啟動區域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 根據《
Pain Medicine:腰酸背痛,莫怪天氣
長期以來,人們認為背部疼痛和關節炎的發作是由天氣變化(包括溫度、濕度、氣壓、風向和降水)引起的。 喬治全球健康研究所(The George Institute for Global Health )最新的一項研究顯示:腰酸背痛或骨關節炎等癥狀與天氣之間沒有直接關聯。 領銜這項研究的